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螺内酯、双氢克尿噻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宿怡

关键词:螺内酯, 双氢克尿噻, 依那普利, 老年性肺心病, 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螺内酯、双氢克尿噻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小剂量螺内酯、双氢克尿噻联用依那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双氢克尿噻联用依那普利在老年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进行的可行性,为临床上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治疗患者30例(研究组)及非同期治疗患者3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同期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该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相对较少,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进行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收集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全程吸入七氟烷,吸入浓度(2%-4%);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6-10mg/kg/h),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3μg/kg/min)麻醉.比较气管插管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5min(T2)、术后(T3)各组患者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比较各组苏醒时间、苏醒评分、瑞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各时点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0、T1、T2时,两组DBP、S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3时,对照组DBP、SBP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瑞芬太尼使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理想组合.

    作者:李锦豪;许圣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普通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本院各科室治疗的患者106例,并将所选取的患者按照各自的疾病种类分为四组,其中腰痛组8例、异物吸入组12例、呼吸道症状组24例、胸部外伤组6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普通X线透视以及放射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外伤组中20例肋骨未出现骨折患者经过普通X线检查后显示,患者存在斜型骨折或裂纹骨折合并轻微错位情况,42例骨折可疑患者得到确诊.14例肺炎患者均为肺门占位,8例结核患者为第一肋软骨钙化,2例占位患者其中1例为心包脂肪垫,另1例为乳头影.腰痛组所有患者均有泌尿结石,异物吸入组均为支气管阻塞活瓣性变化.结论 普通X线透视在辅助放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诊断快速、准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论五源学说在藏医药学中的应用

    本文用五源学这一贯穿藏医药学全部理论的哲学观,说明五源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保持机体生理平衡与协调的内在因素,同时阐述了五源的失调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五源是药物之源,与药物的功效息息相关.从而论述了藏医药学,以五源的属性、功能、生克制约关系等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病机理等医学内容,是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和理论体系的纲要,在藏医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普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疆和田市新涂阳结核病患者情况分析

    为了解和田城区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以促进本地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发病率.现就和田城区结核病门诊2013年——2016年登记确诊并监督治疗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源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2013年——2016年《初诊患者登记表》、《结核病患者登记表》及季报表和月报表.

    作者:袁春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学对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痰、瘀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感六淫、空气污染、嗜烟酗酒、脏腑内伤、情志久郁、大病久病等.

    作者:汤利萍;姚宝清;向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160例行侧卧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术中改良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摆放体位平均所需时间、术后皮肤组织受压、术中体位移动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神经损伤、肢体疲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莫立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9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方法 运用分析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总结对90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正确护理的方法,对护理成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细致精心的护理,90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中所有患者未发生尿路感染和尿液渗漏等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合理、有效和正确的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恢复和治愈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明显地避免尿路感染等问题的出现,有利于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便利,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蕾;秦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昏迷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昏迷是指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导致的脑功能严重障碍.昏迷患者均是危重疾病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且复杂,临床上发生昏迷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老年昏迷患者身体机能差,其免疫力低,糖耐量下降、心肺功能衰弱等原因,这样就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便于治疗和用药,浅静脉留置针是非常必要的.静脉留置针因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1],但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可造成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疼痛等静脉炎的症状[2].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昏迷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妍;李敏;王可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8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

    作者:赵雅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氯霉素滴耳液治疗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罗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提升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药物配置管理水平的研究

    目的 调查发现并解决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存和药物配置管理水平.方法 对不同类型乡镇卫生院展开深入基线调查,分析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并在参与调查的卫生院予以实施.整改后,课题组对实施情况进行了再次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 调查和评估结果发现药品储存及药物配置方面的技术性标准和解决方案实施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 该标准能够为保障居民卫生服务安全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药品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云凌;高德海;夏梅;李胜;焦芳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前抑郁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产前抑郁的影响以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深入分析孕妇在生产前导致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分析表明,孕妇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原因主要在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对孕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能够缓解孕妇的不良情绪.结论 对产前产生抑郁的孕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孕妇的不良情绪,改善孕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惠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病患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谭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

    目的 探析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进行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本院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抽取200例并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用常规甲硝锉凝胶治疗)和观察组(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治疗),各组分别有患者100例.疗程后比较患者病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征评估疗效,提示对照组、观察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11例、1例,组间总有效率统计学软件处理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结论 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制定干预方案时,可选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相对更有效果,同时该方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辛开苦降法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运用价值

    目的 探究辛开苦降法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断为食管粘膜病变及反流性食管炎26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别和对照组别,实验组给予辛开苦降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实验组中有效的患者115例,有效率88.5%,对照组中有效的患者120人,有效率92.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相比较,差异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辛开苦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对于食管粘膜病变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杨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希望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和间期组、延期组相比较,超早期、早期的患者治疗之后,完全栓塞的程度较高.与超早期和早期的患者相比较,间期患者手术之后的肢体活动障碍程度明显,将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单因素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包括有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超早期、早期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疗效.而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邹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术前体质指数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 讨论术前体质指数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录的362例行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作为讨论对象,根据术前体质指数(BMI)的高低将其分为三组.其中低BMI组BMI值在18.5kg/m2以下,正常BMI组的BMI值在18.5-25kg/m2之间,高BMI组的BMI值在25kg/m2或25kg/m2以上;对三组患者的无复发率和累计生存率进行讨论.结果 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三组之间的累计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体质指数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效果无明显联系.

    作者:翟军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 此次试验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8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观察分析入选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的检测均完成后,87例患者中通过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感染模式共检测出8种,其中乙肝病毒基因组的检测阳性率为76.23%,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为69.34%.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中,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免疫学检验的敏感度比较高,临床上可给予患者联合检测,以将检测准确性提高.

    作者:周小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候进行对症施治,有效的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达到了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晔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