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

张燕

关键词:子宫肌瘤,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诊断
摘要:目的 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以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我院产科在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50例患者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100例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和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情况、诊断时间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的无临床自觉症状百分率以及平均孕次都明显的低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彩超诊断的准确率为84.37%,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彩超诊断准确率为89.97%,这两组数据相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超诊断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以及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同时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格控制,对手术指征有一个很好的掌握情况,在剖腹产同时进行手术治疗是一种良好且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和田市新涂阳结核病患者情况分析

    为了解和田城区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以促进本地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发病率.现就和田城区结核病门诊2013年——2016年登记确诊并监督治疗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源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2013年——2016年《初诊患者登记表》、《结核病患者登记表》及季报表和月报表.

    作者:袁春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顺产产程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究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模式对顺产产程的影响观察.方法 对围分娩期内的对照组产妇采取监测生命体征和指导分娩等常规护理措施,对围分娩期内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措施.结果 在顺产过程中对照组产妇的出血量、产程时间及产妇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 对顺产的产妇采取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使得产妇的产程使用时间、分娩使用时间得到缩短,产后的出血量得到减少,产妇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董艳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CT联合HPV用于筛查宫颈癌及癌前期病变的价值

    目的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中TCT与HPV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分别行TCT、HPV、TCT+HPV、病理检查的307例宫颈疾病患者的检测结果,将行TCT检查的30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A组,以行HPV检查的307例患者视为本次研究B组,以行TCT与HPV联合检查的307例患者视为本次研究C组,以接受病理检查的30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理检查组.组间比较三组癌前病变检出率、宫颈癌检出率及不同检测方法对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并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C组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检查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92.2%、92.3%,A组为94.8%、61.5%,B组为94.5%、65.4%,三组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与TCT、HPV检测单用相比,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筛查中TCT、HPV联用灵敏度显著提高,为宫颈疾病患者获得准确诊断结果提供有力保障,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足口病患儿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患儿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33例合并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调取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回顾其主要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并对其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3例患儿经早期重症征象识别、常规护理干预并转诊后,31例终痊愈(占93.94%),2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经抢救无效死亡(占6.06%).结论 掌握手足口病患儿的重症征象,并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对症护理,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苏荣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于本院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3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1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低频电刺激术+针刺治疗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3、6、9周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依次显著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29/32)显著高于常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使患者的进食能力及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单纯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相比疗效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李永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来收治外科肝胆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营养支持的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管饲营养制剂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检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及血糖指标水平,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临床给予外科肝胆手术患者营养支持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其能有效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改善,促进患者疾病和伤口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016年ICU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ICU转出时间和护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转出时间短、护理评分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霞;赵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子喉镜下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在电子喉镜下,给患者施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切除手术的所能达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需进行声带小结及和声带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模式下在进行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身体数据的改变,分析两组疗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果为100%,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切除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小创伤,值得在广大医院推广实行.

    作者:罗学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心理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具有25.0%服药依从率,观察组具有90.0%用药依从率,观察组用药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具有85.0%血压正常率,对照组具有30.0%血压正常率,观察组血压正常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肝胆外科术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后腹部均放置引流管,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后病情明显改善,且并未出现堵塞、脱落等情况,均康复出院;对比两组患者胆道出血、感染以及胆瘘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腹部放置引流管,展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导管堵塞、脱落情况的出现,且还能够减少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龙天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40例对照组(西药治疗)和40例研究组(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对比其IL-13、IgM、IgG、IgA指标,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COPD稳定期疾病者可考虑给予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进行治疗,免疫功能和炎性指标均可得到显著改善,临床价值和意义较大.

    作者:蓝登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糖胞苷、阿柔比星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阿柔比星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58例AML患者纳入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其中29例为对照组予以标准DA方案治疗,29例为观察组予以CAG方案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97%,与对照组41.38%相比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病因、CCI评分、WBC、PLT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年龄、病因、CCI评分、WBC、PLT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4年6月起开始实施固定床位,固定疾病,由固定医生和护士来管理,进行医护一体交班查房、共同制定诊疗护理方案、部分疾病临床路径化管理等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给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身心护理.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前后护士对主管病人病情知晓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在泌尿外科,能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海燕;简根妹;文碧燕;张丽媚;罗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 从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n=15)与研究组(n=15),对参照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对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参照组(46.67%),并且前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将胺碘酮治疗措施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生存质量,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作者:高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对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并观察其诊断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9例月经不规律,13例下腹隆起,并伴有轻微疼痛感,8例无症状,经光镜检查,瘤组织呈现小叶结构,并且形状各不相同,血管较丰富.50例患者SMA、PR均显示(+),EMA与CK均显示(-).结论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属于良性肿瘤,应该对此种疾病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充分了解该病症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而完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马振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冠心病患者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结果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心绞痛患者、20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作为A组、B组、C组,并测定三组PLT、RDW、PDW、PCT、MPV、cTnI、cTnT.结果 在PLT、PCT、PDW、MPV水三方面,三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RDW水平方面,C组要低于A、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cTnI、cTnT水平方面,C比A、B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RDW水平是否升高以及cTnI水平可分别可作为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危险指标以及心肌受损指标.

    作者:王瑞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分析

    目的 总结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治疗的4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综合治疗方案不同在患者及家属知情情况下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2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8/24).组间实验指标对比,组间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但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就药物治疗效果而言,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一致,但美沙拉嗪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优先选择美沙拉嗪.

    作者:李春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沧州渤海新区中捷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其中含有口服降糖药物的处方频率、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物处方比例占总处方6.99%;本院使用多的三类降糖药分别是a-葡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和格列奈类,占主导地位的两种药物是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片.结论 中捷医院使用降糖药物基本合理.a-葡糖苷酶抑制剂已逐渐成为临床医师的首选药物,提示该院降糖药物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部分双胍类降糖药物和阿卡波糖在临床用药剂量偏大可能与个体化用药有关,但应注意用药量过大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王敬敬;崔琳;胡福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金刚藤胶囊在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讨论分析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附件炎患者120例,分成金刚组(n=60)和参照组(n=60),金刚组患者使用金刚胶囊治疗,参照组予以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 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80%,而金刚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20%,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金刚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和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参照组短,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金刚藤胶囊治疗因湿热瘀结所致的盆腔炎、附件炎有显著的疗效,患者症状明显消失.

    作者:郗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