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妇科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手术配合效果评价

汪珊珊

关键词:妇科, 免气腹, 单孔腹腔镜手术, 手术配合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妇科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手术配合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行妇科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4±14.6)min,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排气时间(19.3±2.7)h,少于对照组患者(P<0.5);术后住院时间(2.4±0.5)d,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00%,肩背疼痛发生率为2.0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免气腹单孔腹腔镜手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不会增加,同时术后恢复更快,不良反应更少,手术配合效果理想.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以2016年8月 ~2017年5月无偿献血采集400ml全血制备的200ml新鲜冰冻血浆为研究对象,2016年8月 ~2017年1月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为实施质量控制前组,2017年1月 ~2017年5月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为实施质量控制后组,分别在两组中随机抽检20份产品,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前组产品中抽检有19份合格,1份不合格,不合格率5%;实施质量控制后组产品中抽检20份全部合格,合格率为100%.结论:掌控好原材料 、制备方案 、时间和冷链等重要环节,才能保证制备出优质合格的新鲜冰冻血浆.

    作者:扬丽;陈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类(含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实习生实习现状调查研究——以某中医医院中医类专业毕业实习生为例

    医学生实习作为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过程,是医学继续教育的深化.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某中医医院90名中医学(含中西医结合)实习生的实习现状,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影响该院中医类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中医类专业实习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叶飞龙;杨露银;文艺苓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评价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对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肺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42例,均行CT PA检查,并探讨CTPA对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评价情况.结果:42例肺栓塞患者中,轻度肺栓塞21例(50.0%),中度肺栓塞12例(28.6%),重度肺栓塞9例(21.4%).肺栓塞组RVs/LVs、RVd/LVd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PA可对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进行准确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治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比分析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对膝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使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和使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科室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和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手术组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保守组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以及治疗后半年三个时间段其膝关节活动情况和相应的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相比于保守组82% 提高明显,差异显著.两组经过治疗,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手术组患者改善比保守组更为显著.手术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也明显比保守组低,差异显著.讨论:关节镜手术用于膝关节和骨关节病患者的疗效要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加快膝关节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长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居家养老背景下社区护理服务体系建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也在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老年人口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作为养老的主要模式,这是由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在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但是目前社区护理服务还不是很完善,很多社区医疗机构还不能够满足当前居家老人的实际需求,并且护理服务的内容十分单一,在机构与老人之间的沟通讯在障碍,这都限制了当前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进行改革.

    作者:杨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500例行血液生化检验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对献血者肘部采血(确保无脂肪血和溶血),抽取2管,每管2ml,立即送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以及IFCC推荐法检测ALT,将检测的ALT作为首次检查结果 ,将两管血样标本分别置于2-8℃ 冰箱和25℃ 恒温环境中,在取样后2、4、6、8、12、24、48、72h时分别对其中的ALT水平测量一次.结果:血样标本存放在2-8℃ 冰箱环境中,在72h内测定其中的AL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样标本存放在25℃ 恒温环境中,放置24h之前,测定的ALT水平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8h后,ALT水平升高明显,前后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温度和时间均会对生化检验指标中ALT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保证ALT检测的准确率,采样后需及时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需将样本密封存储在低温环境中,并尽量在72h内送检.

    作者:姜志;高磊;于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根据其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给予活血化瘀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22%,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熊秀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对乳腺癌手术病人的临床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乳腺癌手术病人的临床影响.方法:对75例乳腺癌手术病人按照随机分组设计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分别采取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率较对照组稳定,护理后SAS评分 、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实施中优质护理能促进乳腺癌手术病人更好恢复,临床价值高.

    作者:刘美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华法林浓度检测对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华法林使用的研究

    目的:华法林浓度检测对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华法林使用的安全剂量的探讨,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方法:筛选100例符合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卒中高风险的病人.华法林起始剂量1.25 mg,每日一次,饭后30分钟服用.华法林浓度测定及INR测定1次每隔3d.每次1周后调整华法林0.625 mg.根据华法林浓度 、INR稳定前门诊随访每周监测1次.华法林浓度 、INR稳定以后每隔4周监测1次.对照组服用拜阿斯匹灵,每日100mg一次,晚饭以后半小时服用.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92%,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84%.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率20.83%,出血事件发生率6.25%..华法令组栓塞的发生率显著比阿司匹林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华法令并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能降低栓塞发生率,抗凝治疗有效.华法林浓度检测对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效果显著.

