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彩娜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迅速,嵌合抗原T细胞(chimeric antigenreceptors,简称CAR-T)介导的免疫治疗,对难治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许多晚期的,复发性和难治性患者,重新获得完全缓解.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是CAR-T治疗中常见的,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文章就在CAR-T治疗中遇到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的治疗和护理进行论述.
作者:黄晓凤;刘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儿人数相同各50例,对两组患儿大呼气流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以及哮喘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后大呼气流量、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以及哮喘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改善,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鸿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血凝四项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7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肝硬化患者总计74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血凝四项检查,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时期的74例健康体检者,同样对其进行血凝四项检查,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较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则明显较少(P<0.05).结论 凝血四项能够将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完全反应出来,通过与健康人的凝血四项进行比较能够准确分析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家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新医改政策落实,为实现医院的发展,目前各医疗机构均开展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对现金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以及规化定制,对医院落实先进的财务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玉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5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临床表现、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为(5.94±1.3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为(7.14±1.88)mmol/L,FT3、FT4、TSH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水肿、甲状腺高代谢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对其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无1例复发,均达到痊愈.结论 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要提升临床疗效,需在治疗前对患者临床特点、病情进行详细了解,作出明确诊断,仔细鉴别两种疾病相似之处,避免误诊,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叶尔江·再那勒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不同证型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其证型不同而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且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8.33%、转为慢性盆腔炎比例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根据其证型差异而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不同类型外周性假性动脉瘤(PSA)的治疗方式探讨.方法 从2016年的2月到2018年的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外周性PSA患者总计40例,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瘤腔均完全闭塞,其中死亡患者1例,接受二次截肢手术的患者1例,其余患者均顺利恢复健康并出院,所占据比例为95.00%.结论 结合患者的病因以及受伤部位开展不同类型的外周性PSA手术治疗,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明显较好,出现不良症状以及死亡的患者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徐海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止痛、消除水肿,治疗组中医综合治疗.现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30例,显效17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邓海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比较传统治疗方法与推拿法的治疗效果来探讨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的功能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之间来我院治疗患者共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二组为实验组.一组(即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对二组(即实验组)则在一组基础上采取本次实验所要验证的推拿法进行治疗.结果 一组(即对照组)共40例患者,其中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二组(即实验组)共40例患者,其中显效3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二组结果优于一组,即采用推拿法治疗小儿腹泻相较于传统方法而言更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纪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总结分析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6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乌兰巴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结合中药治疗难治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患者,每穴均抽取天麻注射液2ml,注射药物1ml.选取穴位为双侧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申脉、照海、太冲.中药治疗,主方为温胆汤加减,1剂/日,取汁共500ml,早晚分服.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失眠疗效确切.
作者:邓林林;邢可可;张晴晴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饮食运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饮食运动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夏艳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应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日.结果 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减少并发征,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坤;白晶;韩振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前馈控制对医院感染进行分类、综合、系统管理.结果运用前馈控制对医院感染进行持续有效的感染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知识培训,加大检查管理力度,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结论 运用前馈控制在医院感染进行管理,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满意度.
作者:李妍;梁丰;郭芷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为AECOPD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氧气吸入、抗感染、β2受体激动药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多索茶碱,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结果 多索茶碱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索茶碱组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应用于AECOP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殷咸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剖宫产孕妇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评价分析不同麻醉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见效时间、麻醉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评定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中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孙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TMC)中央区淋巴(CLN)结转移超声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经我院超声检查确诊为TMC的患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LN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TMC与CLN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CLN的超声表现主要以长短径≥2、低回声、淋巴门结构不清晰为主,少部分伴有液化和微钙化.经分析,肿瘤直径≥5mm、多灶、有包膜侵犯的TMC患者发生CLN转移的比例显著高肿瘤直径<5mm、少发、无包膜侵犯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MC中央区域淋巴结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淋巴机构不清晰、长短径比≥2,而CLN的转移与淋巴结是否有包膜侵犯、是否多灶以及肿瘤直径等因素明显相关.当患者超声检查出现甲状腺可疑恶性病灶并表现为以上超声征象时应对CLN进行仔细扫查.
作者:马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45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抽取45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和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另外选取同期本院接收的4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者治疗后治愈率高达92.31%,且治疗后FBG、PBG、HbA1 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无症状者、下肺野病变几率、痰菌炎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且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结核治疗,能够提高自身的生存几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剑峰;刘晓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小儿呼吸道感染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药理特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他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观察组55例,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时,使用阿奇霉素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低,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是一种理想的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萍萍;董忠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TRUST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观察组患者应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观察两种试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具有极高的临床检验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阎怀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