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君
目的 分析研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40例研究组(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包含治疗费用、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可考虑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方式,对其康复有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应用性和推广性均较大.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骨科创伤患者采取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创伤性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较短,成功率较高,医疗费用较低.结论 对高原地区骨科创伤患者实施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加安;赵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在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更安全有效地治疗支气管炎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前者仅采用孟鲁司特单药进行治疗,后者则在此基础上联用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的高低、临床症状得以消失天数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比对照组更早消失、前者CRP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后者、且前者(96.0%)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后者(82.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在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以及提高预后.
作者:高小娜;郭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价值.
作者:古丽先尼·胡加布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治疗中,通过鼻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自2014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老年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术中将鼻肠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下30cm远端空肠处,用于术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营养状况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肠营养管可以为老年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关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对更年期失眠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更年期失眠患者共50例,采用抽签方法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14日的症状改善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 在对更年期失眠病症治疗的过程中,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秦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4.29%相比于对照组的42.86%,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显著,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应用.
作者:宋桂娥;田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64例于我院治疗的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的临床资料,在进行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病情护理、心理护理、体温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措施,观察、研究护理效果.结果 64例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中,显效4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3%,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科学、合理、周全的护理方法,对提升呼吸道感染并发烧患儿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且利于减少患儿病痛,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住院患儿126例,上述患儿在治疗期间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均为首次使用静脉留置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实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乔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啰鸣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憋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出现的差异经统计比较,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进行手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非计划拔管等不良时间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手术后实施具有针对性气道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其PaO2、PaCO2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康伟;宋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QO-LA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O-LAD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但观察组的QO-LA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运用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林丽荣;王瑞雪;倪思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足月初产妇128例,按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组(n=64例),对照组未接受分娩镇痛,观察组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用0.1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的复合液持续泵入,速度为6-15ml/h,观察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0.1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方式,可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彦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出院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出院后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出院后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出院后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行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玲;何进勤;杨宝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麻风病单疗后治愈患者复发后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笔者近年来收治1例麻风病治疗存活30年后复发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改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麻风病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都有严重威胁,应尽早地发现新发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规则联合化疗,以便迅速、大量地杀死致病菌,减少持久菌的数量.并要认真对麻风病治愈成活者做好长期监测、随访工作.
作者:杨昌明;刘武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都给予固定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SAS得分对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心理状况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不良心理状况,在心理护理中,树立高血压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信念,加强心理护理能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血流信号特点的效果对比.方法 收集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本科室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肿瘤患者30例,在术前分别给予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两种检查结果,探究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血流信号特点的效果对比.结果 30例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时,漏诊原发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1例,胆管细胞腺瘤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1例,局灶性坏死1例;行螺旋CT检查时,漏诊原发性肝癌1例,局灶性增生性结节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1例.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检出率为90.00%,螺旋CT的检出率为96.55%;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准确率为86.67%,螺旋CT的准确率为90.00%.结论 对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能力相近,但螺旋CT比实时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实时超声造影由于无辐射也有较强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滔;陈梅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胃溃疡穿孔借助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56例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胃溃疡穿孔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28例,对照组-胃大部切除术,观察组-单纯修补术,相比时间指标、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时间指标较对照组良好,其中手术时间(48.57±8.69)min,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生活质量各项分值较对照组高,相比对照组优势大(P<0.05).结论 相比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郭洪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次主要目的是研究基层医院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相应对策的制定,避免发生一定的护理差错事故.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水平,进而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安全隐患的消除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尖端设备与技术的缺失使得在内科护理过程中极易面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为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进而实现对护理差错事故的严格控制.
作者:闫惠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0.44±5.82)分,疾病认知度评分为(89.87±6.98)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99±5.9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王祥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