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兰
抗生素(antibiotics)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表现高发,导致部分细菌耐药性增强,难以收获可观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如对机体各器官功能的损害、促进耐药性细菌频发、细菌失调现象高发与延误治疗等;以此提出几点合理使用建议.旨在借此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对策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万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当今世界,中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做好养老工作是我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军队离休老干部是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更需要社会积极做好护理工作.老年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再加上身体素质有所降低,更易诱发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保障离休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是社会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社会提供专业的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保障离休老干部身心健康.本研究对军队离休老干部普遍存在的身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杨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提高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路径.方法 对本院40位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考核,统计相关结果,针对考核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每组的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及技能教育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考核,比较教育前后护理人员相关水平提高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经过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后其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实际操作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培训前(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可其提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悦;何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CT、MRI应用于早期临床分组诊断脑梗塞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采用CT、MRI实施检查,其中对A组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实施分析,对B组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以手术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 经过分析研究发现,90例患者中包括脑干9例、额叶11例、基底节25例、颞叶21例、枕叶16例、小脑8例.借助两种检查办法对上述疾病的影像学实施检查,其中A组的检查结果显示76例和临床结果符合,其准确率为84.44%,B组检查结果显示有43例和临床诊断结果符合,准确率为47.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脑梗塞的患者采用MRI实施诊断,可以有效的对其病灶进行检查,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病灶部位以及形态、大小、性质等进行确诊,从而降低了临床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使得治疗的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临床诊断价值比较显著.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3.23±2.63)分、Berthel指数(75.13±4.65)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13.84±7.82)%、hs-CRP(4.18±8.32)mg/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降低炎性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任梅婧;王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诊治的小儿哮喘患者3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所有患儿的哮喘症状、各项炎性因子、肺部气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根据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消除炎症介质,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庆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普米克令舒与地塞米松治疗儿童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76例急性喉炎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接受地塞米松与普米克令舒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病情缓解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11%;且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 相比地塞米松,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儿童急性喉炎疗效更优,明显缩短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期间医疗资源浪费,值得推广首选.
作者:宋贵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结果 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患者满意与功能康复等评分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干预对骨折术后疼痛控制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于萨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肺原发性淋巴瘤为一种罕见病,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肺部其他疾病例如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癌等临床表现相似,极易误诊.本文就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王丽;王雅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剖宫产孕妇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评价分析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见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评定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肿瘤化疗患者静脉通路选择原则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肿瘤患者根据相应的原则来合理选择静脉通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其总有效率达到了89.47%.结论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时候,需要合理选择静脉通路,并加强临床护理,这对减少患者痛苦、改善其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陆文智;张哓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实施全程连续性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2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全程连续性心理护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期较入院时SAS、SDS数值下降(P<0.05);干预组下降更明显,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程连续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患者可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在患者自信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上具有重要及长远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任圆;丁晓旻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蒙药医学、藏药医学以及中药皆是构成祖国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其中藏药医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医基本原理是经络学、三元论,其吸纳借鉴了中医学、印度医学以及藏医学理论精髓,蒙医学的理论主要讲究五元六味,包括生长、性、味效以及五源.蒙药复方是蒙医治疗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相比于中药,蒙药复方的组方较为固定,理论上趋于成熟,但是在有效物质基础上研究则较少,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蒙古族复方制剂对有效物质及新药物的研究方向.
作者:包凤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2±1.6)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5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6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晶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静脉抽血的心理作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的消毒,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和焦虑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缓解静脉抽血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中医保健推拿对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舒适、安静环境中卧床休息,观察组接受中医保健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麦吉疼痛问卷表评分(45.8±7.5)分,对照组麦吉疼痛问卷表评分(63.5±10.2)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30例,显效15例,有效13,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显效8例,有效15,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76.7%,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保健推拿对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鸿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深入剖析在临床治疗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应用脉冲射频的施行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76例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平均分配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对照组(n=38)应用牵引针灸,治疗组(n=38)应用脉冲射频.将2组的情绪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2组在治疗后的情绪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情绪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得到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应用脉冲射频,疗效更具有代表性,能够大幅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利于改善其颈椎关节功能,医疗价值高.
作者:李向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D-二聚体联合FDP在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中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DIC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D-二聚体、FDP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以及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D-二聚体联合FDP诊断DIC效果理想,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率,降低了漏误诊率,同时也避免造成病情延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接受COPD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开展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开展相关护理,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96例病患中,无死亡案例,其中94例治疗效果满意,顺利脱机,2例病患因病情加重,转入ICU进行气管插管,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论 对于COPD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林兆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人文关怀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份——2018年2月份妇科收治的17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为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时期,对照组为未开展时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护理评价非常满意度达到72.94%,较比参照组58.82%的非常满意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较之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护理中开展人文关怀有效的拉近与患者的关系,保持和谐信任的关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较好的疏导,护理评价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桂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