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志福
目的 观察化疗加扶正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55.56%,高于对照组的41.67%,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36.11%,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疗加扶正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慢性咳嗽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的病因分类如下:①反复呼吸道感染47例(47%);②咳嗽变异性哮喘35例(35%);③气道异物7例(7%);④先天性呼吸道疾病4例(4%);⑤胃食管反流4例(4%);⑥心因性咳嗽3例(3%).结论 不同病因引发的儿童慢性咳嗽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病因,结合病史、辅助检查和患儿的身体状况对症治疗,提高疗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
作者:陈晓;戴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术,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JOA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2例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减小,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无脊髓损伤、切口感染、脑脊液漏液、螺钉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畸形,疗效显著,稳定性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艾合买提·吾买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骨科创伤患者采取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创伤性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较短,成功率较高,医疗费用较低.结论 对高原地区骨科创伤患者实施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加安;赵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抽取收治的120例行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盆底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夏晓玲;王立群;王艳丽;田月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掌握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职业暴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23例,24例次,其中暴露源不明2例次(8%),暴漏源情况明确22例次(92%),暴露人员的工龄≤3年者占50%,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2%(22例次),暴露物以头皮钢针为主(50%),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为器械使用后处理前(38%),其次为器械使用中(29%).结论 护士和外科医务人员是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高危群体,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处理伤口,并评估暴露源的情况和暴露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暴露后防范措施,加强对其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1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21.05%,餐后2h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89%;对照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47.37%,餐后2h血糖异常发生率为28.9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都江堰市部分地区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情况.方法 研究从都江堰市5个乡镇的集市采集叶类、根茎类、瓜果3类蔬菜150份样品,检测残留的敌敌畏(中毒)、氧化乐果(低毒)、乙酰甲胺磷(低毒)、甲基对硫磷(中毒)含量.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在3类蔬菜150份中,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40.7和11.3%,不同类别的蔬菜均有检出.检出率高的蔬菜为叶菜类(24.7%),超标率高的蔬菜也是叶菜类(18.0%).检出率高的农药种类为有敌敌畏,占阳性样品的(26.2%).结论 都江堰市5个乡镇的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比较普遍,其中叶菜类的蔬菜残留状况尤为严重.监管部门应加强蔬菜市场管理和监测,进一步减少含有高农药残留量的蔬菜进入市场.
作者:蔡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妇女实施保健时施予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52例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间在我服务中心将在社区接受保健医疗的妇女以随机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干预的102例为基础组,接受健康教育的150例为教育组,观察比对两组保健效果.结果 保健后,教育组保健意识、保健知识、保健行为评分均明显较基础组高,且教育组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是98.7%,与基础组的81.4%比对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妇女保健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为妇女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保健服务,使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能力提升,进而促进临床保健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魏玉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以来本院收治超声诊断的孕产妇256例,并对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常规检查方法,如横向、纵向检查以及斜向检查等几个方位对胎儿开展全方位检查.结果 利用超声检查检查出出生缺陷胎儿共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47%.胎儿出生后,对胎儿缺陷进行检查发现存在4例漏诊,超声检查漏诊率为22.22%.结论 超声诊断具有操作便捷、伤害较小等优点,在产前诊断出生缺陷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液样本中S100β蛋白与C-反应蛋白水平联合应用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3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均于住院当天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CRP水平检测,并使用mRS评分量表对患者30天、90天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患者评价为死亡、恶化、无改善、改善.结果 Speaman分析结果显示,S100β/CRP与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性(r=0.392,p=0.026).结论 S100β/CRP可以作为评估重症脑梗死患者功能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庆霞;杨清成;郭艳平;李佳佳;李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上腹痛综合征(EPS)患者运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70例EPS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同时按随机非盲法分组,Ⅰ组30例接受奥美拉唑治疗,Ⅱ组40例接受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用药,经2周治疗后,对该两组方案的总体疗效、症候积分及药物副反应等作评估.结果 ①Ⅱ组患者在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80.0%,与Ⅰ组的总有效率(76.7%)相比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②治疗后1、2周,两组接受证候积分评测,结果相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但组间数据相比,统计学不成立(P>0.05).③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副反应,虽有头晕或便秘发生,但发生率(3.3%vs5.0%)相比,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 对EPS患者实施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不仅给药方便、副反应轻微,该药物还可取得与奥美拉唑相当的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蔡以友;熊国卫;王增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干部疗区9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成窦性心律组(n=50)和心房颤动组(n=48),进行NYHA分级,比较血浆内的BNP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房内径(LA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NYHA分级患者的分级越高,其血浆BNP水平就越高,组间BN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NYHA分级的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其LVEF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与LVEDD以及LVPWT是正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越高则其心脏功能就越差,且左室结构改变显著.
作者:李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40例研究组(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包含治疗费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可考虑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方式,对其康复有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应用性和推广性均较大.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65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治疗组),还有135例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参照组),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乳腺癌患者手术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没有较大差异性(P>0.05);治疗组术后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丁鹏鹏;孙迪文;李国强;张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后42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两组,循证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术后24小时出血率为0,对照组术后24小时出血率为3/21(14.29%),对照组的术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循证组的满意度为21/21(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18/21(85.71%),循证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曹立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名老年患者作为样本,以32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联合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15.63%,患者护理满意度81.25%;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3.13%,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优势显著(p<0.05).结论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给药隐患、管道隐患、压疮、医患关系恶化为主,应加强对给药过程的控制,避免老年患者漏服或错服,避免管道被挤压,时常帮助老年患者翻身,避免压疮,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改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提高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冷辉芸;魏见芳;郭玉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5例,对所有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35例,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症状全部减轻,病情都得到明显的控制,未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全部出院.结论 加强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进行护士心理应激的分析,对减少护患纠纷的建议和策略进行探索.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工作1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依据护龄划分为低龄组和高龄组,进行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应激情况的对比.结果 低龄组护理人员抑郁失望、焦虑、委屈、恐惧、过度谨慎等表现均比高龄组严重,P<0.05.结论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低龄护士会产生较多负面情绪,主要存在焦虑、抑郁、委屈、过度谨慎、恐惧等表现.出现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心理应激对策进行构建,对自身不良情绪进行及时调整,进而促进护患纠纷的降低.
作者:丁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将2014年体检从业人员1892例作为对照组,加大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等预防控制措施后,2015年1898例健康查体的从业人员作为观察组,统计所检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例数,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1898例中共检出227例呼吸道传染病,占比为11.96%,对照组1892例对照组中共检出896例呼吸道传染病,占比为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讨对象共检出1123例,分析其发病特点,冬春季节发病,疾病类型主要为流行感冒和肺结核.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肺结核和流行性感冒较为多见,因此,需针对性给予控制和预防措施.
作者:陈明华;刘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