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情绪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于翠苹;刘莎莎

关键词:职业性慢性汞中毒, 综合护理干预, 情绪状态,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情绪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职业慢性汞中毒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泌尿结石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泌尿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数字双盲法从我院泌尿科临床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53例.对甲组患者施予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治疗,对乙组施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甲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乙组,且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13%,低于乙组的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55%,与乙组的3.7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建议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陈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经MRA和MRI检查并同时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有头晕、偏头痛、后循环梗死、面肌痉挛、突发性眩晕、三叉神经痛、平衡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无椎动脉优势组(参照组)和有椎动脉优势组(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椎动脉直径差异和三叉神经疼痛为正相关关系,和BL(长度)也呈正相关.结论:椎动脉优势和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以及三叉神经痛的发生率高于非椎动脉优势,而且椎动脉优势患者出现基底动脉弯曲机率非常高.

    作者:何纪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直肠癌全盆腔清除术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行全盆腔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0例行全盆腔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4例.经术后随访,术后生存时间时间大于2年以上达96.67%,术后生存5年者53.33%.结论:全盆腔清除术治疗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临床效果较好,为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绍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乳腺癌患者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就诊的9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随机分成两组,命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恢复,明显改良其精神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哲;任文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前列地尔佐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探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配用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联用前列地尔与肾康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别经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肾功能、血脂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佐用肾康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脂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权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隔姜灸治疗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30例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行隔姜炙治疗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8月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30例.2013年9月~2017年2月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3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及导尿术.观察组采用隔姜炙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对照组显效5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隔姜炙治疗能有效解除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

    作者:吴素兰;胡红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熄风通络汤治疗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的基础上配合熄风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通过比较,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肯定.

    作者:王海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干预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6日~2017年10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2.87±1.42)kg/m2、甘油三酯(TG)水平(2.43±1.08)mmol/L、胆固醇(TC)水平(6.96±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4.05±1.94)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1.32±0.31)mmol/L;对照组BMI为(26.54±1.33)kg/m2、TG为(1.61±1.24)mmol/L、TC为(5.03±0.68)mmol/L、LDL-C为(3.18±0.82)mmol/L、HDL-C为(1.52±0.48)mmol/L(P<0.05).结论:在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体重,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晶;蒙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七氟醚麻醉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究七氟醚麻醉在体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七氟醚麻醉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进行体循环外下心脏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前者给予常规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后者给予七氟醚麻醉体外循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验组体外循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多巴胺总量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七氟醚麻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褚立君;范海鸥;梁友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对照组仅采用房角分离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间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低于且视力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时,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能显著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奥沙利铂+5-氟嘧啶)与观察组(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范凤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自控镇痛泵在儿科的应用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手偶术后带来的疼痛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和刺激.术后疼痛可以使人体出现强烈的机体反应,并促进新陈代谢和耗氧量增加,不利于预后康复.目前随着术后镇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成人术后镇痛技术在其方式、方法、药物配方上已趋于成熟.但对于小儿疼痛评估困难,某些镇痛药使用的限制以及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小儿进行术后镇痛的几率要低于成年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小儿术后镇痛.

    作者:周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1月收诊并确诊为脑卒中偏瘫的患者10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上肢等速肌力训练.连续训练1个月.对比两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MAS、MBI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效果显著,促进其快速康复.

    作者:赵树卫;王文静;张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腰椎功能.结果:采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析患者的腰椎功能,手术前ODI评分为(55.67±6.25),手术后ODI评分为(12.69±3.54),手术后ODI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为患者在治疗前后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析患者疼痛情况,手术前疼痛评分为(8.24±3.52),实施后手术疼痛评分为(2.17±1.68),实施前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李祥;平志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维生素C安瓿玻璃碎片飞溅入眼的教训

    目的:针对维生素C安瓿玻璃片飞溅入眼所得到的教训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护理部实习生在掰维生素C安瓿玻璃时,不慎被碎片飞溅入眼,这一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讨论其根本原因,以及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为以后的工作鸣警钟,防止同种事件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结论:护理部人员在给患者做治疗前,要先对药物进行配比,而目前来说,安瓿玻璃瓶在医学应用中仍旧广泛,医护人员打开安瓿玻璃瓶时,经常会被划伤,更甚者玻璃碎片飞溅到眼睛,不可避免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此次研究就是从以往的失误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找出应对类似事件的方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作者:孟友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10-2017.10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明显,治疗总有效率高,相比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库尔班江·吐尔干;吐尔逊阿衣·吉力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眼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潜在于眼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以来存在于眼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通过分析眼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对策.结论:首先一方面应提高对眼科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业务水平,其次增强护患沟通,改善病房周围环境,正确评价危险因素,及时消除隐患,做到安全有效,以确保眼科护理的安全性.

    作者:马冬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单一应用欣母沛与联合麦角新碱治疗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总结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单一应用欣母沛和联合麦角新碱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接诊的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患者资料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单一欣母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麦角新碱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2小时阴道出血量和24小时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欣母沛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洗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84.12±5.69)分,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70.64±7.58)分,对比膝关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95,P=0.000).结论: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夏尚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即颈部血管彩超,以此分析其的诊断结果与价值.方法:选择6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于所有的患者,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对比的标准,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运用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并分析患者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结果: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利用颈部血管彩超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数据指标均较高,分别为:95.00%、96.36%、80.00%,且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为98.18%,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颈部血管彩超运用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其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以及位置符合率高.

    作者:梁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