    作者:赵玉红;王雷钧;孙红凤;陈爱军;吴黎明;钟梅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单纯的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满意率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会娟;樊守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委托培训模式与成效探讨

    目的:总结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成效,探讨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方法:对培训机构进行公开招标,根据需求制定培训相关的项目,实施中 、小班教学.结果:培训的人员共有6000名,经过培训后增强了用人部门的守法意识,在企业中使用高风险有机溶剂的情况明显降低,改善了职业病的发病状况.讨论:职业卫生培训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政府支持,职业卫生委托培训模式效果良好,可以实施,会成为今后的发展新形式.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心脏超声联合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对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肺血栓塞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为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诊断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性进行探究.结果:心脏超声诊断表明患者有52例右心增大,有28例肺动脉主干以及左右支变宽,有2例患者的肺动脉主动出现了回声团,还有4例分叉位置存在高回声,有2例在左支出现了回声.使用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发现患者有单侧以及双侧的血栓情况存在,症状程度不同.结论:临床中为肺血栓栓塞患者使用心脏超声和下肢深静脉超声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患者接受早期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中存在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住院母乳喂养率与产后6月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母乳喂养率与产后6月母乳喂养的关系,从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产妇50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2组,住院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6%(设定为对照组)、97%(设定为实验组).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6月母乳喂养率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产后6月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早产儿 、母亲患有妊娠并发症 、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度.结论: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加强院内母乳喂养及对产妇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产后6月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万小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老年人胃癌手术治疗应用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老年人胃癌手术治疗应用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9例老年人胃癌患者,应用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探讨手术前后的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手术治疗应用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滕飞跃;李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30例尿路感染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行对症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权晔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电生理检查在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原发干燥综合征(pSS)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实施电生理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12例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3月-2017年12月,根据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两类患者的肌电图(EM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后显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是以感觉受损为主要的表现,可以是脑神经受累,也可以是四肢周围神经受累,或者髓内以及颅内上级感觉皮质受累,同时发现有亚临床病灶,电生理检查确定病损的部位相比临床较多.结论:原发干燥综合征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给予电生理检查能够对疾病进行准确地诊断,为临床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值得推广.

    作者:田红雪;刘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及针灸对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院的120例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用针灸的方式进行,运用下肢积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估及对比.结果: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M A积分以及F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可加强对针灸方法的应用.

    作者:李召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且实施上肢手术的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低浓度 、中浓度和高浓度三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药物麻醉.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结果: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患者在肌皮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三个组织完全阻滞率差异明显,后者更高(P<0.05).三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 、镇痛持续时间 、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三项临床指标方面检测差异也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在0.25% ~0.50% 浓度区间,罗哌卡因浓度越高,神经阻滞效果越好,麻醉起效时间越短,镇痛持续时间越长,但术后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地延长,所以需要综合辩证分析,终确定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药量.

    作者:高志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尿常规检验的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使用情况,对其价值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对3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甲乙丙三组,分别使用尿沉渣镜检 、干化学法检验,尿沉渣镜检联合干化学法检验,对患者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有49例白细胞阳性,占总数的16.3%,有58例红细胞阳性,占总数的19.3%;乙组有46例白细胞阳性,阳性率是15.3%,61例红细胞阳性,阳性率是20.3%;丙组有69例白细胞阳性,阳性率是23.0%,82例红细胞阳性,阳性率是27.3%.甲乙两组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X2=0.113、0.094,P>0.05),丙组比甲乙两组高(X2=4.220、4.049,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检验都有其自身的优势,联合使用能够提升白细胞和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彧旻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两种输血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法.方法:选取80例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并将其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输血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较输血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40/40(100%)高于对照组36/40(9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2/40(5.00%)显著低于对照组5/40(12.50%)(P<0.05).结论:对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输注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输注悬浮红细胞,且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晗;郑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