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止吐仪联合吸氧生姜鼻疗法防治肺癌化疗所致呕吐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道兰;陈莉;杨英

关键词:肺癌, 化疗, 电子止吐仪, 吸氧生姜鼻疗法, 呕吐
摘要:目的 观察电子止吐仪联合吸氧生姜鼻疗法防治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肺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化疗前常规给于托烷司琼注射液等止吐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佩戴电子止吐仪联合吸氧生姜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止吐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防治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 在病人化疗开始时给予电子止吐仪联合吸氧生姜鼻疗法能有效防治肺癌化疗所致呕吐反应.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肺结核治疗中,采取延续护理措施后,对患者遵从医嘱行为与生存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实施一般护理的同时,采取延续护理方案.分别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情况与遵从医嘱的情况,然后进行对比.结果 给于上述护理后,观察组的总遵医率为90%,对照组的总遵医率为6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遵医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采取延续护理措施后,提高了患者的总遵医率与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雪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应用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应用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3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开展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并对临床检测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参照组在LC-1、SLA/LP、LKM-1、AMA-M2以及SMA抗体、显示为0例(0.0),在ANA检测有3例(3%);而研究组B组90例中,其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2例中LC-1、SLA/LP、LKM-1以及SMA检测为0例(0.0),AMA-M2检出3例(25%),ANA检出4例(33.3%).参照组与研究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中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肝功能异常患者开展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提高疾病诊断正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桂凤;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均对86例患者行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并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乳腺纤维瘤患者在手术中放置引流的有15例,占17.44%;手术后,干预组患者拔除引流平均所需时间为(24.2±2.1)h;对照组平均时长为(30.3±2.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3d-8d;对照组的愈合时间为5d-11d;干预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创伤血肿1例,术后转为恶性肿瘤3例.结论 通过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乳腺纤维瘤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胡开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加尿激酶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组患者(6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便例数、黑便例数、皮肤黏膜问题例数、心律失常例数(11例、3例、2例、1例)与对照组患者(13例、5例、4例、3例)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尿激酶治疗的效果较佳.

    作者:蔡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对带环妇女取环手术困难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分析和研究宫内节育器对带环妇女取环手术困难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来我单位接受取环的妇女182例,分析取环困难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的解决对策.结果 182例带环妇女发生取环困难19例,取环困难发生率为10.44%;导致取环困难的因素包括生育环问题、放置时间不当、放置位置不当、闭经时间较长、宫颈粘连及萎缩等.结论 带环妇女取环困难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当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取环[1].

    作者:张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4层螺旋CT在胸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胸腹部外伤CT表现,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15-60岁,平均36岁.结果 胸部外伤主要累及肺部及纵隔、胸壁结构,CT表现为肺挫伤及肺内血肿、气胸、纵隔及皮下气肿,肋骨、肋软骨骨折,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血)等;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及肾上腺、胰等实质器官及胃肠等空腔器官,CT表现为包膜下血肿、实质内血肿、撕裂伤、腹腔积血、腹腔游离气体、肠间隙模糊及肠壁增厚等.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保守或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姚孝平;康剑;刘念念;尚磊;莫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计划免疫对儿童传染病进行预防的效果和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计划免疫对儿童传染病进行预防的效果与相关对策.方法 试验中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2000例学龄前(6岁以下)患儿,并将入选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1000例,其中研究组患儿诊治期间实施计划免疫,对照组患儿给予传染疾病常规预防,观察分析患儿的传染疾病预防效果,并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对策.结果 通过对全部入选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分析显示,研究组1000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发生传染疾病,发病率为1.20%;对照组1000例患儿中,有79例患儿发生传染疾病,发生率为7.90%;将组间发病率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对患儿的计划免疫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其工作开展中还存有多种问题,还应积极进行干预、改进.结论 儿童传染疾病的预防中应用计划免疫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将传染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减少,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于明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1例脑出血恢复期继发肺炎合并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分析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 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对称性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迟缓性肢体肌肉无力,部分患者有四肢远端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病情危重者在1-2天内迅速恶化,引起四肢全瘫,甚至因呼吸肌麻痹、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约为5 %[2].现将我科收治1例脑出血恢复期继发肺炎合并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国;曹春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进展

    结肠镜在临床上已广泛运用于肠道疾病的检查[1],其顺利进行与患者的肠道准备工作密不可分[2].下面就几种现用肠道准备的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肠道准备的意义1964年Overhoet[3]首先研制出纤维结肠镜并应用于临床以来结肠镜检查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结肠疾病的唯一金标准,在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筛查中起重要作用.有关资料中认为,结肠镜检查前若肠道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病变部位受粪便污染与遮盖,也可能出现漏诊、误诊问题[5-7],甚至视野不清、肠腔走向不明而导致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高质量的肠道准备能够提高病变检出率,可以降低扁平息肉的漏诊率,降低结肠镜检查可能存在的风险.

    作者:李海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016年ICU收治的90例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ICU转出时间和护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转出时间短、护理评分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霞;赵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挂线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挂线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被确诊的1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行单纯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实行挂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肛瘘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89%)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2.22%),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仅有1例发生肛瘘,发生率为1.11%,而常规组患者有10例患者发生肛瘘,发生率为11.11%,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挂线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相对于单纯切开引流术而言,其疗效明显,肛瘘控制效果也非常显著,挂线治疗能够作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常用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晓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实验组8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曲美他嗪加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中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艳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坐浴治疗Ⅱ-Ⅳ度痔疮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对实施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后的Ⅱ-Ⅳ度痔疮患者联合应用中药坐浴方式治疗,探讨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半年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II-IV度痔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经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坐浴治疗.对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坐浴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我院收治的Ⅱ-Ⅳ度痔疮患者应用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后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疾病症状消失快,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被极大缩短,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加快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应用.

    作者:仇有喜;耿式鹏;王华;李春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运用信息化措施在预约挂号、门诊服务、满意度测评、建立科室微信群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对信息化手段介入前后工作效率对比.结果 通过信息化管理介入,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医院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结论 信息化管理更加便捷、通畅,为护理管理开辟了另一种模式,增强了科室凝聚力,将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目标落地.

    作者:姜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在临床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对比分析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呼吸类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显著改善,其总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肺功能参数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如FEV1、FVC等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以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为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安全性能较高,应广泛推广.

    作者:苗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核白内障手术技巧的改进和术后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白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中手术技巧的改进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方法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和信封式及点状截囊的改良手术方式,进行白核白内障的手术,对我院实施的148例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使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技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质量.结论 对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改良的手术方式后可提高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程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866例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产妇采取助产及常规产程观察模式,由主班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接生及产程进行观察,对实验组产妇采取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自然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及产程时间.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例数、出血量及产程时间明显不如采取全程陪伴护理模式的实验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采取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措施,可使得产妇的产程时间得到缩短,自然分娩率得到提高,预防产妇产后可能会出现出血的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焦军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1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21.05%,餐后2h血糖异常发生率为7.89%;对照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47.37%,餐后2h血糖异常发生率为28.9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型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新型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进行护理干预的120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肝囊肿,有7例出现急性胆囊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后症状消失.这些患者6个月的生存率为91.52%,12个月的生存率为83.14%.结论 对新型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分析和探究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跟骨宽度低于对照组而Bohler角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跟骨宽度和Bohler角,而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