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礼;张志民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癌性疼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癌症住院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癌性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癌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癌性疼痛的状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洪渠;曾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2018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30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进一步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经积极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3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在呼吸频率、心率两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在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三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上,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采取常规对症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具备显著的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沈景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研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其疗效.方法 随机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诱发因素分2组,对照组40例(非MP感染),研究组40例(MP感染),观察分析两组患儿肺外脏器受累、肺部病变、喘息、咳嗽、发热等状况,并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研究组发热率、体温>39℃率、体温38.1℃-39℃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咳嗽率,研究组65%高于对照组5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3d后,研究组患儿疾病控制率60.00%低于对照组80.0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比非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病情更重,建议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大环类酯类抗生素,疗效突出.
作者:刘茂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68例痤疮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可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79.4%),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VS4),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于痤疮患者给予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
作者:吴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结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未实施手术室优质服务之前[1].结论 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或消除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的心理,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实施手术室优质服务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动性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作者:赵冰芝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10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细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然后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祖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电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电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电烧伤一般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24 h内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溶于2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肌内注射,每日一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7 d的皮瓣成活率与创面愈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5例,一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3例,一般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以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烧伤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提高皮瓣成活率与创面愈合率,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较好.
作者:徐涑珅;张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全面普及推广.
作者:王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微创手术在临床中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遵照数字随机表法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5).给予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给予观察组行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联素(APN)指标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脂联素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而言,给予其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几率,促进恢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新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B超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膀胱癌(经手术与病理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完成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结果 本组膀胱癌患者经B超诊断符合率为94.29%(33),阳性率为6.71%(2),并对假阳性诊断因素完成分析.结果B超在膀胱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将其归为膀胱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刘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了优质护理服务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宋华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后续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8位慢性肾衰竭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透析全程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案.二组基本信息存在可比性.结果 经研究表明,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观察组在病人满意程度和并发症发病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恢复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日后的护理手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并比较剖宫产手术当中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以便为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选择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每组均为75例.为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方法行麻醉处理,观察组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行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同时评价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麻醉以后,在出现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有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剖宫产手术在进行麻醉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于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但是在对于新生儿的影响方面和硬膜外麻醉之间无差异性,因此临床在具体麻醉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
作者:孙海春;万利;顾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术后疼痛及炎症介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5):对照组(Co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DEX组于麻醉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0min,术中按0.3μg/(kg·h)泵注至手术结束前20 min.Con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0 d)、清醒后3小时(3 h)、术后1天(1 d)、术后3天(3 d)记录MMSE评分及清醒后3 h、1 d、3 d疼痛评分(NRS评分).于麻醉前(T0)、停CPB后(T1)、术毕(T2)、清醒后3 h(T3)、术后24 h(T4),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IL-6的浓度.结果 与Con组比较,DEX组3 h、1 d、3 d时MMSE评分升高,3h、1 d时NRS评分降低,T1-T4时点血清IL-6浓度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改善CPB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减轻疼痛及减少IL-6的生成有关.
作者:孙文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妊娠合并高血压进针治疗中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3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43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服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急诊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茹鲜姑丽·库尔班;吐尔洪·买买提木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物理降温、营养能量支持治疗、吲哚美辛栓剂(100mg/粒,1粒/次,发热时塞肛外用,每日<2000mg).治疗组:上述西医基础治疗+艾灸(足三里)+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每日灸1次,灸15 min.两组均治疗1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配合灸法治疗癌性发热(气虚型)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舒遵华;丁庆刚;张文龙;王晓枫;旋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进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胆结石伴胆囊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00例胆结石伴胆囊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实验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结石伴胆囊炎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康复,值得使用.
作者:张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护理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以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精神科护理更是高风险行业,护理人员24小时面对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抢救等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患者随时可能有自伤、伤人、毁物、逃跑,甚至自杀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事件,给患者和家属,甚至社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医院和护理人员将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护理工作的认识不足或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引发护患纠纷,为保证护理安全,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一直是护理研究的课题.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在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进行健康教育具有显著的效果,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俊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