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分析

张英香

关键词: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模式,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和问题,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讨论给予针对性护理改进措施,比较分析应用前后的的相关指标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应用PDCA循环模式前,岗位管理评分为(92.12±2.02)分,应用后的岗位管理评分为(99.80±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DCA循环模式前后的护理安全评分为(91.21±1.22)分与(98.02±1.02)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DCA循环模式前,操作考试评分为(90.03±1.32)分,应用后的操作考试评分为(98.02±0.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血培养快速鉴定(MALDI-TOP MS)联合降钙素原(PCT)诊断脓毒血症临床应用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11 年报道败血症是第 10 位引起死亡的原因.败血症是严重、常见的感染,在肺部、腹腔和尿道原发感染中发生率分别约为 36%、19%和 13%.如果血液里可检测到细菌,3 min 就能达每个器官.如不能及时治疗,在不同的病程中死亡率大不相同.当在炎症综合征时死亡率仅为 7%,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正确的治疗,将发展为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休克,死亡率将上升到 48%.全世界每 3 秒钟就有 1 例死于脓毒血症,全球有(2000-3000)万人经受脓毒血症的痛苦,其中有 600 万时婴儿和儿童.由此可见,快速早期分层诊断时降低脓毒血症死亡率的重要步骤.因此,降钙素原(PCT)联合 MS 技术测定作为细菌性脓毒血症的生物标志获得广泛的共识,这为临床病原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作者:巢世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医院当中的急诊科收治的患有急性支气管哮喘的病患10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50例.对照组采取,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系统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支气管哮喘控制效果、住院时间、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的控制率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82.00%(P<0.05);各种症状的住院时间与缓解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更短(P均<0.01);总依从率为94.00%,相较于对照组高出78.00%(P<0.05).两组患者干预之后相较于治疗之前其肺通气这一功能指标更优,并且观察组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优(P均<0.01).结论:在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急诊系统护理之下,能够较为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为高效地减缓临床症状,尽快控制病情,适宜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常吕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主要探讨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6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各为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心绞痛患者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10.12±3.65)min和住院时间(9.14±2.96)d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0.48%,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3.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绞痛患者护理时,发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不仅能缩短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增加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陈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近年来,造影成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新型声学造影剂也得到推广应用.医学超声在肝脏、胰腺、肾脏、心血管疾病等诊疗方面显示出明确的临床价值,使超声医学从解剖成像技术深入到功能性成像的应用领域.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也得到广泛开展,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受到了广大医院与患者的认可与推崇.然而,由于其开发与应用实践较短,尚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为今后临床实践工作积累经验.

    作者:王虎林;唐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4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用MMSA-8用药依从性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用药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韩倩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几年来,在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上有了很多开拓性的进展.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将射频消融术与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上进行对比,了解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分析得出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所在.

    作者:钱栋;屈睿;朱红胜;胡红心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评定急性胰腺炎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联用健康教育,然后分析这两种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89.63±6.57)分,遵医行为评分为(92.21±5.94)分,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为(91.16±5.79)分,自我护理知识评分为(93.83±5.62)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明显好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十分突出,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推广.

    作者:夏敏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效果

    学术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本国科技与文化的一种表现,对其进行收集、保存与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国内外藏医学术交流、教学以及传播等需求,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加工处理显得非常迫切和意义重大.本文具体探讨了学术论文数字化的含义,阐述了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的现状,探讨了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加工处理方法与效果:藏医药学术论文资源的搜集整理、制定《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标准体系、藏医药学术论文数字化加工和研究开发《中国藏医药》电子期刊数据库.

    作者:卡着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经MRA和MRI检查并同时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有头晕、偏头痛、后循环梗死、面肌痉挛、突发性眩晕、三叉神经痛、平衡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分为无椎动脉优势组(参照组)和有椎动脉优势组(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椎动脉直径差异和三叉神经疼痛为正相关关系,和BL(长度)也呈正相关.结论:椎动脉优势和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以及三叉神经痛的发生率高于非椎动脉优势,而且椎动脉优势患者出现基底动脉弯曲机率非常高.

