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分析

孙曦

关键词:硝苯地平控释片, 轻中度高血压, 治疗, 药理
摘要:目的:探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药理作用.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将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压指标均有所降低,其中研究组患者在经过了厄贝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的出现率较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对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 :新生儿黄疸的病情观察并掌握丰富的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找出新生儿黄疸的原因,给予必要的治疗护理.结果 :找出原因、提出护理诊断、给予相对治疗及护理、正确施治、预防存在及潜在并发症.

    作者:张春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前房深度、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马兴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TPRK手术治疗近视角膜像差的改变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TPRK手术治疗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像差的变化对视力,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常规TPRK组:纳入行常规TPRK23例46眼.个性化TPRK组:纳入行波前像差引导的TPRK 19例37眼.随访记录患者术后视觉质量(有无夜间视力下降、光晕、眩光及视物发虚等症状,裸眼视力(UCVA).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主诉夜间视力下降、光晕、眩光及视物模糊等视觉质量下降者常规TPRK 11眼,发生率为23.9%;个性化TPRK组4眼,发生率为10.5%,个性化组略低于常规组.术后波前像差较术前各阶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个体化组与常规组相比,1y时高阶像差、彗差、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3y时两组慧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球差及总高阶像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与常规TPRK手术治疗中高度近视术后均能获得较好的视力,但是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可以减少术后高阶像差,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作者:梁娜;莫爱红;哈文静;徐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我科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进行4年随访,观察其术后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5例退变性腰4、5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狭窄类型,对中央管狭窄采用PLIF术式,对神经根管狭窄采用TLIF术式,在术后及4年随访中,分别观察:1.不同术式在术后第2天及第5天VAS评分(腿);术后15天VAS评分(腰、腿);术后3月ODI;术后1、2、4年的VAS评分(腰、腿)、ODI.2.对术前、术后15天VAS评分(腰、腿);术前和术后3月ODI进行对比;术前及术后1、2、4年VAS评分(腰、腿)、ODI进行对比.结果:1.两种不同方式在术后第2天、15天、第1、2、4年VAS评分(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种术式在术后第5天VAS评分(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TLIF优于PLIF).4.两种术式在术后15天VAS评分(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TLIF优于PLIF).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远期腰痛缓解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3月、6月椎间融合见骨密度大于-2.5融合更快.6.腰和腿的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1.TLIF手术对神经根干扰更少,术后腰部疼痛缓解更快,恢复更好;2.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远期疗效均能达到满意效果;3.在同等条件处理植骨床情况下,骨密度越好,椎间融合越快.

    作者:刘杰;龙浩;张洋;徐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艾司奥美拉唑镁、硝基呋喃类抗生素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 阳性胃溃疡对患者机体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为实验对象,使用掷色子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奥美拉唑三联方案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三联方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血清炎症因子的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镁联合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三联方案进行治疗,其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楠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肝性脑病患者护理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轻微型肝性脑病.导致患者出现程度轻重不同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慢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慢性肝性脑病,在数年中反复发作.肝炎肝衰竭患者病程发展,肝功能恶化并发肝性脑病伴随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发展至不可逆肝昏迷.这样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甚至昏迷的肝性脑病临床综合症的危险因素涉及到护理的多个层面,导致了护理干预的复杂性.笔者分析总结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胜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鉴别 小儿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细菌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鉴别采取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共200例参与,根据感染源区别分为细菌组(n=100)和病毒组(n=100),两组患儿均行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对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和CRP水平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细菌组患儿WBC以及CRP数据显著高于病毒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疾病通过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可见差异显著的数据,可帮助医生准确分辨患儿的感染类型,便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田居灵;孙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优质护理对阴道炎患者的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阴道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阴道炎患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后糖尿病发生情况,研究分析血压、血脂及发病情时间等危险因素,分析与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22例患者发生产后糖尿病,发生率为11.0%.通过分析可得,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危险因素为发病时间、孕期活动量、糖尿病家族史及年龄等因素.高血脂产后糖尿病发生率23.32%,非高血脂产妇糖尿病发生率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率为21.78%,非高血压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率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主要有产后因素、妊娠中及妊娠前因素,需尽早给予针对性治疗,降低产后糖尿病发生率.

