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阑尾炎的误诊误治分析

牟光普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误诊, 误治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急性阑尾炎误诊和误治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对19例急性阑尾炎误诊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10例是患其他疾病误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9例是被诊断为其他疾病而实际上是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误诊的病例中有6例(35.29%)是消化道疾病,2例(11.77%)是消化系统疾病,有4例(23.53%)是妇科疾病.结论:病历病史未询问清楚、未采用辅助检查、惯性思维和没有严格鉴别诊断等是急性阑尾炎误诊的主要原因,应根据每个原因作出相应的控制和改善措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色子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与心率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护理更有助于患者康复,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和焦虑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仅接受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联合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更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腰椎功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海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综合护理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对比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而且肺功能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有着极其显著的疗效,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哈里丹·斯拉木;梁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要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康复时间,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方子芳;杨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关节置换早期功能锻炼的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对快速康复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应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的健康宣教、术后疼痛的管理、术后各种管道维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的临床应用的情况.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建议,为今后开展快速康复外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在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中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年肺气肿感染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50例:将青霉素应用到对照组中,将头孢呋辛钠应用到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效率,观察组明显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率为9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中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对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得7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前瞻性护理,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制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实验对比,从伤害率上来看,实验组为8.57%(3/35),对照组为28.57%(10/3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从满意度情况来看,实验组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满意度为77.14%,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前瞻性护理应用到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治疗当中去,能够有效的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自身造成的伤害,对于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质量是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蒋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CTA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经我院行CTA检查的11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青年组(20~49岁)、中年(50~59岁)及老年组(≥60岁).结果:118例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78.8%)明显高于颅外动脉(21.2%),青年组中单纯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比其他年龄组高.结论:脑动脉狭窄的部位与年龄有关.

    作者:王卓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HC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随机将我院急诊科抢救室需紧急气管插管的62例危重症患者分为普通光纤喉镜组(A组)32例,HC可视喉镜组(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声门暴露时间、暴露声门成功率、插管1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总时间;并比较两组插管前与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B组暴露声门的时间为(4.21±1.11)s明显较A组的时间(7.32±1.52)s短(P<0.05);B组暴露声门的成功率(为100%)较A组(为56.25%)高且差异显著(P<0.05);B组插管时间为(19.22±3.21)s,明显较A组的(38.32±5.52)s短(P<0.05);且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显著高于A组(为56.25%)(P<0.05).B组插管后3min血氧饱和度与A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HC可视喉镜用于急诊科紧急气管插管危重患者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插管时间,并促进插管成功率提高,迅速改善患者氧合,从而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熊健;李玲;梁隆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检验与护理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对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标本分析前因素及加强检验与护理沟通在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对未通过实验室检查的样本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解决问题.结果:加强护理和实验室的沟通、教育和培训后,各类标本的失败率明显下降,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与检查科的沟通,完善标本采集手册、加强培训以及实施对采集标本的管理,提高检查标本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咳喘宁治疗慢性气管炎发作期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使用咳喘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分为咳喘宁组和头孢组,咳喘宁组患者使用咳喘宁进行治疗,头孢组患者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咳喘宁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而头孢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且咳喘宁组患者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发作期使用咳喘宁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可以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治疗的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敏;付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320例给予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非计划拔管率从对照组的13.12%下降到观察组的3.12%;满意度从对照组的80.62%上升到95.62%.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方法:纳入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增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并于1年后随访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监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RP、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两组的疗效、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RP、NT-proBNP水平以及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OD、LVEF以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且远期预后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傅辛存;张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推拿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体会

    目的:浅谈小儿推拿配合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湿热型小儿泄泻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门诊64例湿热型泄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行推拿配合葛根芩连汤灌肠治疗.结果:治疗3天后,两组均有效果,但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泄泻的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小儿症状,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龙飞;张舟;宋学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干部保健工作实践中护患沟通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老干部的保健工作中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保健护理的老干部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针对老干部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为老干部提供优质护理.结果:90例老干部保健对象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者47例(52.22%),满意者37例(41.11%),基本满意者5例(5.56%),不满意者1例(1.11%),总体满意率为98.89%.结论:在老干部保健中通过运用科学的护患沟通技巧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老干部保健对象的满意度水平,对改善护患关系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静雯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试论手足外科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干预运用到手足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11月到2017年3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手足外科患者150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75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75例患者施以疼痛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都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运用到对手足外科患者辅以护理后,可以减短患者的住院耗时,减小患者的住院耗费与并发症产生的概率,减退患者的疼痛感,且提升了患者的总体满意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龙颜;谢志伟;邢丽丽;崔亚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医院当中的急诊科收治的患有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50例.对照组采取,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系统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支气管哮喘控制效果、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的控制率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82.00%(P<0.05);各种症状的住院时间与缓解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更短(P均<0.01);总依从率为94.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78.00%(P<0.05).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相较于治疗之前其肺通气这一功能指标更优,并且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1).结论:在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之下,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为高效地减缓临床症状,尽快控制病情,适宜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常吕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黄体酮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IL-6、IgG、C3、TNF-α、LPA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黄体酮治疗的的疗效以及对IL-6、IgG、C3、TNF-α、LPA水平的影响.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32例,组别分类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对照组(16例)的治疗方式是常规治疗,观察组(16例)的治疗方式为黄体酮,比较疗效以及IL-6、IgG、C3、TNF-α、LPA水平.结果:在IL-6、IgG、C3、TNF-α以及LPA水平上,对照组的下降幅度显然都比观察组低,差异显著.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黄体酮治疗,可以对神经元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且会提升脑功能的恢复效果.

    作者:邓晓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患者联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和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肺部感染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8例,联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和常规抗生素治疗)和对照组(38例,单独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咳嗽、咳嗽消除时间、退热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81.6%),实验组患者咳嗽、咳痰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联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和抗生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更早康复.

    作者:刘中华;籍欣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例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癌术前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吞咽时食管体部缺乏蠕动以及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不良或完全不松弛为特征,伴有食管体部的扩张.发病率为0.5~1.2/10万,常见于30~6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食物反流;吞咽困难多呈间歇多发性,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郁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的食物而诱发.长期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不良和消瘦[2].有学者报道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致食管癌的发生率为4.6%,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可能与食管腔内长期有食物潴留致食管黏膜病变有关,目前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此类患者术前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心理问题,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有效的营养支持对此类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张萍;仲继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