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荣;王瑞雪;倪思聪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56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导管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对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针对感染危险因素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作者:马克玲;贾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及传染病等其他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日益增加,促使人们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而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笔者就医院在处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工作定位作了简要分析,并就医院如何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建议.
作者:移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笑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醒脑静和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实施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32例于2015年6月——210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作为对象,联合应用盐酸纳洛酮、醒脑静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接受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选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方式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牛旭东;刘昭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且经病理检查确定为异位妊娠的患者6例,对其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明确诊断,主要超声表现为盆腔积液、宫旁团块、子宫稍增大及内膜蜕膜反应、输卵管积液、宫角或宫颈处妊娠囊、异位妊娠囊一侧外壁周边可探及较丰富的半环状彩色血流束等.结论 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各有优劣,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二者联合可相互取长补短,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比较食品微生物检验中两种均质方法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10批食品样品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质均方法(旋刀式均质、拍击式均质)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检验的效果.结果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均质方法进行微生物检验,检验结果存在差异(P<0.05).讨论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采用两种均质方法检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为此,需要根据食品具体特点、类型、质地,采取对应的均质检验方法,提高检验效果.
作者:苏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介入手术数量直线上升,开展的项目越发广泛,随之而来伴随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护士作为一线操作人员,贯穿于每一台介入手术之中,射线造成的隐形危害给护士的安全防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医用射线主要损伤的器管有性腺、红骨髓、眼晶体.可能会造成脱发、乏力、食欲减退、眼晶体的浑浊、白内障、良性皮肤的损伤、造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诱发癌症,生育功能减退、妊娠期易造成胎儿严重的智力低下、畸形、致死等等不良反应[1].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其危险性让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重视.临床工作中总结了几点误照射射线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作者:袁兆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伴随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医学技术的逐渐增强,新兴的化学物质与科学技术已被广泛的运用到临床工作当中,各类手术的推广,乙肝与艾滋病不断增加,消化内科护理工作逐渐复杂化.护士因为工作性质,长时间与患者接触,实施各种护理干预,处理有关的污染物品,细菌,病毒感染率较大.所以,重视自我保护,加强感染监管,有效解除护理工作当中的风险因素,属于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1].
作者:时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舒适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 在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使得手术应激反应得到降低,手术的顺利实施得到保证,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得到充实,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徐蕾;王室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影响老年创伤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实施心肺复苏的创伤老年患者89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并对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全部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显示,89例患者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为32.58%(29/89),失败率为67.42%(60/89);而对心肺复苏成功与失败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对比显示,在年龄、第一目击者是否急救、是否伴基础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复苏中的心律及肾上腺素用量等方面均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创伤患者的心肺复苏中年龄过大、第一目击者急救情况、伴有基础疾病、复苏开始时间较长、复苏中为非室颤心律及肾上腺素用药过多是其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孟东颖;岳炳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改善脑细胞代谢、脱水、抗感染、激素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的对比,观察组病人功能恢复指数显著比对照组优效.(p<0.05)比较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时,积极实施高压氧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用高压氧治疗越早,治疗效果愈好.
作者:张秀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8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3.7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导管堵塞3例,静脉炎2例,继发性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余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收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梁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妊娠生殖道感染和产妇先兆性流产的临床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产妇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正常分娩的2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对两组各类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分析生殖道感染与产妇先兆性流产的关系.结果 经检查显示,观察组白细胞+++-++++占比、白带清洁度Ⅲ-Ⅳ占比及念珠菌阳性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且UU或CT感染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兆流产产妇较正常产妇更容易发生生殖道感染,临床应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产妇以使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得以降低.
作者:李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手术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2.5±8.3)min、(6.5±1.9)h、(9.2±2.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1.2±9.8)min、(23.8±2.7)h、(13.2±3.9)d;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农村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保健需求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302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02例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改变159例,包括绝经93例,14d内阴道流血35例,无规则出血35例;特异性潮热汗出55例,包括潮热汗出35例,睡眠障碍10例,疲乏10例;尿失禁65例;心理问题281例,包括情绪改变125例,抑郁症89例,性生活异常67例;骨质疏松症167例,包括膝关节发病45例,腰椎发病59例,肩关节25例,肘关节22例,其他部位16例;血管疾病68例,包括高血脂症23例,冠心病45例;上述症状在绝经后0-5年、6-10年、15年以上分别表现出重、中、轻度,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症状差异明显(<0.05).结论 掌握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针对其保健需求给予针对性措施,尤其是对于农村女性,交通、生活环境、咨询交流相对于城镇而言存在一定的不便,因此应加强整体健康宣教工作,以及个体咨询工作.
作者:段印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对中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风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对两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
作者:常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心脏彩超诊断急性肺栓塞24例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2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脏彩超诊断,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24例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休克和血氧饱和度为主,同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症状.其中伴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8例,血氧饱和度降低且阳性比为100%的患者2例,伴有突发性胸闷症状的患者3例,伴有心动过速和血压下降的患者2例.从心脏彩超、血气分析和肺动脉造影阳性结果来看,其占比均为100%.结论 急性肺栓塞予以心脏彩超诊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同时可以使患者死亡率进行降低,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作者:孙玉颖;孙青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作A组与B组,各48例.A组在治疗后才展开良肢摆护理,B组则在治疗早期行良肢摆放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运用良肢摆放后,A组的Barthel、Fugl-Meyer评分分别是(55.02±15.40)分、(55.50±17.80)分,显著低于B组的(73.20±14.88)分、(78.58±17.7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早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与患肢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治疗、康复及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加强自我对疾病的认知及防护,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彤;王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