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张青萍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对60例正常人和进行门控血池造影后3小时的3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量, 分别在心尖四腔切面和二腔切面上测量二尖瓣环间隔处、侧壁处、前壁处及后壁处的各位点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m及二者的比值Em/Am, 并计算各点处的平均值.结果:1、心梗患者各位点的Em测值及Em/Am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但Am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不同部位心梗, 其二尖瓣环各位点舒张期运动速度测值Em、Am及Em/Am不相同;3、将30例心梗患者的Em和Em/Am各位点的平均值与核素测得的左心室峰充盈率进行相关分析, 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0.79(p<0.01)和0.80(p<0.01).结论: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可以评价心梗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秦石成;秦兆冰;赵梅星;汤五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 女, 25岁, 孕1周, G1P0.因自感腹部胀痛前来就诊.超声检查:胎儿BPD78mm, FL51mm, 羊水大深度为120mm, 眼距为15.5mm, 四肢及颜面部检查未见异常.胎儿腹部纵切可探及明显扩张的胃泡及十二指肠球部(图1).
作者:姜立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男,59岁,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 加重1个月就诊.既往双眼视力尚佳, 14岁夜盲.父患视网膜色素变性, 60岁失明.眼科检查:视力:右0.4, 左0.3, 双晶体周边混浊, 眼底:双视盘清, 色略淡, 双眼视网膜散布许多稀疏圆形小白点渗出物, 血管狭窄, 网膜污浊.对照法检查:周边视野缩小10度~30度.
作者:王淑荣;赵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状况.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测定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脑血管收缩峰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舒张比值(S/D)、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红斑狼疮患者无论Vs、Vm是否升高, 各脑血管Vd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PI、RI显著降低(P<0.01), 突出表现为低阻力的TCD频谱改变.结论:红斑狼疮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
作者:王群;刘继元;兰海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女,39岁,不规则阴道流血, 下腹部疼痛.双合诊:子宫增大, 柔软, 类似妊娠子宫.妊娠试验阴性.彩色超声检查:仪器ATL HDI-3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
作者:陆恩祥;林佩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流速相对于空间点和时间点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寻找估测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指标.方法:在犬实验中应用心导管法测量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应用脉冲波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瓣尖及瓣下1cm及2cm三个取样点的E波流速、瓣下各点与瓣尖E波流速比值,各点心电图R波顶峰至E波顶峰的时间(R-E)、瓣下各点与瓣尖R-E0时间比值,测定对照状态和结扎冠状动脉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并分析脉冲多普勒指标与T值的相关性.结果:在对照和缺血状态下,R-E2/R-E0比值与T值相关性分别达到r=0.87(P<0.001)和r=0.92(P<0.001).结论:左室松弛减退可导致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传播时间的延长,左室中部与二尖瓣瓣尖R-E比值为无创性估测T值提供了新方法.
作者:王磌;张运;张梅;张薇;王勇;邢艳秋;张园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男,65岁.因咯血一月,咳嗽、胸痛三天入院.查体:桶状胸, 双肺呼吸动度减弱.双肺叩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弱, 并闻及局限性细湿罗音,X线胸片示:左肺中上野陈旧性结核(纤维化为主,部分钙化).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左侧胸膜广泛钙化.临床诊断左肺陈旧性结核, 右胸包裹性积液.
作者:周兴祥;吴鹏;吕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被膜上动脉和前列腺被膜下动脉以及结节内的异常血流信号, 旨在探索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以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4例前列腺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的前列腺被膜上、下动脉进行检测.所用指标为:大流速(Vmax);低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大流速与低流速之比(A/B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大流速;低流速;平均流速均明显增快, 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A/B值则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精度.当周围带发现多血供的强或弱回声结节时, 都要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
作者:张学兰;颜东文;许汉生;王金穗;郭利君;陶炜;常敬伯;高翔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对临床已确诊有冠心病的患者随机抽样50例 (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6岁±16.8岁)950个室壁运动节段进行组织谐波显像(THI)检查并与B型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左室16节段划分法, 加右室侧壁的基底部、中部和心尖部,共19段.
作者:杨晓玲;孙威;郝艳香;叶青;刘亚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 伴有皮肤、巩膜黄染和发热3天住院.以往有包虫病史, 曾在一年前行B超检查, 诊断为肝包虫囊肿.查体:T37.4℃,BP17.3/12KPa, 右上腹局限性压痛, 血常规:WBC6.4×109/L.CT诊断:肝包虫, 胆囊炎, 胆结石.临床诊断:1.肝包虫病; 2.胆石症, 胆囊炎.
作者:仁措;宋书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女,54岁, 因反复右上腹绞痛半年入院.查体:Murphys征阳性.超声检查:胆囊区显示两个紧密相邻的长圆形囊性区, 仅以薄壁分隔, 大者6.6cm×2.2cm, 囊内可见1.5cm强回声块及后方声影, 小者6.6cm×1.2cm, 两个囊腔在颈部相通(图1).诊断:双叶胆囊, 一侧胆囊结石.
作者:姚宏辉;乔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 男, 35岁.两个月前被枪击, 当时昏迷, 经抢救一天后清醒.现以右耳部杂音求医.查体:无定位神经体征, 右眶下区、右颈椎旁创口疤痕, 右颈后区可触及明显震颤和血管杂音, 下达颈部.
