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急性胰腺炎 早期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许翠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早期病情评估,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病情评估价值.方法: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健康人群均接受临床实验室CRP、D-D、FBG检查,记录其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研究组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CRP、D-D、FBG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CRP、FBG、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均<0.05);研究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CRP、FBG、D-D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及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CRP、FBG、D-D水平则低,数据对比P均<0.05.结论:利用CRP、FBG、D-D水平检测结果可为临床医生诊断急性胰腺炎、评估患者实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7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基础上应用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达95.74%,常规组总体疗效高达85.11%,组间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社区优质护理干预配合的效果较为突出.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杨秀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和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核磁共振,X线与CT检查,在确诊的基础上,使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Frankel分级和相关治疗效果.结果:和治疗前相比,绝大部分患者的相关情况得到了良好将恢复,无1例出现螺钉折断或松动现象,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良好,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Frankel评分比较可见,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cobb's角平均值为(27.8±3.2)°,术后患者cobb's角平均值为(7.1±0.3)°,患者术前前缘压缩高度为44.9%,术后前缘压缩高度为90.2%,组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核磁共振,X线与CT检查作为检查依据,结合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能够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占军;王中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5月至2018年01月我院老年房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法均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其中A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A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B组(P<0.05).B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A组,不满意的情况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护理有效率(84%)明显低于A组(9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有效率,缓解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方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调查北京3所3甲医院120例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急诊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医生50名、护士70名,采取量表测查方式的收集相关资料,观察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结果:120例急诊科医护人员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SCL-90评分要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SAS评估正常率为55.71%,SDS评估正常率为78.57%,医生SAS评估正常率为76.00%,SDS评估正常率为42.00%,护士SAS程度高于医生,SDS程度低于医生(P<0.05).结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较国内常模而言相对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医院和社会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改善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杨圣金;韩桐师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达芬奇机器人围术期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达芬奇机器人围术期肺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我科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122名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达芬奇机器人围术期肺功能锻炼依从性不高.结论:应该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围术期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作者:张霞;孔萍萍;李小燕;李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有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若治疗不及时,终末期发展为肾衰.西医疗法往往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中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如消退蛋白尿及水肿,保护肾功能方面有优势.本文通过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分析、辨证论治,结合相关研究报告,论述其在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园园;舒仪琼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动态增强CT扫描和平扫对小肺癌鉴别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和平扫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经CT检查发现肺部存在孤立结节病灶的91例患者,分别按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小肺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平扫CT和增强的异同.结果 :小肺癌组中采用增强扫描CT值均显著高于平扫值(P<0.05).患者中动态增强CT的分叶征、短毛刺征、细支气管气相显示率均显著高于平扫的显示率(P<0.05).结论 :动态增强CT扫描能够有效检出小肺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美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87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4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比对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79.1%(34/43),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预见性护理作用显著,能促进症状消退,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郭佳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气道舒张剂对老年慢阻肺的肺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气道舒张剂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入住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的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共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吸入舒张气道联合口服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单纯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舒张气道治疗.结果:观察组在PEF,FEV1,FEV1/FVC(%)等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舒张气道治疗慢阻肺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进一步改善肺功能.

    作者:张蕴萍;宋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治疗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作者:王利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和压力现状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依据调查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对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胡燕玲;王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以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其两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与对照组并发症相比较低,P<0.05.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研究.

    作者:鲍贵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以便于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5例的资料,以ABI<0.9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依据进行分组,其中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有40例,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者45例.分别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各项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两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行χ2检验.结果:ABI异常组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BMI)、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年龄较正常组高,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指标越高,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彭程;翁孝刚;魏祎;杜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青岛市男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

    目的 :对于青岛市各大医院男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为有效医院有效管理提供资料支持.方法 随机抽取青岛市的50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工作满意度低下.结论:影响男护士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院应当重视该现状,多角度出发,保障男护士的基本权益,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朱瑞刚;姜云霞;赵丽;盖玉彪;王爱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的分析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与代谢综合征(MS)的联系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 :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OSAHS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50例非OSAH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的MS的发生率为84%,明显比对照组的14%,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过对 OSAHS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压等指标检测,可有效判断 OS-AHS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作者:韩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16例经产妇肩难产有效助产方法及护理措施

    目的:发生肩难产应迅速采取有效助产方法,尽快娩出胎肩的方法.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报告16例经产妇肩难产助产护理;结果:产前、产时及分娩监护及护理中,尤其对巨大儿估计不足,一旦发生肩难产,应采取有效助产方法.讨论:肩难产处理主要在于预测和预防,减少对母儿的产伤及新生儿窒息的危害.16例产妇快速采取有效助产方法,成功协助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陆凤英;黄婧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儿科抢救车封条式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封条式抢救车管理方法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儿科抢救车封条使用模板及抢救车交接、使用登记本,修订抢救车分层放置示意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保证完好率100%,并与传统加锁式管理作比较.结果:儿科各病区采用封条式管理抢救车,可明显缩短清点时间,交接简单方便,避免出现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短缺现象,确保抢救药品和物品的合格率.结论:采用封条式管理抢救车,是适合儿科临床实际工作的抢救车管理方法.

    作者:顾锡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对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对慢阻肺(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治疗,B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B组为77.5%,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用力肺活量)和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蒲周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研究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方法:将于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抽出78例,将其以观察、对照两组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其手术和病症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优,且P<0.05.结论:针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全面落实其围术期护理工作,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其手术流程的有序展开,值得推广.

    作者:焦虹;陈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内分泌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病房管理(87.93±5.25)分,基础护理(93.75±4.47)分,病历书写(95.62±4.79)分,护理操作(91.36±5.85)分,健康宣教(89.72±3.81)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比参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丽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