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相关因素探讨

葛峰锁;崔雁玲

关键词:脊髓损伤, 患者康复,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具体因素,为康复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方法 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康复疗效和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ADL作为评价标准,然后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具体的产生原因.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将所有的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后,配合患者的康复情况,终得出结果:住院费用、损伤程度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患者康复疗效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结论 早期的康复性训练治疗和针对性的医疗制度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降低心理负担的有效方式,能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因而可以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被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学对肺癌发病机制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痰瘀互结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痰、瘀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感六淫、空气污染、嗜烟酗酒、脏腑内伤、情志久郁、大病久病等.

    作者:汤利萍;姚宝清;向生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管生成素2对胎鼠脑皮层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究血管生成素2对胎鼠脑皮层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分子的机制.方法 选取C57BL/6J胎鼠(E12.5天)并对其进行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纯化,使用血管生成素2对神经干细胞进行分化培养,观察其诱导分化的方向及分化效率并进行讨论.结果 血管生成素2是从0.5h开始诱导分化,p-mTOP在此时明显升高并达到峰点.mTOP活化在血管生成素2对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血管生成素2并不会影响细胞的凋亡.结论 血管生成素2对于潜在的联系血管-神经微环境的生长因子的发育和再生具有作用的调控意义.

    作者:梁晓鹏;刘剑辉;田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6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短(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患者恢复快,美容效果好,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国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 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2级高血压患者为主,占据56.0%的比例,3级高血压患者的人数略高,占据32.0%的比例.患者中无自觉症状的患者有35名(35.0%),头晕、头闷的有36名(36.0%),颈顶板紧以及头痛的患者有28名(28.0%),心悸、疲劳的患者有8名(8.0%),鼻出血的患者有7名(7.0%),胸闷、胸痛的患者有25名(25.0%),左心室肥大的患者有22名(22.0%),心尖部以上收缩期杂音的患者有44名(44.0%),心律失常的患者有49名(49.0%),偏瘫的患者有38名(38.0%).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在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积极有效的控制和改善老年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素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小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的32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施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儿的疗效,且观察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均较参考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彩霞;王佐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究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厄洛替尼治疗,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可以发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厄洛替尼治疗并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文燕;李汶阳;刘凡平;冯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护理的探讨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在基础护理及专业护理外,加强了病因护理和心理护理,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通护理和特殊护理,比较了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做到了防治结合,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直接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论 支气管哮喘除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外,还要结合病因护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尽早地恢复健康.

    作者:谢洪霞;高树坤;姜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研讨子宫肌瘤患者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AH)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28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为两组(140例/组),Ⅰ组接受TAH术治疗,Ⅱ组接受LAH术治疗,评估两组手术切除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的操作时间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但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Ⅱ组相比Ⅰ组均显著减少或缩短,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Ⅱ组术后镇痛率为5.7%,并发症率为2.9%,显著比Ⅰ组的15.7%和7.9%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行LAH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可尽量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古再力努尔·艾白;祖米然·热西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中期宫颈癌治疗中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中期宫颈癌治疗中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不给予辅助化疗,乙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早期宫颈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其优势明显,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古里给娜·阿布都热西提;古丽仙·吐尔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体会

    目的 对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3ml进行血常规与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中,血常规阳性83例,阳性率为55.33%;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89例,阳性率为59.33%;血常规与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阳性121例,阳性率为80.67%.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测定其中一项的阳性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患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时,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秀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平台的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平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用于多学科实践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延边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部在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该平台,优化了教学方法,解决了传统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不足,显著促进了师生互动,改革了考试方式,充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该实验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郑明善;李镐;吕惠子;朴光春;沈光海;周微;施溯筠;郑光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

    目的 了解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通过分析1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IAS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结果 患者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时给予激素治疗,患者低血糖症状缓解.结论 IAS是引起严重低血糖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少见,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正确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张龙凤;王剑锋;李红;于文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建议

    目的 探索基层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建议.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接治的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自变量为患者临床资料,因变量为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切口感染与单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发现,总胆红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抗菌药物使用、白细胞计数水平以及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对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其中logistic回顾性分析发现,手术分组、手术切口分类、聚维酮碘冲洗切口、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感染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过程中把握好手术的临床适应症状,对于降低手术过程中的依法危险因素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所在.

    作者: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防控策略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防控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市发生7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医院收治的7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结果 患者临床特点包括: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分别占比59.2%、38.0%、2.8%;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体征.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具体表现复杂多样,对身体器官损害较为严重.临床实践中要加强疾病流行性特征分析,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进行疾病预防,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

    作者:李云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评价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对消化道肿瘤检测的效力

    旨在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对消化道肿瘤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承德市解放军266医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确诊为消化道肿瘤的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入患者组,挑取19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200例消化系统肿瘤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TAP的表达,并分析对消化道肿瘤诊断的阳性率,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 ①患者组的TAP阳性率81.3%,高危组阳性率为31.7%,正常组阳性率为1.9%;②TAP对于患者组的敏感度为77.13%,特异度为92.1%,对高危组人群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56.41%.结论 肿瘤异常蛋白对消化道肿瘤的检测显示率高,可以作为临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对于临床筛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孙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来收治外科肝胆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营养支持的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管饲营养制剂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检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及血糖指标水平,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临床给予外科肝胆手术患者营养支持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其能有效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改善,促进患者疾病和伤口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80例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次/天,均外用蓝科肤宁,同时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92.5%,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2.5%、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血虚风燥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郭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需终止早孕的患者中,抽取116例纳入到讨论中,116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58例A组(药物流产)和58例B组(人工流产),对比讨论两组流产和出血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不完全流产率和流产失败率对比,A组20.69%、8.62%比B组5.17%、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其完全流产率,A组70.68%比B组94.83%低,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A组和B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B组更有优势,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在终止早孕中均各自具有一定优势和缺陷,需按照早孕者实际状况对比分析,指导其选择适合的方式将妊娠终止.

    作者:杨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化疗加扶正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化疗加扶正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扶正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55.56%,高于对照组的41.67%,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36.11%,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疗加扶正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洪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与鉴定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与鉴定.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月经不调疾病者中,抽取90例纳入到讨论中,90例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5例对照组(食用桂皮熬药治疗)和45例研究组(中药肉桂熬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状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痛经率,研究组91.11%比对照组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后痛经状况,研究组8.89%比对照组37.78%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比对照组46.67%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月经不调疾病可考虑给予中药肉桂,其治疗疗效突出,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状况,并发症低,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麦力看衣·司马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