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圆圆;张乃顺
目的:分析ICU外周动脉置管常见堵管原因,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动脉置管堵管的发生.方法:回顾我院ICU 2017年3月-10月82例外周动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堵管的判定方法,深入分析其发生动脉置管堵管个案的原因.结果:发生动脉置管堵管21例(发生率25%)其中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6例,与护理操作有关7例,与导管类型选择不当5例,与留置时间过长3例.结论:外周动脉置管发生堵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置管人员除具有娴熟的置管技巧和正确的维护方法外,还应掌握常见的堵管原因,针对堵管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从而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作者:许国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意义.方法: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选取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正常者43例,作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检验.结果:研究组血红蛋白量、RBC计数、HCT等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MCH、MCV、MCHC等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行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杨宝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病人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妇产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病人在手术前会产生一定心理压力,通过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19项服务中有13项是由检验室完成,根据检验结果可为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风险评估结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抽取我地区一地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项目育龄夫妇1090对,按照风险评估报告提示,以育龄妇女的报告为主,促甲状腺激素异常多占7.3%、血常规占6.5%、白带异常占6.2%、乙肝异常者占4%、尿常规检查异常占2.8%、肝功能异常占1.9%、空腹血糖检查异常占1.7%.结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提供信息,将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筛选出来,通过及时治疗一干预可以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加强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是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质量,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作者:胡梦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对比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80例进行观察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生化组,各90例.比较两组糖尿病检验准确率.结果:生化组糖尿病的检测准确率93.33%高于常规组糖尿病阳性检测准确率82.22%,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X2=5.1784,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的检验准确率,应用价值高,但是还需其他检验方式的辅助完全将糖尿病进行确诊,以减少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波;周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有需要的单位提供无菌的物品,根据各单位的需要提供符合该单位要求的各类无菌制品.在整个产品的生产链中质量控制环节是其中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质量控制环节可以保证这批产品的质量.如果质量控制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批产品都可能出现问题,进而会引发更多的衍生问题,本文就对此展开了讨论.
作者:李桂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颈椎病采用民族中医中药及理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颈椎病患者96例进行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按照入院登记薄将患者分入观察组(n=48)和常规组(n=48),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牵拉治疗,观察组应用民族中医中药及理疗治疗.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分析联合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显效及有效者合计46例,占比95.83%,常规组显效及有效者合计36例,占比75.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颈椎病应用民族中医中药及理疗治疗能够取得更优的治疗效果,其应用前景广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125例甲状腺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出院时调查显示,患者,护理满意度99.20%.结论:对于甲状腺患者应重视围术期护理,以精心护理干预为患者手术实施、术后康复提供大限度保障,同时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周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施用标准大骨瓣治疗和传统去骨瓣治疗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作用结果.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09年5月到2018年3月临床发现为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共计50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标准大骨瓣手术施用于观察组患者,将传统去骨瓣手术治疗施用于对照组病患,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等相关等指标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和GCS评分来说,差异在统计学上来说是显著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手术效果更为可观,值得广泛用于临床.
作者:崔衍雷;王庆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术前护理干预对结肠破裂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结肠破裂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经术前护理干预后,30例结肠破裂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90%(27/30).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结肠破裂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收集医院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380例,依据入院先后分组,采用围手术期一般护理的19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19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焦虑评分观察,入院时焦虑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治疗前1d、术后1周组间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4.21%(8/190)与观察组1.05%(2/19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下,对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焦虑情绪的缓解,且在帮助控制术后并发症上效果显著,应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古力尼格尔·艾再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急性造血停滞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停滞,外周血表现以一系 、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其中以红系造血停滞为常见,通常表现为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1],预后良好,多数去除病因1~2周后恢复,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渡过危象期,所以及时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唱;姜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2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急诊溶栓治疗,统计分析两组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5.24%VS 80.95%),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常规组(4.76%VS 19.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BNP水平(350.8±33.3)pg/ml明显低于常规组(431.4±40.9)pg/ml,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切,血管再通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少,预后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阿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急诊PCI组和静脉溶栓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急诊PCI组血管再通率(94.29%)、ST段回落[(0.16±0.02)mm]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14%)各指标均优于静脉溶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再通率,促使ST段回落,而且安全性高,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案,效果优于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帆;陈莉;刘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探讨护理配合在麻醉中的重要性.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过程中担负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每一次麻醉的成功与否和手术护理的配合密切相关.因此,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师的紧密配合,正确、仔细、认真、热情地做好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的护理工作时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作者:周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评价分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本院妇科门诊与病房收治的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减轻疼痛,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所云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情绪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职业慢性汞中毒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于翠苹;刘莎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尺桡骨骨干骨折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尺桡骨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术后第2天VAS(5.48±0.34)分、术后第4天VAS为(3.43±4.5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评分分别为SAS(46.23±2.15)分、SDS(47.25±2.04)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尺桡骨骨干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减轻骨干骨折术后疼痛感,还能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
作者:张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无所不在,它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微生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可能被有效利用而为人类服务,进而造福人类.
作者:徐厚来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