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王常荣;任维菊

关键词:恶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对他们进行胺碘酮治疗,并将其随机分组分方法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临床分析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5%)和护理总满意度(93.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09%,73.91%),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时,其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有效、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1月内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我院收诊的200例消化性溃疡但不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对照组,从患者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两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剖析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基本资料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六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家族病史两个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2)生活习惯中,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饮食辛辣、情绪不佳四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吸烟、饮酒、饮食辛辣等,因而临床方面在进行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要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忌烟酒并稳定情绪.

    作者:沙洪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CT对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CT对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CT诊断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为(肿瘤组),进行CT诊断的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腺肿组),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CT平扫、增强CT情况及周边正常腺体CT平扫、增强CT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正常腺体的CT平扫及增强CT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CT平扫结果及增强CT结果,肿瘤组患者明显高于腺肿组患者,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行CT诊断可以明显区分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值得临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究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于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门诊组,两组糖尿病患者均行常规护理干预,门诊组则强化门诊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门诊组患者疾病认知优良率88.75%显著高于参照组67.50%,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强化门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疾病认知情况、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应用风险管理前一年和应用后一年的护理效果等进行观察比对分析.结果: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明显改善,与之前比较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介入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或者广泛推广.

    作者:徐海杰;李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的患者5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进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术后恢复以及手术的切除范围.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在肿瘤的有效切除率和术后症状的缓解率上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能够提高手术的全切率,防止术后复发,安全性较高,是治疗垂体瘤的佳手术方案.

    作者:米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

    目的:探讨与研究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底间收治的36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SUA、BUN、尿量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占比为72.22%,观察组总有效占比为94.4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红花注射液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延缓患者肾功能减退进程和降低患者透析次数,这对提升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是有积极价值的.

    作者:张宏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胆汁瘤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行TACE后形成胆汁瘤的36例患者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7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后,症状均改善.全部患者出院时肝功能正常.结论:PTCD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黄疸和胆道引流管护理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琴;练贤惠;劳凤冰;宋晓依;吕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64例患儿,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ADL日常生活能力及FMA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43.75%(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可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萍;刘金香;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女性原发性尿道平滑肌肉瘤1例报道

    女性原发性尿道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目前该病病例国内外均罕见,发病率极低,其特点为恶性度高、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差等.现将我们收治的 1 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77 岁,入院 2 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尿道口黄豆大小肿物,并间断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无尿频、尿急、尿痛,未予检查治疗,此后该肿物迅速增大,并出现排尿困难,遂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肿瘤家族史,查体:正常女性外阴,尿道外口 12点处可见一肿物,约 2 .5 cm大小,触痛阳性,表面无出血及破溃,无分泌物流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尿常规:白细胞:2+/ul;尿白细胞:37.94uL;尿白细胞(高倍视野):6.83HPF.泌尿系超声:双肾位置大小未见异常,皮髓质界限清晰,右肾中下部实质内见大小约 3.9?2.6cm类圆形囊性回声,边界清晰,内透声好,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双肾彩色血流信号充盈良好,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充盈良好,壁光滑,其内未见异常回声.小器官超声:尿道外口偏前壁略突出于体表软组织内见大小约 2. 4cm?1.6cm?2.3cm实性团块状回声边界轮廓清晰,内部回声尚均匀,CDFI:其内血流丰富,局部尿道受压略向后移位.盆腔 CT平扫加增强:尿道外口处似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 1.8cm,边界模糊,病灶平扫 CT 值约 33HU,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 CT值分别为 40HU、64HU、58HU,紧邻阴道外口,分界欠清;膀胱充盈好,壁不厚,增厚扫描强化均匀.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密度影,盆腔钙化灶.盆腔内及双侧腹股沟区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影,扫及骨质未见明确异常改变.

    作者:高兴林;高欣;庄丽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与分析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98例(2017年11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同伴帮扶管理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而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则采取同伴帮扶管理.结果: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等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TAPP术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APP)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双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给予观察组TAPP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与观察组的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术既可缓解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疼痛程度,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吴卫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评价并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收入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本研究选择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工作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评价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结果:通过总结和调查本研究的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患者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因为夜间患者分娩导致夜间宫缩疼痛,使得患者精神体力的大大消耗,使产程延长导致患者出现宫缩乏力;其次因为精神因素,分娩过程中因产妇对于分娩认识不够,对于分娩阵痛感耐受较差,使得产妇心情紧张恐惧,导致宫缩乏力情况发生;第三因为高血压疾病等导致产妇出现子宫水肿,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下段收缩欠佳,使宫缩乏力情况出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指导,本研究所有患者护理干预结束后,产妇出血量得到控制,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评分,为(92.7±4.1)分.结论:临床导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该总结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可以达到降低调出去的目的.

    作者:廖桂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指导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15例.常规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及护理.结果:研究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及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患者的关节功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癌症晚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研究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对癌症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60例癌症晚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给予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SF-36分别为(83.3±12.5)、(69.5±13.3),SAS分别为(43.5±3.5)、(57.3±5.3),SDS分别为(47.3±8.5)、(54.2±7.4).结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可以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

    作者:吴正容;王洪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冠心病康复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受损患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3例患者)、对照组一组(43例患者),对照组按指南推荐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冠心病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后的LVEF(48.61±0.31)%、LVEDV(36.31±1.21)mm、LVESD(45.12±2.31)mm指标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尽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功能受损患者实施冠心病康复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滕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

    中医药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治疗很多西医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我国中医药物的种类繁多,且来源较为复杂,对于中医药物的鉴定一直是医疗行业较为困难的工作,药师往往通过对中医药物的颜色、形状以及味道等外观进行鉴定,但是这种鉴定方法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经验性,需要医师掌握多年的经验以及掌握较为熟练的专业技术.这就会给重要鉴别工作带来困难,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重要鉴别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本文主要研究与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希望可以给我国中药鉴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高元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尿毒症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5.32±1.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32±2.31)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护理,其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何花;赵林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及骨折愈合时间分析

    目的: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其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以及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和对照组骨折患者相比较均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大大增加,手术情况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值得广泛的推荐.

    作者:赵伟;张红伟;张新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与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与妊娠糖尿病母儿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孕期系统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饭后1h血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管理之前,两组患者空腹情况下和餐后1h情况下的血糖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管理之后,观察组空腹情况下的血糖水平以及餐后1h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新生儿在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血糖过低发生率以及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系统化管理,能够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于见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外科营养支持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手术严重的感染、外伤、多发性损伤都会造成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的条件下,尤其是增强的分解代谢,造成短期时间之内产生营养不良等问题,因为免疫力低下等容易让身体处于一种感染的高危状态,与此同时,由于身体的介质激素、体内酶和其他蛋白质合成等能源出现不足,而造成肠胃、肾、肝、心等系统产生一些功能障碍,造成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下降,而产生一些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或者组织修复困难等问题,所以加强外科病人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赵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