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亚民
目的:探究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其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分别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以及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2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和对照组骨折患者相比较均存在较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大大增加,手术情况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值得广泛的推荐.
作者:赵伟;张红伟;张新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兰州市市区与农村山区儿童静脉血微量元素.方法:选择兰州市市区与农村山区3~6岁儿童各600人进行微量元素调查.结果:兰州市市区儿童Ca、P、Zn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67%、1.00%、4.00%,农村山区儿童分别为3.83%、3.17%、7.17%,均为市区儿童低于农村山区(P<0.05).而Fe、Mg、Cu的缺乏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市区儿童Ca、P、Zn的含量水平高于农村山区(P<0.05);而Fe、Mg、Cu的含量水平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兰州市Ca、P、Zn普遍缺乏,农村儿童缺乏率高于城市儿童.
作者:李黎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罗哌卡因等比重液用于剖腹产腰-硬联合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腹产产妇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剖腹产产妇使用2%的利多卡因3 mL溶于10% 葡萄糖3mL配成的重比重溶液进行麻醉再手术;研究组使用2% 罗哌卡因2mL溶于10% 葡萄糖2mL配成的重比重溶液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腹产患者采用罗哌卡因等比重液治疗手术.不仅使得产妇减小手术产生的痛苦还具有止痛之功效,同时使得剖腹产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率、腹痛和产后异常出血等情况大大降低,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马洪福;汪富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行全盆腔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30例行全盆腔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例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26例,姑息性切除4例.经术后随访,术后生存时间时间大于2年以上达96.67%,术后生存5年者53.33%.结论:全盆腔清除术治疗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临床效果较好,为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绍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肋软骨骨折容易被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所漏诊,本文旨在探讨128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临床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20例,所有患者均作了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68例患者先前做了常规胸部正斜位X线平片检查,组织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对影像资料重新阅片,并通过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调节窗口技术,清晰显示肋软骨,分析肋软骨骨折的影像特征并准确诊断,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后处理方法及佳窗宽窗位区间.结果:68例平片检查患者中有6例肋软骨骨折病例,除其中1例因肋软骨全部钙化骨折征象显示清晰而明确诊断外,其余5例肋软骨骨折病例平片均未能显示.320例128层螺旋CT检查患者中,检出疑似肋软骨骨折2例,明确诊断肋软骨骨折36例,其中27例既往报告未提及肋软骨骨折而漏诊,漏诊率75%.影像表现,线性骨折4例,错位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1例,疑似骨折2例.两名诊断医师在诊断过程中,均使用了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V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技术,总结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窗口,窗宽范围100-200,窗位范围60-100.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肋软骨几乎无法显示,仅对部分完全钙化的肋软骨显示清晰.128层螺旋CT扫描不仅保证了图像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并且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窗口技术(调节合适的窗宽窗位),可以使肋软骨清晰完整显示,有利于肋软骨病变的诊断,对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目、错位情况可以做出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对骨折周围及邻近器官的损伤也可做出明确判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国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为不断提高我区预防接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方便儿童家长查询接种信息、满足群众预防接种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不断完善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展了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数字化门诊、琴岛微苗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推进工作.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基本完善,覆盖李沧区 16 个预防接种单位和 5 个产科接种室,以区为单位实现疫苗流通全监管、预防接种信息全覆盖,免疫规划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作者:董彩英;秦玉蕾;韩华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早期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采取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疗效.方法:本次的6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疗法,而观察组采取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庄永娟;杨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本高校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各项相关指标,探讨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调查分析2017年参加查体的1980名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现状.结果:本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达26.01%,与全国患病率接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的患病情况有各自的特点.结论:职业压力较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均可能与高校教职工患高血压有关,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护理措施,提高控制高血压的效率水平.
作者:李海燕;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利用访问法、归纳总结法,对骨科护理实践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策略.结果:在骨科护理中,有效开展护理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减少或规避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挥积极的作用.结论:院方应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护理技能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开展骨科护理工作,对确保骨科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减少护理纠纷问题和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晓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电凝和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2例妇科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21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没有中转开腹的情况,术后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5-7天全部出院.卵巢囊肿位于卵巢门外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不存在明显差距,而卵巢囊肿在卵巢周边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囊肿卵巢门外实施创面电凝与缝合止血对卵巢的储备功能无较大影响,对囊肿卵巢周边患者建议实施缝合止血方法,掌握好缝合深度.
作者:简秀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6年11月,康复科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综合康复护理,1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上升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照料者评价患者的日常表现改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增进老年痴呆疗效.
作者:米娜玩·玉素甫;祖里皮亚·台外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情绪评估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分成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对象结果:经过此次的研究结果对比,实验组的情绪评估护理满意度是13例(32.5%),较满意25例(62.5%),不满意的有2例(5.00%);对照组的满意度是9例(22.5%),较满意20例(50.00%),不满意11例(27.5%),其结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此次研究对比结果后,医务人员对实验组患者的情绪评估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占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监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88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监护组,对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监护,对监护组患儿进行重点监护,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发热、肺高压危象及纵膈感染,其中监护组发生几率为6.8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7.27%(P<0.05).结论:对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患儿行加强监护,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并对患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98例(2017年11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同伴帮扶管理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而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则采取同伴帮扶管理.结果: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等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份到2018年3月份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测,实验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盆腔积液、胎芽和心管搏动以及假孕囊等检出率和误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盆腔积液、胎芽和心管搏动以及假孕囊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对宫外孕进行诊断具有疾病检出率高、误诊率低等特点,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安玮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四维彩超在胎儿唇裂畸形产前诊断中的价值及效果.方法:我院分别使用二维超声及四维彩超对2512例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对比诊断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2512例胎儿中,共出现7例唇裂胎儿,四维彩超检出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通过四维彩超可全面、详细探查胎儿发育情况,对于胎儿唇裂畸形拥有极高检出率,误诊率较低,产前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肖建萍;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截瘫在医学上讲,它是一种相对严重的损伤,通常由交通事故、跌伤引起的脊髓损伤、椎管内肿瘤引起的脊髓压迫损伤以及手术引起的医源性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转至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为其重返家庭和社会做好准备.护理工作的重心是患者家属与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积极配合,充分利用患者剩余功能的补偿功能.所以,我认为合理有效的康复护理是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麦尔哈巴·艾尔肯;麦仁妮萨·艾太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选取我校2017届护理专业入学的新入学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30人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实验组的30名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即分别发给本校专业教师和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学评估表,学期末,对两组护士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综合成绩进行评价以及优秀率,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成绩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效果,整体素质与学习兴趣,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估的能力,课程特点,内容,理论和实践性,灵活性和能力指标达到80%,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积极的思考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完整的课堂教学方法,防止学生分析问题,因此,积极的案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慧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药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CTC、CSC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于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胸外科、放疗科等科室临床确诊的Ⅲ、Ⅳ期肺腺癌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适形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方案,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圣散子方联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均显著(P<0.05),试验组在放疗不良反应方面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效果显著,同时可减轻患者放疗不良作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宋振玉;冷宁;彭传真;吴建军;栾福玉;周明玉;聂文;宋永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就诊的9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随机分成两组,命名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恢复,明显改良其精神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哲;任文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