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梅;张霞
目的:探讨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区段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不同时段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罗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法选取在我院确诊治疗的59例梅毒患者,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TP-DNA、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IgM抗体,对比不同分期梅毒IgM抗体情况.结果: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符合率96.08%;IgM抗体检测对二期梅毒患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与一期梅毒 、潜伏期梅毒患者IgM抗体检测阳性率相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R、TPPA检测析梅毒螺旋体IgM抗体,能有效诊断与鉴别梅毒,临床价值高.
作者:孔祥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联合CIK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心衰患者疗效.方法:选择东平县中医院内三科2010.01—2014.12年收治的41例肝癌并心衰的患者(随访时间为1年)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19例进行射频消融联合CIK治疗.后者是22例单纯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1年2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1>0.05;p2、p3<0.05,二者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赵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出100例小儿肺炎患儿,纳入研究组及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研究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比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36例(72.0%)痊愈 、13例(26.0%)显效 、1例(2.0%)无效,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为:24例(48.0%)痊愈 、12例(24.0%)显效 、14例(28.0%)无效,总有效率72.0%.研究组效果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小儿肺炎实施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小儿肺炎发作,提高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与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取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两组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对比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研究组CC基因类型、C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C基因类型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TT型(P<0.05).结论:VEG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存在密切关联性,而C等位基因应该是该病症的主要易感基因之一,应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
作者:杨琳;徐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激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给予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之间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疼痛程度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要比对照组疼痛程度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的治疗,采用甲强龙激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要比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显著,甲强龙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高立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院的120例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用针灸的方式进行,运用下肢积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估及对比.结果: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M A积分以及F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可加强对针灸方法的应用.
作者:李召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89例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早期干预效果并作评价分析.方法:选择89例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儿纳入研究,为研究组(n=89),另选取89例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n=89).收集两组患者的肥胖情况 、性别 、家族史 、运动量及饮食爱好等,比较分析肥胖影响因素,并作出早期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男性患儿有57例单纯性肥胖(64.04%),与女性患儿(35.96%)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65例轻度肥胖(73.03%),有19例中度肥胖(21.35%),有5例重度肥胖(5.62%);研究组喜吃零食甜食比率 、喜吃肉比率 、进食速度快比率 、食欲好比率 、母乳喂养比率 、肥胖家族史比率 、运动过少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 、不合理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实施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作者:陈亚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茯苓泽泻加山楂汤对高脂血症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甲组采用辛伐他汀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后,患者早期干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甲组的7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采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进行治疗,不仅早期干预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巍;郑德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9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用药依从性 、合理饮食依从性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疾病认知度;护理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 、心率.结果:实验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用药依从性 、合理饮食依从性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疾病认知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 、心率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 、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和提高遵医行为,控制心绞痛发作,提高满意度.
作者:陈抒莉;史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科自2016年来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进行针灸 、理疗 、牵引等康复治疗同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其中100名治疗有效,11名需要其他治疗,治疗有效率为89%.结论:采用物理因子的治疗技术 、牵引 、针灸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该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绍琼;童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缓解平均时间是(6.31±2.14)d,症状平均消失时间是(10.66±3.57)d.对照组的两项指标为(9.73±2.65)d,(15.69±4.38)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缓解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夜间有持续咳嗽的症状,因为刺激导致的咳嗽,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临床中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中医和西医治疗两种方式,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比较短,治愈效率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舒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湿包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根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降低湿包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878个灭菌包作为分析对象,对湿包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措施,以期降低湿包发生率.结果:2018年2月的湿包发生率比1月份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提出简单 、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湿包发生率.
作者:孙锦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孕妇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到我站就诊咨询的1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和认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190例孕妇中,选择营养素补充剂者115例,占60.53%,其中37例选择维生素类,占32.17%,34例选择维生素矿物质复合型类,占29.57%,44例同时服用 ≥2种补充剂,占38.26%;同时,孕妇选择营养素补充剂与营养素补充剂认知得分和文化程度有关.结论:孕妇运用营养素补充剂与文化程度 、家庭收入以及认知得分等因素有关.
作者:刘伟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观察组患者接受PFNA(股骨内段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DHS(滑槽鹅头钉锁定钉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 、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 、手术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固定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克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后,对患者血压康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 ~2018年2月收治的8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健康教育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有效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可以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梅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 、进行性 、弥漫性损害 ,肝细胞广泛坏死 ,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 ,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 ,导致正常肝脏结构破坏 ,假小叶形成 ,在此基础上出现肝脏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的临床表现 [1] . 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突出表现 ,发生率高达 75% [2] . 肝硬化合并贫血病因复杂 ,见于消化道大出血 ,铁 、叶酸 、VitB12 缺乏及脾功能亢进等 [3] . 上消化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凶险的并发症之一 ,防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以延长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 [4] . 本文就我院收治 1 例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极重度贫血患者 ,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 ,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 ,成功救治后好转后续治疗 . 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作者:郑丽花;方蘅英;舒琼;尹湘;姜然;江淑贤;陈苑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运用X线和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观察影像检查结果 ,分析对比X线和螺旋CT对高原性水肿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研究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于高原性肺水肿的诊断,采用螺旋CT比X线影像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信度强,螺旋CT诊断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飞;王祥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妇科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行妇科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4±14.6)min,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排气时间(19.3±2.7)h,少于对照组患者(P<0.5);术后住院时间(2.4±0.5)d,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00%,肩背疼痛发生率为2.0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不会增加,同时术后恢复更快,不良反应更少,手术配合效果理想.
作者:汪珊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否存在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将182例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n=68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B组,n=66例)、单纯血脂异常组(C组,n=22例)、健康对照组(D组,n=26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测定各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000Hz、250Hz、5Hz的电流感觉阈值(CPT),记录四组的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糖尿病组CPT值明显升高(p<0.05),5Hz时CPT升高为显著(p<0.01).单纯糖尿病组和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较健康对照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C P T值均有所升高(p<0.01或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高糖毒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两个等位的危险因素,高血糖联合血脂异常可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马向丽;索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