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彦;张向芬
目的:探讨女性急性盆腔炎患者的诊断方案、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女性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盆腔炎病情复杂,检查存在误诊、漏诊.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16例患者保守治疗,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率100%.结论:急性盆腔炎患者应采取综合分析进行诊断,采取中西医治疗,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霍群;全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当前静脉配液中心输液成品的破损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在1年内静脉配液中心中的输液成品破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出现输液成品破损的发生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结果:在静脉配液中心中,导致输液成品破损的原因主要为折痕漏液、加药孔漏液、玻璃划痕漏液、重力挤压漏液和外力投掷漏液等因素.结论:在静脉配液中心中,针对折痕漏液、加药孔漏液、玻璃划痕漏液、重力挤压漏液和外力投掷漏液等造成输液成品破损的原因,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能够保证到输液成品的安全性,对正常输液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士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实施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血液检验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其中地中海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各25例,分别设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液检验情况.结果:相较健康体检的对照组,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RDW、MCHC、MCV、MCH均有程度不等改变(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各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意义重大,可将临床症状表现与血液检验参数结合,可为患者贫血病因的准确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管仕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本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无偿献血者400例,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00例对照组无偿献血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200例实验组无偿献血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让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顾文琴;常学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药物洗脱支架内发生再次狭窄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7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冠状动脉洗脱支架内再狭窄患者2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处置过程中的病例记录资料展开全面系统统计分析,总结揭示患者发生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共计有23处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病理组织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其中有22处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病理组织在接受1次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条件下实现成功治愈,其1次治疗成功率为95.65%(22/23),另有1例患者的1处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病理组织在接受1次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条件下,接续发生夹层病理结构,同时出现YIMI2级病理性血流现象,并在实施再次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疗条件下获取到理想临床处置效果.在针对全部患者实施持续性临床随访条件下,未发现有心绞痛疾病复发报告,且未出现主要严重性心血管疾病事件.结论:针对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实施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处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症状的再次发生可能性,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运用.
作者:杨小震;刘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开腹手术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徐士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咳嗽(燥热犯肺)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汤剂结合推拿按摩进行治疗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安顺市中医院102例门诊患者;结果:治疗组、中药组、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51.5%、51.2%,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佳;结论:采用中药汤剂结合推拿按摩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海林;洪开文;田淋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外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91例,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则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相关时间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及拔管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及变舒张压(DBP)变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拔管、自主呼吸恢复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神经阻滞运用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伍剑锷;魏星星;喻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了找出医院在感染监控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工作质量.本文结合当前医院在感染监控与管理方面的实践状况,从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教育与再教育、建立医院感染网络信息一体化系统三个方面,浅谈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作者:高洁;段瑞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叶酸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的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2月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而研究组则给予叶酸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且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20.72±6.12),而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20.12±5.13);研究组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21.11±8.22),而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为(14.10±3.12),研究组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对照组中患者发生脑梗死发生率为26%,研究组中患者发生脑梗死发生率为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叶酸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脑梗死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张立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浓度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受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335份,对其采取硫酸铜比重法对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硫酸铜比重法对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后发现,女性献血者血红蛋白不合格率显著高于男性献血者,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次献血者与第2次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ml献血量组血红蛋白检测不合格率与400m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硫酸铜比重法对无偿献血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筛查,临床价值显著,可为献血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魏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结果及观察其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白带检验的4800例女性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霉菌性阴道炎感染情况和白带检测结果.结果:2014~2016年霉菌感染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14年霉菌性感染率约为7.5%(44/1588),2015年霉菌性感染率约为8.6%(152/1750),2016年霉菌性感染率约为19.4%(187/962);在年龄<20岁的患者中其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高,霉菌阴道炎感染发生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而降低;对383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患者白带中上皮细胞(++++)以上者299例,比例为78.1%.结论:白带检查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该方法准确可靠,目前霉菌性感染阴道炎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和女性患者均需高度重视.
作者:魏艳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服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近2年使用中药汤剂导致不良反应的8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包括药物因素、剂量因素、配伍不当、炮制不当、疗程过长、服用不当、误服误用,其中主要原因为药物因素、疗程过长和用药剂量过长.结论:口服中药汤剂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需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魏颖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51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率为84.31%.结论:在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中采用鼻内镜治疗具有极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宇;佘国跃;谭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妊娠期代谢异常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90例确诊为糖代谢异常孕妇,按照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分为有糖尿病家族史实验A组(35例),无糖尿病家族史实验B组(65例).同时选取9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家族史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孕妇家族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母系家族DM患病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A组血糖耐糖筛查值、空腹血糖及3 h静脉血糖明显高于实验B组(P<0.05).实验A组中妊娠结局与实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家族遗传有关,且母系遗传性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大于父系家族遗传性.无家族史患者经过饮食调理即可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需注重孕期保健.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辖区内自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正规产前检查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4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40例同期我院辖区内未接受正规产前检查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2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子痫以及其他并发症等发生率上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患病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上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检查能够显著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对确保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均有积极作用.
作者:毛定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学习循证检验医学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与进步.方法:介绍循证检验医学的要素和基本过程及其实践方法.结果:形成可供系统评估的证据,并对技术实践进行评估.结论:正确实践循证检验医学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指导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
作者:付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宫腔镜手术是临床治疗老年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常见手段,具有手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等显著特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加强对行宫腔镜手术的老年绝经后出血患者心理护理、手术体位护理、膨宫处理护理、术中电设备安全使用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质量及成功率.
作者:贲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了解临床实习医生面临的问题,分析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和医学管理模式的改变、就业及考研的压力以及实习管理方式等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临床实习医生的学习.通过管理者、教育者以及临床医生的共同参与不同程度上可以解决目前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吴晓娟;姚立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美金刚联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单纯行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36例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ADAS-cog及ADL评分均较之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较之对照组更大(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老年痴呆行盐酸美金刚联合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林卫;王树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