    作者:李宝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将所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止血,对照组使用传统止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缝合后期出血治疗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孕妇产后出血时,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患处进行止血的效果更佳理想,并且有利于病人后续病情恢复,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桓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对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对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422例住院分娩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为211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水针镇痛,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无痛率、轻度疼痛率和重度疼痛率分别为5.21%、92.89%和1.90%,与对照组的0.00%、63.03%和36.9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分别为94.79%和84.36%,均高于对照组的73.93%和47.8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与水针镇痛联合应用于产程中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英;陈云荣;邱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016-2017年威海市文登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辖区内乡镇小型集中供水的水质情况.方法: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结果:合格率68.7%.结论:加强乡镇供水安全管理.

    作者:潘永丽;郐东兰;周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超声刀联合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 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百克钳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将本院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随机各取88例分为超声刀联合百克钳组即参照组及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组即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刀组联合双极电凝组及超声刀联合百克钳组均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当中均未出现损伤情况.超声刀联合百克钳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及出血量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好,术后拔尿管,拔引流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囊肿形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超声刀联合百克钳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可明显缩短,减少出血量,减少麻醉时间,对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有明显推广价值.

    作者:金丽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对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将我院800例于介入手术室中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并分别给予改进后和改进前的介入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人数为11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2.75%,护理人员不良情况发生率为0.2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人数为57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14.25%,护理人员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介入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改进,能够降低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不良情况发生率.

    作者:夏增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间接胆红素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入院的43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3组,持续光疗组139例,间断光疗组167例,强化光疗组125例,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4、24小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变化.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4小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降低,其中强化光疗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持续光疗组和间断光疗组(P<0.001).持续光疗组与间断光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强化光疗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

    作者:韦英裕;黄雪美;蒋永江;韦拔;吕彦兴;甘源;韦华清;陈继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讨论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1月消化内科住院治疗90人肝脏肿瘤的患者,经临床病理生化检测肝脏良性肿瘤50人,肝脏恶性肿瘤40人,根据研究需要分组肝脏良性肿瘤50人为对照组,肝脏恶性肿瘤40人为实验组,比较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确定实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其中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0.0%(40/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5.0%(34/40),总检出率为82.2%(74/90),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2.0%(41/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7.5%(35/40),总检出率为84.4%(76/90),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增强CT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6.0%(48/50),肝脏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97.5%(39/40),总检出率为96.6%(87/90),增强CT检查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均比单独一项检测高具有差异性,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联合增强CT检查可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应用于肝癌患者可以准确及时的检测出肝癌的良恶性,可以使患者及时治疗和预防,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尹永芳;陈志仁;梁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共情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共情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是医患和谐融恰的精髓.本文阐述了共情的基本含义、临床作用、面临困境和培育实践,以便不断地探索和增强共情的认知、觉察、体验、启迪及运用水平,提升门诊整体服务品质.

    作者:董佳;吴彩中;李野;徐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浅谈门诊实习护士岗位培训的管理体会

    实习护士是处于学习阶段的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为培育她们热爱护理事业,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综合素质,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从日常礼仪、规章制度、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采用以教师示教和学员自身体验为主的互动式培训形式,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培训目标.

    作者:徐璐;李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探讨

    目的:对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60例医药事件进行分析,对其差错因素及药物类型进行分析.结果:①在此60例药品发放差错事件中药品发放错误的因素主要有医生因素,所占比例为53.3%(32例);药剂师因素,所占比例为25.0%(15例);患者自身因素,所占比例为21.7%(13例),医生因素要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因素(P<0.05).②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药物类型有抗生素类药物、中药针剂、心血管疾病药物、外伤用药、消化内科药、神经内科用药及其他,所占比例分别为33.3%、13.3%、11.8%、10.0%、8.3%、8.3%及15.0%,抗生素类药物发生差错几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类型(P<0.05).结论:西药房常见药品发放差错的因素比较多,对发放差错进行分析后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避免药品发放差错的几率,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是对自身负责,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毋小慧;王月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职护理专业在开展病理学教学时整合人文教育的方法

    长期以来在护理教学中,对于临床医院、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视,对人文素质教育较为忽视.由于护理学生人文知识的缺乏,导致其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的新形势下,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高职护理专业开展病理学教学是,需要加入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地位,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中和各教学环中,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作者:全丹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