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仕毅
目的:了解河南省开展慢性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干预现状,探索慢性病防控工作个体化管理.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收集2014年河南省慢性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干预信息,利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河南省省级未开展脑卒中、冠心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干预,地市级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比例分别为43.8%和37.5%,县区级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比例分别为58.3%和57.7%.地市级和县区级高危人群干预比例分别为43.8%和26.4%.结论:河南省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滞后,全面统筹、整体规划,建立慢性病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个体化、精准化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干预体系.
作者:冯化飞;王燕;韩冰;范雷;冯石献;周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相互联合对于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个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胆总管取石术进行治疗,而研究组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用时、肛门排气时长与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肛门排气时长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相互联合对于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优异,能够明显降低术中的出血量,提高术后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臧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检测1200例0-6岁儿童血钙、铁、锌元素含量,分析与佝偻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选取1200例体检和门诊病例中信息较完善的0-6岁儿童采集的钙、铁、锌元素含量数据及研究对象中发生佝偻病的儿童发病率进行研究,数据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儿童不同年龄组全血钙、铁、锌元素含量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佝偻病不同年龄组钙、铁、锌元素都有缺乏检出率.结论:1200例儿童钙、铁、锌元素均有缺乏检出,研究对象中佝偻病儿童钙、铁、锌元素都有缺乏检出率.
作者:曲文超;赵治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莫沙必利等三联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100例,均为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n=50)与英沙必利、雷贝拉唑、铝碳酸镁三联疗法联合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并分析药学特征.结果:观察组选取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轻微胸闷2例,占4%,对照组3例,占6%,均未影响治疗,患者可耐受,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莫沙必利、铝碳酸镁、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且具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治疗组应用稳心颗粒,口服,一次9克,一日3次.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口服,150 mg,每日3次,连续应用二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不良反应发生率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不良反应发生率7.7%.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立群;宁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57例,均为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其中证实为呼吸机相关肺炎35例,分析危险因素,并行针对性预防.结果: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7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为危险因素.肠球菌2例,占5.7%;鲍曼不动杆菌感染12例,占34.3%;铜绿假单胞4例,占11.4%;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占17.1%;大肠杆菌4例,占11.4%;肺炎克雷伯菌5例,占14.3%,其它2例,占5.7%.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率为71.4%,明显高于革兰氏阴性球菌.结论:针对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对心衰积极纠正、有效排痰、减少医源性感染、充分胃肠道护理和口腔护理,是降低其发生率的关键,临床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魏菁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云克([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锝-MDP)治疗膝骨关节炎(OA)前后白介素6、8、18(IL-6、IL-8、IL-18)的变化,探讨99Tc-MDP治疗OA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入选的72例膝OA患者按骨关节炎的放射学改变分为早、中、晚3期,进行99Tc-MDP注射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白介素的水平,对各组数据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A患者经99Tc-MDP治疗后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5;云克治疗OA总有效率72%.结论:云克治疗膝OA后使IL-8水平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99Tc-MDP对O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IL-8水平有关.
作者:曾维;马琼麟;黄静;牛承荣;曾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成功率在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产后饮食下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产妇100例,分为A组(n=50)和B组(n=50).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产后饮食.对比两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乳汁分泌量.结果:A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乳汁分泌量远比B组患者的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产后饮食可以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爱田;井淑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DR、CR和屏-片系统IVP(静脉尿路造影)摄影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共进行IVP摄影检查的患者200例,80例患者选择美国友通公司的E-Com2000DR检查,65例患者选择Kodak CR400plus进行CR检查,55例患者选择F78-IIIAmA屏-片系统检查;对DR、CR和屏-片系统IVP的摄影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DR静脉尿路造影的摄影效果理想,其次则为CR,而屏-片系统的静脉尿路造影摄影效果差.结论:比较静脉尿路造影的综合摄影效果发现,效果佳、理想的检查方法为DR,其次则为CR,屏-片.
