赵慎谦
本文用五源学这一贯穿藏医药学全部理论的哲学观,说明五源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保持机体生理平衡与协调的内在因素,同时阐述了五源的失调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五源是药物之源,与药物的功效息息相关.从而论述了藏医药学,以五源的属性、功能、生克制约关系等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病机理等医学内容,是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和理论体系的纲要,在藏医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普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基层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建议.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治的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自变量为患者临床资料,因变量为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与单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发现,总胆红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抗菌药物使用、白细胞计数水平以及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对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其中logistic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分组、手术切口分类、聚维酮碘冲洗切口、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过程中把握好手术的临床适应症状,对于降低手术过程中的依法危险因素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所在.
作者: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28例.予以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后比对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效果理想,可以使再出血率进行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巍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实施心肺复苏的创伤老年患者89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对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全部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显示,89例患者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32.58%(29/89),失败率为67.42%(60/89);而对心肺复苏成功与失败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对比显示,在年龄、第一目击者是否急救、是否伴基础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复苏中的心律及肾上腺素用量等方面均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创伤患者的心肺复苏中年龄过大、第一目击者急救情况、伴有基础疾病、复苏开始时间较长、复苏中为非室颤心律及肾上腺素用药过多是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孟东颖;岳炳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40例研究组(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包含治疗费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可考虑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方式,对其康复有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应用性和推广性均较大.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电子喉镜下,给患者施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切除手术的所能达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需进行声带小结及和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模式下在进行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身体数据的改变,分析两组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果为100%,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切除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创伤,值得在广大医院推广实行.
作者:罗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收集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全程吸入七氟烷,吸入浓度(2%-4%);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6-10mg/kg/h),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3μg/kg/min)麻醉.比较气管插管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5min(T2)、术后(T3)各组患者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各组苏醒时间、苏醒评分、瑞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时点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0、T1、T2时,两组DBP、S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3时,对照组DBP、SBP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瑞芬太尼使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理想组合.
作者:李锦豪;许圣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的检验质控结果.方法 选取2016年我市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160份食品(包括43份熟食制品、50份中式快餐、67份果蔬制品),对全部食品的微生物菌群进行检测,观察分析各类食品的微生物菌群检测情况,同时依据检测结果对各类食品的合格率进行判断.结果 通过对全部食品进行微生物监测后,160份食品中,细菌总数检测超标的有5份,细菌总数检测超标率为3.34%(5/150),大肠菌群检测显示超标的有2份,大肠菌群检出率为1.33%(2/150);熟食制品的合格率为88.37%(38/43)、不合格率为11.63%(5/43),中式快餐的合格率为98.00%(49/50)、不合格率2.00%(1/50),果蔬制品的合格率为98.51%(66/67)、不合格率为1.49%(1/67).结论 在我市中市售的食物安全检测合格率均比较高,食品安全隐患较小.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以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结果为质控,可降低食品安全隐患.
作者:于世成;张清敏;禹长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社区90例分娩产妇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5)给予产后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对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3.33%,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为6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产妇生活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属于优质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使用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颌面骨折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之间,按照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4)和内固定组(n=32),对照组患者使用牙弓夹板和颌间结扎固定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麻醉状态下切开使用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种固定方法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愈合延迟率以及口腔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内固定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70.83%(17/24),内固定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出22.92%,P<0.05.愈合延迟率:内固定组患者有2例出现愈合延迟,延迟率6.25%,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愈合延迟,延迟率高达37.50%,内固定组具有明显优势.两组患者口腔功能均有所恢复,内固定组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更加明显.结论 使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行性较高,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采用.
作者:周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心绞痛患者、20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为A组、B组、C组,并测定三组PLT、RDW、PDW、PCT、MPV、cTnI、cTnT.结果 在PLT、PCT、PDW、MPV水三方面,三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RDW水平方面,C组要低于A、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cTnI、cTnT水平方面,C比A、B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RDW水平是否升高以及cTnI水平可分别可作为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危险指标以及心肌受损指标.
作者:王瑞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64例于我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的临床资料,在进行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病情护理、心理护理、体温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措施,观察、研究护理效果.结果 64例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中,显效4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科学、合理、周全的护理方法,对提升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且利于减少患儿病痛,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2级高血压患者为主,占据56.0%的比例,3级高血压患者的人数略高,占据32.0%的比例.患者中无自觉症状的患者有35名(35.0%),头晕、头闷的有36名(36.0%),颈顶板紧以及头痛的患者有28名(28.0%),心悸、疲劳的患者有8名(8.0%),鼻出血的患者有7名(7.0%),胸闷、胸痛的患者有25名(25.0%),左心室肥大的患者有22名(22.0%),心尖部以上收缩期杂音的患者有44名(44.0%),心律失常的患者有49名(49.0%),偏瘫的患者有38名(38.0%).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在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积极有效的控制和改善老年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素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分析妥泰和丙戊酸镁预防治疗小儿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到2016年3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儿9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妥泰组47例,起始量为每天0.5mg/kg,每周递增1mg/kg,大量每天2.5mg/kg,早晚分服;丙戊酸镁组48例,起始剂量每天0.4g,根据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调整剂量,高剂量不高于每天1.2g,早晚分服.观察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丙戊酸镁组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7.2%;妥泰组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1%.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丙戊酸镁组的少量患儿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妥泰组的少量患儿出现嗜睡、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不影响患儿的治疗.结论 妥泰和丙戊酸镁均可有效预防治疗偏头痛患儿,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临床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张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通过总结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体会,重视术后心电图监护,观察和预防并发症,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2016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3例,其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11例,男患7例,女患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岁,同时合并高血压患者7例,糖尿病患者4例,9例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另1例死于肾衰竭.
作者:李春天;韩振红;孟海艳;钟海靓;郑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降压中药的优势在于拥有多途径、多环节和多靶向的特点,特别是在降低和治疗高血压并发症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本文对钩藤、天麻、夏枯草、罗布麻、葛根、黄芪、三七、地龙、杜仲熟地黄和银杏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中药的降压作用和机理,为临床借鉴做铺垫.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40例对照组(西药治疗)和40例研究组(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对比其IL-13、IgM、IgG、IgA指标,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COPD稳定期疾病者可考虑给予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进行治疗,免疫功能和炎性指标均可得到显著改善,临床价值和意义较大.
作者:蓝登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讨论将中西医结合用于女性免疫性不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免疫性不孕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在治疗半年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免疫不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妊娠率显著提高.
作者:林名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员工集体健康体检中的重要性.方法 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集体健康体检的员工80名,均接受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80名受检者中,18名员工心电图出现异常,其中ST-T改变6例(33.33%),窦性心律失常4例(22.22%),期前收缩3例(16.67%),室内阻滞2例(11.11%),心房颤动2例(11.11%),房室阻滞1例(5.56%).结论 心电图是一项十分重要检查技术,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武晓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吕江月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