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廖桂娟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出血原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评价并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收入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本研究选择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工作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同时评价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结果:通过总结和调查本研究的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患者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因为夜间患者分娩导致夜间宫缩疼痛,使得患者精神体力的大大消耗,使产程延长导致患者出现宫缩乏力;其次因为精神因素,分娩过程中因产妇对于分娩认识不够,对于分娩阵痛感耐受较差,使得产妇心情紧张恐惧,导致宫缩乏力情况发生;第三因为高血压疾病等导致产妇出现子宫水肿,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子宫下段收缩欠佳,使宫缩乏力情况出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指导,本研究所有患者护理干预结束后,产妇出血量得到控制,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评分,为(92.7±4.1)分.结论:临床导致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表现在多个方面,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该总结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可以达到降低调出去的目的.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的交叉配血方法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的交叉配血方法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一共5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6年2月10日-2017年2月5日),对50例患者的自身红细胞表面不规则抗体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交叉配血.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身体血液内具有抗体,容易和临床的检验样本发生凝集,样本血液交叉配血强度十分低,显著低于患者自身身体血液,在输血过程中将阴性洗涤红细胞(配型相同)注入,能将血液凝集情况改善,患者无不良反应,同时未发生正反定型不符情况.结论: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应注入抗原阴性洗涤红细胞,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患者输血安全性,在对患者实施输血时,应从血型入手、开展血清检测,能显著预防不良反应,保障患者输血有效.

    作者:齐弋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截瘫患者康复期的综合康复护理

    截瘫在医学上讲,它是一种相对严重的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跌伤引起的脊髓损伤、椎管内肿瘤引起的脊髓压迫损伤以及手术引起的医源性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转至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为其重返家庭和社会做好准备.护理工作的重心是患者家属与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积极配合,充分利用患者剩余功能的补偿功能.所以,我认为合理有效的康复护理是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麦尔哈巴·艾尔肯;麦仁妮萨·艾太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析水质检验的过程管理和控制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供水安全事关地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在供应水质上存在问题,不但是严重的管理失职,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对外形象,更重要的是会给用水企业和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供水安全,供水企业在供水环节的第一步,就首先对水质进行了检测,近几年随着相应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质检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推进,在检测速度,检测效率,检测精度上,有了较为成功的进步.在水质检测过程中,一个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起到监督完善的作用,保证水质检测能够按照相关规定正常运行.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每一名参与检测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受到制度本身的监督和控制,通过技术性和管理层面的双重管理,才使得目前我国的水质检测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者:孙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单一应用欣母沛与联合麦角新碱治疗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总结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单一应用欣母沛和联合麦角新碱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接诊的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患者资料6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单一欣母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麦角新碱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2小时阴道出血量和24小时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乏力性子宫收缩致产后出血患者应用欣母沛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2/64),远高于对照组的85.9%(5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4/64),远高于对照组的18.7%(1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治疗肺结核病,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小针刀治疗对颈椎病颈椎曲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小针刀治疗颈椎病颈椎曲度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收治的109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取小针刀治疗,B组患者采取牵引下整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曲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109例患者的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的改善,A组改善结果优于B组;A组患者的疼痛轻度显著轻于B组.结论:采用小针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曲度,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利.

    作者:张利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对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得7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前瞻性护理,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制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实验对比,从伤害率上来看,实验组为8.57%(3/35),对照组为28.57%(10/3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从满意度情况来看,实验组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满意度为77.14%,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前瞻性护理应用到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治疗当中去,能够有效的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自身造成的伤害,对于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质量是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蒋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8.04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溶栓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动脉溶栓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较静脉溶栓较为突出,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术前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疼痛教育,术前24小时超前镇痛,术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病人实施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镇痛以及疼痛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病人对镇痛以及疼痛的认知度(P<0.05),术后观察组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速度高于对照组病人的生理机能回复速度(P<0.05).结论:对拟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术前疼痛管理能提高病人对疼痛以及镇痛的认知,降低疼痛阈值,有助于术后病人的疼痛控制以及康复,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鹏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三甲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儿均分别实施X线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的X线影像表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X线腹部平片显示27例结肠瘀张,41例结肠梗阻,8例腹部肠气偏少.钡剂灌肠X线显示4例短段型,52例常见型,5例长段型,10例全结肠型,阳性检出率为93.42%(71/76);随访24h,钡剂潴留率94.74%(72/76).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均能提供有价值X线诊断影像,而不典型X线表现需注重24h复查,并结合临床表现、DR等方法确诊.

    作者:孙建宇;刘名宇;富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医院药库管理工作是医药产业必须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探索提升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首先分析了医院药库管理工作的概念及重要性,然后从医院药库储存药品条件不合格、医院药库药品储存管理混乱、医院药库对特殊类药品疏于管理三个方面对现阶段我国医院药库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后从加大对医院药库设备器材的资金投入、明确采购与供应的关系,做到公开透明、定期对医院药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几个方面论述了现阶段提高医院药库管理工作效率的具体策略.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对其生化指标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疾病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方式完成护理;观察组(41例):选择一般基础+优质护理方式完成护理;终就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系列生化指标水平加以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临床选择优质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加以干预,对于患者系列生化指标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康复.

    作者:李明;徐秀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综合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文章针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应用康复综合护理措施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和独立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独立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偏瘫患者积极采用康复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和独立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田媛;阿依帕夏·麦麦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应用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质量的具体作用

    目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探究分析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中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股骨骨折复位手术中的优势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股骨骨折复位手术中的优势.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择期股骨骨折手术患者300例,年龄40~60岁,身高160~175cm,体重60~85kg.随机分为二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椎管内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两组术后4h、8h、24hVAS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9%,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4h、8h、24hVA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股骨骨折患者中的优势体现在麻醉效果肯定,术后患者疼痛少,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

    作者:毕宏;皋沛;杨胜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情绪评估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情绪评估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分成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对象结果:经过此次的研究结果对比,实验组的情绪评估护理满意度是13例(32.5%),较满意25例(62.5%),不满意的有2例(5.00%);对照组的满意度是9例(22.5%),较满意20例(50.00%),不满意11例(27.5%),其结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次研究对比结果后,医务人员对实验组患者的情绪评估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占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笨磺酸左旋氯氟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2例我院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硝苯地平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进行口服苯磺酸左旋氯氟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治疗,两组惠者均每天按时服药,治疗4周后观察两纽的降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硝苯地平的总有效率为71.43%,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优于硝苯地平,通过按时服药和及时观察血压控制情况调整药量,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并稳定血压,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朱富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10-2017.10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明显,治疗总有效率高,相比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库尔班江·吐尔干;吐尔逊阿衣·吉力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干休所独居老人常见心理问题及保健对策

    目的:对干休所独居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地区干休所老人70位进行调查,并对独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对策进行分析.结果:独居老人焦虑性失眠、孤独、抑郁以及寂寞等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非独居老人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独居老人心理问题,对各方服务以及资源进行调动,通过相对完善的保证服务对策,改善独居老人心理问题.

    作者:曹文广;张立生;杨述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对改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能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运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