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丽奴尔·吐尔逊;边迪
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如何有效地防范护理安全隐患是影响护理服务质量的重点.据此,为了探讨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有效的防范对策,我们对本院呼吸内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综合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护理情况,收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其原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并给予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韩雪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妇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站就诊咨询的1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和认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90例孕妇中,选择营养素补充剂者115例,占60.53%,其中37例选择维生素类,占32.17%,34例选择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型类,占29.57%,44例同时服用 ≥2种补充剂,占38.26%;同时,孕妇选择营养素补充剂与营养素补充剂认知得分和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孕妇运用营养素补充剂与文化程度 、家庭收入以及认知得分等因素有关.
作者:刘伟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 —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7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 、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 、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氣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仅出现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在大程度上控制血糖和疼痛,使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宋季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2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接受无缝隙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健康意识,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柳沛;吴艳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作为适宜技术在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抑郁障碍患者80人,随机分为研究组沙盘游戏治疗+舍曲林组 、对照组舍曲林药物治疗组 、每组40人,治疗12周,进行SDS、SAS、CGI量表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5%,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沙盘游戏,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焕军;徐桂娟;李群;赵成清;关泽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UA患者应用桂枝茯苓汤与黄连解毒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U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汤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胸痛与心肌缺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胸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肌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UA患者,桂枝茯苓汤与黄连解毒汤联合治疗可降低hs-CR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施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9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入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治疗期间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施治,观察并统计不同用药方案实施后,两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进展 、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以及一周后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49% 、89.36%,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分别为93.62% 、91.49%,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用药一周后,研究组伴有上腹胀痛 、吐酸 、灼烧感等不适症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相比,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可快速改善患者上腹胀痛 、吐酸 、灼烧感等不适症状,更适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
作者:许园;刘建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常见护理问题.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综合分析妇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对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针对性防范干预,有助于提升科室的护理质量,改善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作者:宋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路径应用在子宫肌瘤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份 ——2017年12月份收治的实施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84组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两组患者围治疗情况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2.56±1.07)h,住院时间(5.22±1.17)d,并发症发生率4.76%;较比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36.21±2.85)h,住院时间(8.53±1.09)d,并发症发生率16.67%;两组围治疗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腔镜手术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较好,缩短排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T VS)对子宫内膜息肉 、粘膜下肌瘤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经手术及宫腔镜和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 、粘膜下肌瘤患者72例,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腔内的形态 、血流状态和回声情况,对其声像图分析总结,确定诊断价值.结果:4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0.73%,误诊率为19.51%,漏诊率为9.76%.3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中,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0.64%,误诊率为9.68%,漏诊率为9.68%.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 、粘膜下肌瘤的诊断鉴别更加具有针对性,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善珍;王慧娟;沙立娜;李志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12至2017.12)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细节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运用细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后,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葛星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比较手术方法与药物方法在治疗急性阑尾炎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在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更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短,肠道粘连 、发热的比例均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根治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季;田原;李政;树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综合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收治的24例脊柱肿瘤手术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中死亡,手术平均出血1997±230ml.结论: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需要格外注意预防术中出现的大量失血,若失血情况发生则应立即处理,做好气道的管理以避免各种体位的不良影响.
作者:赵北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palsy ,PSP )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罕见 ,其患病率在美国约5 .3/10 万 ,日本(2 ~ 17)/10 万 ,国内尚无 PSP 患病率的报道 .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但其临床表现变异大 ,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 ,临床上极易被误诊 . 此文结合文献 ,对 3 例 PS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 PSP 的认识 .
作者:郑文旭;宋明桥;于蕾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对降低其ICU获得性虚弱(ICU-AW)发生率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早期主动护理干预计划.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 、ICU住院天数 、MRC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CU-AW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主动护理干预,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提高肌力运动,对预防ICU-AW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原发干燥综合征(pSS)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实施电生理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12例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3月-2017年12月,根据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两类患者的肌电图(EM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后显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是以感觉受损为主要的表现,可以是脑神经受累,也可以是四肢周围神经受累,或者髓内以及颅内上级感觉皮质受累,同时发现有亚临床病灶,电生理检查确定病损的部位相比临床较多.结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电生理检查能够对疾病进行准确地诊断,为临床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值得推广.
作者:田红雪;刘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5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56例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1年多以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析 、感染发生部位等,并选取我院20名专业护理人员分析其掌握多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情况.结果:多重耐药格兰阴性菌53例,占94.6%,革兰阳性菌3例,占5.6%.排名前三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4例,占25% 、大肠埃希菌12例,占21.43% 、铜绿假单胞菌8例,占14.29%.我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感染比较高的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三种.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道 、血液系统和泌尿道.20名专业护理人员掌握多耐药菌患者隔离措施的情况整体良好,需要进一步培训.结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无论是从临床医学还是感染学的角度来分析,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对初产妇产后乳腺炎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产后乳腺炎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依照其应用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常规护理组(n=45)和优质护理组(n=47),患者入院后应接受吸乳以及早期按摩等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患者同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常规护理组对护理服务满意患者为35例,满意率为77.78%,优质护理组对护理服务满意患者为46例,满意率为97.87%,2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26,P=0.0081).结论:为初产妇产后乳腺炎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促进其治疗积极性提升可产生积极作用.
作者:段誉;陈欢;张欢;陶红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锁定钢板 、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在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切口感染等方面,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乃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佳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住院的15-55岁女性乳房肿块初诊患者,根据切口入路,分为3组:组一(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二(通过乳房下皱襞-后间隙入路切除乳房肿块),组三(通过乳房肿块表面切口入路切除乳房肿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和术后患者对切口疤痕满意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乳晕区切口入路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组二和组三患者术后切口疤痕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比较,对疤痕体质或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尽可能通过乳晕区切口入路完成对乳房肿块切除.
作者:杨祝;张刚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