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索;刘春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源于《伤寒论》,由小柴胡汤全方用量减半去炙甘草,加桂枝、龙骨、牡蛎、茯苓、大黄、铅丹而成.笔者在临床学习期间,见老师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疾病,每获良效,收获颇多,现总结经典案例一则.
作者:邓忆伏;陈大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药学作为一项医院药学工作,与医疗救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对于基层医疗单位而言,受临床药师较为不足影响,使得临床药学工作开展面临不小的难度.文章通过分析基层医疗单位临床药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基层医疗单位临床药学工作有效模式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基层医疗单位临床药学工作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作者:杜甲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的32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施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儿的疗效,且观察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均较参考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彩霞;王佐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mL,q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滴注左卡尼汀1g,q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uPro、β2-MG、BUN、Scr、Hcy、CysC、HbA1C、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项莹;鲁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 将1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服务质量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结核药物在治疗肺结核患者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护理,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在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本院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住院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戴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抑郁症病因复杂,病情缠绵,属中医的郁证,此类患者,中医药治疗更有优势,笔者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显著效果.
作者:郑方园;王华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并发胰腺炎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 对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给予禁食与胃肠减压、心理护理、腹痛的护理、预防感染、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好转出院,3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出院.结论 重症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加强急救及护理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陆雪芬;秦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压疮护理小组在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高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压疮护理小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下对患者压疮预防以及护理的作用.结果 常规护理组压疮出现率为26.53%,显著高于压疮护理组的4.08%(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5.71%,显著低于压疮护理组的100.00%(P﹤0.05).结论 压疮护理小组在高龄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责任感和护理质量,可推荐应用.
作者:滕瑜;张玲;陈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黄秋葵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保健效果.本文主要从其水提物和醇提物两方面的活性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黄秋葵的活性研究及开发运用提供参考.
作者:布秀娟;刘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中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到我院肿瘤科接受胃肠道肿瘤的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90例,使其成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将90例患者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为50例,为男性患者,观察组为40例,为女性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比较得知,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不良反应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女性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中呕吐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因此女性患者的护理人员、家属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尽量将其不适感降到低.
作者:杜林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12±1.26)分和(96.24±1.56)分相比于对照组的(82.12±2.45)分和(84.21±2.74)分,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得到了有效改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帼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ASAI-II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中诱导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3天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②术后两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术前MMSE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1天和术后3天MMSE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②术后两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保护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脑功能,减轻皮质的损伤,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失的发生.
作者:占志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慢性乳腺炎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浆细胞性乳腺炎(PCM,n=22例)和肉芽肿性乳腺炎(GM,n=26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发病主要集中在26-35岁,两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单纯肿块型为主;其中GM组无乳头内陷发生率高于PCM组(P<0.05);GM组药物史发生率高于PCM组(P<0.05);两组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开引流组术后复发率均高于局部切除术组和全乳切除术组(P<0.05).结论 慢性乳腺炎以26-35岁女性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单纯肿块型为主,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其术后复发率.
作者:贾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明显缩小(P<0.001),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01),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4%.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霍桂荣;包阿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足月初产妇128例,按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组(n=64例),对照组未接受分娩镇痛,观察组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用0.1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的复合液持续泵入,速度为6-15ml/h,观察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0.1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方式,可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彦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西酞普兰辅助治疗慢阻肺(COPD)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GF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量患者的心理状况,将存在轻中度焦虑、抑郁症状的稳定期COPD患者共96例分为西酞普兰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及NGF.结果 西酞普兰治疗8周末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GF均得到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西酞普兰通过影响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及NGF,在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同时能明显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殷彬;杨晓萍;姜文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白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中手术技巧的改进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方法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和信封式及点状截囊的改良手术方式,进行白核白内障的手术,对我院实施的148例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使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技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质量.结论 对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改良的手术方式后可提高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程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9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我院待产经阴道分娩的4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在孕妇宫口开3cm时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并对照比较两组对母婴安全的影响,采用Apgar对两组新生儿情况展开分析.以视觉疼痛评分(VAS)对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正常待产的产妇,当宫口开大3cm,可使用间苯三酚加速产程进展,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齐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子宫内膜癌42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0例,开腹手术2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量、腹腔引流量等术中及术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其安全可行,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选择.
作者:宋玉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