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婧;王喜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与凝血酶原时间(PT)用于检验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并选择7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PLT、P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者与非出血者PLT、P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PT用于诊断肝硬化及其出血情况价值较高.
作者:林善姬;郝秀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索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天津圣鸿公司生产的SGY-Ⅱ型数字骨密度骨龄测定仪测定受试者非受力侧手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处骨密度值,测得T值.分性别按1O岁为1个年龄组,将其分别分为4组,比较各组骨量减少率所占比例.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减少率逐渐上升,特别是50岁以后,中、重度骨量减少率增加较为明显,医院职工各年龄段骨量减少率要低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结论 对全民进行骨密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对骨密度的认识,及早进行钙质的补充,增进全民健康,有利于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减少骨折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肖奎;李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静脉抽血的心理作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的消毒,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和焦虑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缓解静脉抽血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深入分析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成效.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200例产妇,平均分配为麻醉组与对照组,各为100例.对照组(n=100)单纯施以罗哌卡因进行麻醉,麻醉组(n=100)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将2组的VAS评分、麻醉成效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麻醉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麻醉组的麻醉成效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行麻醉中施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成效更具有代表性,可在大限度上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医疗价值高.
作者:刘南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应用HEI量表评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诊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联合测评作为对照组,应用HEI量表测评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测评的结果.结果 研究组测评后正常78例(90.70%)、轻度4例(4.65%)、中度2例(2.33%)、重度2例(2.33%),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测评时间(5.72±1.4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EI量表与SAS结合SDS量表均可准确测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HEI量表所用的测评时间明显短于SAS结合SDS量表,测评效率更高.
作者:陶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并比较剖宫产手术当中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以便为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选择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每组均为75例.为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方法行麻醉处理,观察组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行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同时评价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麻醉以后,在出现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有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剖宫产手术在进行麻醉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于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但是在对于新生儿的影响方面和硬膜外麻醉之间无差异性,因此临床在具体麻醉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
作者:孙海春;万利;顾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特色与优势.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病患者100例,其中接受西医一般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中医护理管理策略护理的50例患者为治疗组,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建立和完善当前中医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接受西医一般护理的患者,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 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上独具特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中医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可有效确保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安全,值得在慢性病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云飞;王嵩;王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PG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性医院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结果为正常的患者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PGⅠ(30.93±7.23)ng/mL、PGⅠ/PGⅡ比值(3.12±0.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清PGⅠ(59.31±8.20)ng/mL、PGⅠ/PGⅡ比值(8.40±1.11);观察组的PGⅡ(10.58±1.70)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GⅡ(7.03±1.40)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比值显著降低,联合检测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对早期胃癌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陆小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饮食运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饮食运动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夏艳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研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临床标本2200份,其中1071份为呼吸道标本,497份为血液标本,328份为粪便标本,304份为分泌物标本.将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的检验结果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标本微生物中检验的阳性率为21.73%.尿液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呼吸道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粪便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样本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液样本,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样本的微生物检出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差异可为临床医生总结归纳疾病状况提供一定帮助,这为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上提供了参考价值.
作者:魏小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老慢支肺气肿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4.49±0.98),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7.02±0.97),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时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云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对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的患者选取7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术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费用明显的比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术和平片无张力疝修术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平片无张力疝修术的手术费用比较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在临床上推广价值广泛.
作者:张志民;王富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对多学科即刻剖宫产手术准备及团队配合改进前后缩短DDI对产妇切口感染率、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多学科即刻剖宫产一共98例,按照手术准备及团队配合改进前后分为两组,改进前为B组(n=48),改进后为A组(n=50),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记录术后产妇切口感染率,以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室至胎儿娩出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新生儿娩出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即刻剖宫产手术准备及团队配合改进有利于缩短DDI,为抢救新生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因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
作者:张璐;付东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手术方式及时机.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4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观察组在出血距手术时间≤6小时时期进行手术的评分(8.68±1.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6.45±1.03)分和出血距手术时间>6小时的评分(4.37±1.22)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7.27%(P<0.05).结论 将立体定向脑内血肿钻孔引流术运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且在6个小时之内就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治疗工作,对于患者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于明祺 刊期: 2018年第24期
当今世界,中国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做好养老工作是我国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中,军队离休老干部是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更需要社会积极做好护理工作.老年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再加上身体素质有所降低,更易诱发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保障离休老干部的身心健康,是社会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社会提供专业的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保障离休老干部身心健康.本研究对军队离休老干部普遍存在的身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杨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为(85.68±6.53)mmHg,收缩压(132.56±15.66)mmH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贝洛尔和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疗效.
作者:王萍;汪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羊水过少对产妇围生结局与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且分娩的42例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43例羊水正常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情况与围产儿结局.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羊水污染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对照组围产儿胎儿窘迫、窒息、胎位异常、脐带绕颈、死亡等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优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31±0.25)分,显著优于观察组(8.62±0.79)分(p<0.05).结论 妊娠合并羊水过少产妇相比正常产妇,发生分娩不良结局几率较大,临床应加强其监测工作,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范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探讨对药剂科用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上报的2000例处方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用药差错事件的发生次数.结果 2000例差错事件实施用药安全防范后差错率有效降低,表格中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我院用药安全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用药安全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华;米宏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包括极低胎龄体重和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严重病症的新生儿,高危儿在历经各种疾病与处置后,虽然得以存活,但是他们日后身心可能遇到的问题,远较正常新生儿来得多. 在出院后如何让这群新生儿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需要有一份完善的出院计划. 出院计划应从该婴入院便开始规划,依个别病情需要,结合医护人员、家属等,针对其出院后所需的后续照顾问题及身心发展,做预先的规划,减少合并症的产生,减少再住院的几率,使得婴儿能获得好照顾及良好的身心发展.
作者:郝金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护理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综合干预管理,分析不同医院感染管理下患者的感染率以及对应的护理工作评估情况.结果 在医院感染率上,观察组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房管理、消毒管理、健康教育与无菌操作等各项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护理综合干预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罗涛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