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彦

关键词:先天性缺牙, 正畸, 口腔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8例于2015年5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予缺牙正畸治疗,观察组加施口腔修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咀嚼功能恢复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缺牙正畸治疗基础上对先天性缺牙患者行口腔修复治疗,可促进总体治疗效果得到更大程度提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措施对肝癌患者行介入手术后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肝癌行介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康莹;苏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住院治疗的68例食管癌和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随即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的肠外静脉营养支持法,实验组采取肠内早期营养与静脉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结论 肠内早期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联合能够有效恢复食管癌患者肠道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翠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及抢救措施探讨

    目的 探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原因及抢救措施.方法 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具体发病因素后,再实施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 在1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30.00%的患者是因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16.00%的患者是因脑出血引起的,14.00%的患者是因脑梗死引起的,13.00%的患者是因低血糖性昏迷引起的,9.00%的患者是因肺心脑综合征引起的,少部分患者是因镇静剂类药物中毒、心源性昏迷、有机磷农药中毒、肝性脑病引起的.而通过实施针对性救治措施后,死亡率为2.00%.结论 导致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急性酒精中毒、脑血管疾病等,而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抢救措施,能够降低临床死亡率.

    作者:齐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临床分析与报告

    目的 分析研究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间质瘤的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切除术组(35例)和开腹手术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 腹腔镜切除术组患者和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8±23.4)min、(147.9±29.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9±11.5)ml、(49.3±21.6)ml,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2.4±0.7)d、(4.5±1.2)d,住院时间分别为(6.8±1.3)d、(8.9±1.7)d,均有腹腔镜切除术组患者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的痛苦程度低,预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卓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讨论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消化内科在职护士12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责任小组分组管理方式,对比管理方法实施前和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 执行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护理文书、基础护理、行为规范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执行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前,执行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小组分组护理模式提高了消化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研讨子宫肌瘤患者行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AH)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280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为两组(140例/组),Ⅰ组接受TAH术治疗,Ⅱ组接受LAH术治疗,评估两组手术切除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的操作时间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但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Ⅱ组相比Ⅰ组均显著减少或缩短,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Ⅱ组术后镇痛率为5.7%,并发症率为2.9%,显著比Ⅰ组的15.7%和7.9%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行LAH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可尽量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古再力努尔·艾白;祖米然·热西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救治成功1例分析

    目的 对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救治成功经验及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这1例心脏破裂合并膀胱破裂患者行心脏破裂修补及膀胱破裂修补2次手术,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病人外伤性心脏破裂病情凶险,早期快速对病情做出判断及时手术,重症医学科全面分析病人病情,及时发现膀胱破裂等其它合并情况,使病人抢救成功.

    作者:赵艳红;艾久宝;孙成;韩桂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和耐药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6082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女性患者的支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数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082例支原体培养中阳性结果3203例,占52.7%,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2674例,占培养阳性标本的83.5%,单纯人型支原体感染共67例,占2.1%,Uu和Mh混合感染462例,占14.4%.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属感染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均在10%以下,对四环素耐药率为10.9%.结论 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支原体属感染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低,单纯Uu时,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低,但当存在Mh感染时,对大环内脂类药物耐药率增高,支原体属感染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都较高.

    作者:罗柳春;徐少林;周婷婷;徐秋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5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6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较前明显缩小(P<0.001),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01),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4%.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霍桂荣;包阿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 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56例急腹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结果 56例患者中,39例接受了手术治疗,17例接受了药物保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是98.2%.结论 对于妇产科急腹症,需在明确具体病因、疾病类型的基础上,施予针对治疗,以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

    作者:石世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4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饮食运动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4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饮食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这一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4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参照组(n=22)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双号为研究组(n=2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饮食和运动指导,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TG、HDL-C)水平、血清酶水平(ALT、AST)、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AS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研究组治疗后90d和180d血清FBG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组间差异存在.结论 在对非酒精脂肪肝进行治疗时,配合良好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运动,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效果显著,但患者必须要坚持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才能保证其效果.

    作者:王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间盘突出患者4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对腰间盘突出进行治疗,创伤性低,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颜秉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结果 观察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30min以及术后2h、4h、8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苏醒,减轻患者的早期术后疼痛,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秋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全程优质护理组各33例,给予常规护理组常规住院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全程优质护理组在实施常规住院护理措施基础上,再针对性实行全程优质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指标与满意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全程优质护理组SAS与SDS得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全程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优于常规护理组(78.79%),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对胆结石术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我院应在临床上结合实际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追踪方法学在实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

    目的 观察追踪方法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追踪方法学的理念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对追踪发现的问题查找原因,从制度、流程、培训、落实、检查等环节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 通过比较追踪方法学实施前后在患者7项安全敏感指标中(坠床事件、跌倒事件、管路滑脱、药液外渗、给药错误、烫伤事件、难免压疮)的效果,追踪检查法实施前后5项敏感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 追踪方法学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较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是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工具.

    作者:靳文英;王盈霞;马笑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标本溶血的措施.方法 11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空腹静脉血5ml于2支试管,1支行人工溶血处理(溶血组),1支为非溶血标本(未溶血组),分别检测溶血标本和正常标本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等指标.结果 溶血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TP、LDH、CK、钾离子(K+)水平均高于未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葡萄糖(GLU)水平显著低于未溶血组(P<0.05);两组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和影响,临床生化检测标本应避免溶血发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田文国;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全科医生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培训及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需要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解决这些公共知识和社会问题的关键,人们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需要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培训途径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全科医生的心理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全科医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白永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类型,总结有效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120例,分析意外事件发生的类型,总结防范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本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6.67%,男性65.63%,女性34.37%;自伤、自杀患者占15.63%;攻击他人、毁坏物品患者占25%;误服药物中毒患者占9.38%;出走逃跑患者占21.88%;噎食的患者占12.5%;跌伤的患者占15.63%.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出现意外事件的几率很高,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重视,做好监管,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燕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肾固胎丸治疗免疫性反复自然流产39例

    目的 观察(山西名老中医张敬武)补肾固胎丸[1]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免疫性反复性自然流产(R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固胎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及心磷脂抗体(ACAB)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胎丸治疗反复性自然流产的疗效非常显著,可视为临床滑胎首选方剂,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

    作者:葛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的低血糖症状.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姜黎娟;胡斌;谭萍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