    作者:何纪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重度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3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儿应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口腔护理,对比两组口腔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已经全部愈合,但是在疼痛缓解时间和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护理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缓解患儿重度口腔溃疡疼痛的症状,溃疡愈合时间较快,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钱小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28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肋软骨骨折容易被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所漏诊,本文旨在探讨128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临床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20例,所有患者均作了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68例患者先前做了常规胸部正斜位X线平片检查,组织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对影像资料重新阅片,并通过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调节窗口技术,清晰显示肋软骨,分析肋软骨骨折的影像特征并准确诊断,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后处理方法及佳窗宽窗位区间.结果:68例平片检查患者中有6例肋软骨骨折病例,除其中1例因肋软骨全部钙化骨折征象显示清晰而明确诊断外,其余5例肋软骨骨折病例平片均未能显示.320例128层螺旋CT检查患者中,检出疑似肋软骨骨折2例,明确诊断肋软骨骨折36例,其中27例既往报告未提及肋软骨骨折而漏诊,漏诊率75%.影像表现,线性骨折4例,错位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1例,疑似骨折2例.两名诊断医师在诊断过程中,均使用了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V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技术,总结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窗口,窗宽范围100-200,窗位范围60-100.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肋软骨几乎无法显示,仅对部分完全钙化的肋软骨显示清晰.128层螺旋CT扫描不仅保证了图像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并且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窗口技术(调节合适的窗宽窗位),可以使肋软骨清晰完整显示,有利于肋软骨病变的诊断,对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目、错位情况可以做出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对骨折周围及邻近器官的损伤也可做出明确判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国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主观感受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对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整体护理,并观察其对患者主观感受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宫腔镜检查术治疗的78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取手术室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浆I 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主观感受,减轻应激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付爱芝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验证阿罗洛尔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中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当中,阿罗洛尔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当中选择116例合并高血压对象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传统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服用阿罗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与血糖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血压、血糖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较少,双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同时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选择阿罗洛尔的效果较好,该药物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宫外孕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均35例;其中,对照组35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5例实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潘霍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胰腺癌并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使用顺铂(DDP)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并腹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58例拥有完整病例数据的腹腔恶性肿瘤且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58例的患者首先都先抽出腹腔积液后进行灌注化疗,然后将这58例的患者以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M和对照组N,每组29例.对于对照组M的患者:仅进行顺铂(DDP)灌注;对于实验组N的患者:在对照组M的基础之上先灌注药物然后在进行热疗.结果:实验组N的治疗有效率为58.62%17,高于对照组M为31.03%,且P<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N生活质量改善的21例(72.1%)明显比对照组8例(27.59%)高,且P<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胰腺癌并腹腔积液是有效的,能够有效地治疗胰腺癌患者.

    作者:刘谢添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作用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护理要求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分别是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分析,乙组治疗后的数值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预测孕产妇的实际情况分析,甲组和乙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分别是6例和3例,发生几率分别是13.3%和6.7%,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整体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宗秀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的13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产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情况、焦虑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乳时间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剖宫产产妇护理过程中可以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贾敬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的交叉配血方法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的交叉配血方法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一共5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0日-2017年2月5日),对50例患者的自身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交叉配血.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身体血液内具有抗体,容易和临床的检验样本发生凝集,样本血液交叉配血强度十分低,显著低于患者自身身体血液,在输血过程中将阴性洗涤红细胞(配型相同)注入,能将血液凝集情况改善,患者无不良反应,同时未发生正反定型不符情况.结论: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应注入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患者输血安全性,在对患者实施输血时,应从血型入手、开展血清检测,能显著预防不良反应,保障患者输血有效.

    作者:齐弋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究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于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门诊组,两组糖尿病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门诊组则强化门诊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门诊组患者疾病认知优良率88.75%显著高于参照组67.50%,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强化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疾病认知情况、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应用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7月-2018年4月100例不孕症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克罗米酚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克罗米酚联合调经促孕丸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治疗安全性.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酚联合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宫颈黏液评分,增加排卵率和妊娠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通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