作者:谷春;孔金金;杨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孕妇, 26岁, G1P1, 孕26周.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大小正常, 于胎儿左侧腹膜后显示一3.5cm×2.6cm×3.2cm不均质性较底回声区, 边界尚规则, 左肾挤至左下方(图1).超声诊断:1.晚孕, 胎儿存活;2.胎儿左侧腹膜后实质不均质性包块(肾上腺来源).足月顺产分娩一周后, 对婴儿行超声检查, 见包块较前增大.腹部CT:左侧腹膜后占位.静脉肾盂造影示:两肾功能良好, 左肾位置偏低.出生31天时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左上腹腹膜后包块直径约5cm, 内侧达腹中线, 基底部浸润包绕着腹主动脉及分支, 剖面呈鱼肉样.术后36小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理诊断:(腹膜后恶性肿瘤, 考虑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作者:李红苗;程东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彩超特征和病因病理改变.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14例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的超声资料、病因及其中6例病理进行分析.结果:(1)二尖瓣腱索断裂的二维超声显示前、后叶腱索断裂比例1∶1, 均为二级以上腱索部分或全部断裂, 瓣尖完全不能合拢, 形成连枷样改变.M型表现:左心房室扩大.5例左室流出道增宽, 11例可见二尖瓣前叶或后叶扑动.CDFI依断裂的腱索瓣叶不同彩色返流的方向不同.(2)二尖瓣腱索断裂的病因多样, 13例有心脏病基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冠心病、高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及心包肿瘤患者.(3)二尖瓣的纤维组织增生、粘液样变性是造成二尖瓣腱索断裂的主要病理改变.结论:二尖瓣腱索断裂多有心脏病基础, 彩超不但可以明确心脏病的性质、腱索断裂的部位、程度, 也可以判断返流的方向和程度, 具有其它检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王彩荣;刘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颅三维多普勒(3D-TCD)监测脑震荡患者脑血流演变规律、特点、与判断治疗疗效预后的价值.方法: 将1996年2月至1999年10月治疗的123例脑震荡患者分成胞二磷胆碱组(59例), 尼莫地平组(64例), 于住院24小时, 3、6、9天采用3D-TCD监测大脑中动脉(MCA), 基底动脉(BA)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率、治愈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脑震荡血流分为三期:脑血流低灌扩张期, 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较对照组缓慢,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脑血管痉挛期, 脑血流平均峰流速度明显增快, 收缩期峰流速度(Vs)较对照组高出近二倍, 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脑血流恢复期, 舒张末期峰流速度趋于正常, Vs则逐渐回落, 尼莫地平组症状消失率、治愈率和预后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组.结论:采用3D-TCD监测脑震荡, 对动态的了解脑血流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 用药, 提高疗效和预后,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肖兴义;李春伶;陈学田;冯渊春;郭锦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放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放射治疗所致心脏损害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纵隔放射治疗后的心脏并发症进行观察.总照射剂量平均55.7Gy, 追踪时间12个月~34个月.结果:放疗后有8例(50%)受检者出现心脏损害征象, 分别累及心包、心肌和心瓣膜.照射剂量的大小及随访时间的长短等因素与放射性心脏损害的发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结论:纵隔放射治疗可致心脏损害, 应用超声心动图可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鉴别诊断.
作者:张连仲;王成增;葛红;赵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求无创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方法:以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分析正常人和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比较两者的不同.并用血流多普勒法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E, A,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血流参数的异常.结果:1.正常人Ea, Aa, Ea/Aa与年龄相关, 高血压病患者的相关性减低; 2.高血压病患者Ea, Ea/Aa, 较正常人明显减低, 且左室肥厚组(LVH组)比非左室肥厚组(非LVH组)降低更甚; 3.高血压病患者E,E/A降低, 但LVH组与非LVH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DTI法能便捷准确地定量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 揭示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且有利于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 优于传统的血流多普勒法.
作者:牟芸;徐启彬;郑哲岚;姚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孕妇26岁, 第一胎孕38周.孕检: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 头位, 胎心率186次/分, 律齐, 羊水量正常.使用HP-1000型彩超及SSA-240A,探头频率2.5MHz~3.75MHz.
作者:郑辉;王者龙;黄艳红;赵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新生儿脑动脉阻力指标的差别.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产前38周~42周, 产后1小时及48小时~72小时, 三个时期的120例胎儿及新生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阻力指数进行了检测.其中自然分娩60例, 剖宫产60例.结果:两组胎儿孕38周~42周脑血流阻力指数无差别(P>0.01).两组新生儿产生1小时脑血流阻力指数有差别(P<0.01).经过48小时~72小时后两组差别消失(P>0.01).结论:两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脑血流阻力指数有短暂的生理性差别, 经过48小时~72小时后差别消失.
作者:刘荷一;王彦娜;杨俊英;刘明瑜;杜传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22例经病理证实为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其血管密度(每平方厘米内血管数)、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ASV)、阻力指数(RI)等.结果:所有瘤体均表现为一实质性低回声团块, 血管密度为3~8条/cm2(平均5.3±2条/cm2),PASV为23~118cm/s(平均61.11±29.8cm/s),RI为0.51~0.79(平均为0.62±0.12).结论:婴幼儿皮肤软组织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丰富, 呈高血管密度, 血流频谱为高速低阻型.此将对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连仲;董长宪;吴刚;赵冰;李桂枝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