作者:陈全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掌握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机构基础配置现状,为优化慢性病防控机构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2014年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机构基础配置相关信息,利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4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门慢性病防控科所的比例为34.4%,慢病防控在岗人员占本系统在岗总数的比例为3.6%,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占本系统工作经费的0.9%.结论: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机构基础配置偏低,资源配置不公平,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作者:冯化飞;王燕;韩冰;范雷;冯石献;周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136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59%,对照组76.9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优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谢立双;苗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急性腹痛在急性内科中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临床症状简单,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冒虚汗等临床症状.临床上急性腹痛的病发原因很多,涉及较多科室,由于患者发病速度快,病情变化迅速,临床诊断就尤为困难.我院为研究急诊内科对急性腹痛患者的诊体会,调取病历档案,回顾患者病情资料,做出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涛;赵东平;贾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讨综合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并发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94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肾结石手术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其分两组,4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47例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术后感染发生状况、护理满意度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2.13%比对照组8.51%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7%比对照组78.72%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将肾结石术后病人感染发生率降低,可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受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335份,对其采取硫酸铜比重法对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硫酸铜比重法对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后发现,女性献血者血红蛋白不合格率显著高于男性献血者,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献血者与第2次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ml献血量组血红蛋白检测不合格率与400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筛查,临床价值显著,可为献血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魏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不断减少妇科门诊手术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方法:重点规范手术室的消毒,手术物品的灭菌,严格术者洗手和严格常规操作,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室内细菌培养.结果:经过严格的防控措施,使妇科手术医院感染的人数下降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论:依据规范科学的管理,有利于门诊患者手术的安全,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张连芳;张建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时采用放射检查技术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为期,共选择患者44例,经临床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对患者开展胸片扫描、X线扫描以及CT扫描检查,所得数据分别记为A组、B组和C组,记录三组放射诊断结果中的阳性率和诊断情况.结果:A组诊断后阳性率为61.36%(27/44)、B组阳性率为95.45%(42/44)、C组阳性率为100%,由此可见B组和C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放射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准确率不同,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选择,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刘天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当前静脉配液中心输液成品的破损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在1年内静脉配液中心中的输液成品破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出现输液成品破损的发生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在静脉配液中心中,导致输液成品破损的原因主要为折痕漏液、加药孔漏液、玻璃划痕漏液、重力挤压漏液和外力投掷漏液等因素.结论:在静脉配液中心中,针对折痕漏液、加药孔漏液、玻璃划痕漏液、重力挤压漏液和外力投掷漏液等造成输液成品破损的原因,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能够保证到输液成品的安全性,对正常输液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士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遮色牙本质树脂与牙体色树脂厚度对Opal树脂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按Opal定制比色板A2、A3色片的配色方案选取遮色牙本质树脂与牙体色树脂,按遮色牙本质树脂厚度(mm)0.1、0.2、0.3、0.4、0.5及相应牙体色树脂厚度(mm)1.9、1.8、1.7、1.6、1.5制作圆形试件,共10组,每组5个.用3nh三恩驰色差仪sc-10测其色度,进行数值分析,计算与相应比色片的色差值.结果:随着牙体色树脂厚度下降,遮色牙本质树脂厚度增加,A2、A3试件明度均下降,A2试件颜色向红黄向偏移,A3试件的a?无明显变化,颜色向黄色方向偏移.遮色牙本质厚度0.1-0.4mm,牙体色树脂1.9-1.6mm时A2试件与A2比色片之间色差△E<1.5;遮色牙本质厚度0.1、0.2mm,牙体色树脂1.9、1.8mm时A3试件与A3比色片之间色差△E<1.5.结论:遮色牙本质树脂与牙体色树脂厚度对Opal树脂修复体颜色有影响.遮色牙本质和牙体色树脂只有在一定厚度范围才能达到与所选比色片颜色相一致的效果.不同颜色的试件颜色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
作者:严晓菊;李冀樱;林鹰;刘京阳;丘小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配偶的术前知识需求状态差异特征,为临床实践中开展针对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供经验借鉴.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过程中的患者组,同期择取这62例患者的配偶构成本次研究过程的配偶组,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第二天,运用本院自制的调查研究量表针对患者组和配偶组的全体研究对象展开术前知识需求状况全面评测,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前知识需求评分指标,以及术前疾病与治疗知识需求评分指标.结果:患者组的术前知识需求评分指标与配偶组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的术前疾病与治疗知识需求评分显著低于配偶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配偶均具备较高水平的术前知识需求,且乳腺癌患者配偶的术前疾病与治疗知识需求强烈高于乳腺癌患者,临床实践中针对乳腺癌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乳腺癌疾病临床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水平实现程度显著的改善提升,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作者:牛余震;杨振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时期,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人口日渐增多,我国患有慢性非传染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主是因为慢性非传染病多发于老年人.由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在医院就诊后回家进行服药或进行其他治疗,因此社区卫生工作需针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便做到规范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减少患者因某些因素导致病情加重.
作者:王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