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颖;孙青龙
目的 明确认识到眼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恰当地采取措施避免风险,降低其发生的几率.方法 在医护人员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对眼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切实有效地把握防范的要点,以确保护理的质量.结果 帮助医护工作者完善了平时的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同时减少了工作中所犯的错误.结论 建立更完善的医疗监督机制,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大化的减少工作失误.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研究组),其中包括24例急性患者、26例慢性患者,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对进行血液分析检验,观察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均通过检测后,对组间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等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存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对研究组中急性与慢性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血液分析检验在其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豪妍;郭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在基础护理及专业护理外,加强了病因护理和心理护理,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通护理和特殊护理,比较了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做到了防治结合,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直接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论 支气管哮喘除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外,还要结合病因护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尽早地恢复健康.
作者:谢洪霞;高树坤;姜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血清微量元素以及儿童骨密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体检的200例儿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200例儿童实施骨密度检测,结合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低骨密度组79例及正常骨密度组121例,研究对比两组儿童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低骨密度组79例儿童和正常骨密度组121例儿童的血清钙、镁、铅、铁、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铜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铅水平和骨密度存在负相关,铁、锌、镁、钙水平和骨密度存在正相关.结论 低骨密度的发生和铁、锌、镁、钙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铅元素过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前提下加入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PH、体温、舒张压、收缩压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率、呼吸频率、SaO2、PaCO2、PaO2等生命体征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易被患者认可,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冯远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达克宁栓治疗)和40例研究组(康妇炎胶囊+达克宁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复发率5%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疾病可考虑将康妇炎胶囊和达克宁栓药物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可明显降低疾病复发可能性.
作者:李菊花;许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取8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均于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共40例;实验组联合药物以及手术进行治疗,共40例.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5%(30/4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胡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希望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和间期组、延期组相比较,超早期、早期的患者治疗之后,完全栓塞的程度较高.与超早期和早期的患者相比较,间期患者手术之后的肢体活动障碍程度明显,将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单因素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包括有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超早期、早期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疗效.而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邹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入选患者依据入院单双顺序分40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和40例研究组(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将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ESR正常、CRP正常、疼痛消失、体温正常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疾病可考虑给予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疗效快,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用性较大.
作者:朱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作A组与B组,各48例.A组在治疗后才展开良肢摆护理,B组则在治疗早期行良肢摆放护理,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运用良肢摆放后,A组的Barthel、Fugl-Meyer评分分别是(55.02±15.40)分、(55.50±17.80)分,显著低于B组的(73.20±14.88)分、(78.58±17.7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早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良肢位摆放,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与患肢运动能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在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前者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用硫糖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长短差异.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前者(8.0%)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后者(18.0%)、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0.5±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8.7±1.9)d],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在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发生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并且住院时间较短,利于提高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韦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追踪方法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追踪方法学的理念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对追踪发现的问题查找原因,从制度、流程、培训、落实、检查等环节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 通过比较追踪方法学实施前后在患者7项安全敏感指标中(坠床事件、跌倒事件、管路滑脱、药液外渗、给药错误、烫伤事件、难免压疮)的效果,追踪检查法实施前后5项敏感指标有显著差异.结论 追踪方法学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较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是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工具.
作者:靳文英;王盈霞;马笑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86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操作,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9.07%,P<0.05.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屈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用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进行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本院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抽取200例并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用常规甲硝锉凝胶治疗)和观察组(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治疗),各组分别有患者100例.疗程后比较患者病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征评估疗效,提示对照组、观察组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11例、1例,组间总有效率统计学软件处理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结论 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制定干预方案时,可选纳米银妇女外用抗菌凝胶进行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相对更有效果,同时该方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中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 在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到我院肿瘤科接受胃肠道肿瘤的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90例,使其成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将90例患者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为50例,为男性患者,观察组为40例,为女性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比较得知,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不良反应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通过分析得知,女性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化疗中呕吐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因此女性患者的护理人员、家属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尽量将其不适感降到低.
作者:杜林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采用清肝宁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清肝宁胃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0.59%,前者疗效较高,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使用清肝宁胃汤治疗可提高疗效,推荐使用.
作者:周昊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老年抑郁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69例老年抑郁症,并针对抽取的169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与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进行评定,观察并分析抽取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60例正常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阅读理解、注意计算、地点定向、时间定向、语言短时间记忆以及物体命名等指标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研究对象中MMSE总分中男性得分数高于女性组,且年龄小于等于70岁的患者分数高于大于70岁的患者,按照学历从低到高MMSE总分也从低到高排列,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较为明显,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制定针对性策略进行治疗和防范.
作者:格根图雅;王瑞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对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用经肠镜下支架植入与腹腔镜手术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26例确诊为结直肠癌且并发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用经肠镜下支架植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该治疗手段对此类临床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肠镜辅助下完成支架植入,无发现有穿孔现象.患者接受治疗术式如下: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以及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所有患者均接受一期吻合处理,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通过肠镜辅助植入,与腹腔镜手术相联合手段对合并肠梗阻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能够短时间内有效解除肠梗阻并让内环境得到稳定,控制肠道水肿情况,在充分的准备后选一期切除吻合处理,有效切除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福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3例,在常规治疗后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n=47),给予强心甙、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剂量为23.75mg,1次∕日,每2周剂量加倍,逐渐增加至95mg,1次/日,维持治疗6个月.结果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3%,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室重构,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二级预防.
作者:张瑞桢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