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术先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糖尿病足跖跗关节截肢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糖尿病足跖付关节截肢术后创面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给予创面修复.结果:37例患者手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良好,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9例患者供 、受皮区伤口一期愈合良好,7例患者受皮区伤口愈合欠佳,经过二期清创后伤口愈合良好,1例患者经过两次清创后伤口愈合.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糖尿病足跖付关节截肢创面,避免二次截肢,保留肢体长度,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延祠;王浩汀;秦永辉;李军勇;张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的炎性病变.好发部位是乙状结肠和直肠,重者或持续数年的患者,整个结肠甚至回肠末端也可累及,病程较长,常在春秋季节复发,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危害:可累计肝脏 、皮肤 、视觉等器官.
作者:吴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华法林浓度检测对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华法林使用的安全剂量的探讨,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方法:筛选100例符合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卒中高风险的病人.华法林起始剂量1.25 mg,每日一次,饭后30分钟服用.华法林浓度测定及INR测定1次每隔3d.每次1周后调整华法林0.625 mg.根据华法林浓度 、INR稳定前门诊随访每周监测1次.华法林浓度 、INR稳定以后每隔4周监测1次.对照组服用拜阿斯匹灵,每日100mg一次,晚饭以后半小时服用.结果:华法令组栓塞发生率为3.92%,出血事件发生率为7.84%.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率20.83%,出血事件发生率6.25%..华法令组栓塞的发生率显著比阿司匹林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华法令并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能降低栓塞发生率,抗凝治疗有效.华法林浓度检测对高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的使用,效果显著.
作者:赵玉红;王雷钧;孙红凤;陈爱军;吴黎明;钟梅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控制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在临床中开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前后两个阶段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重型肝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共计281例.其中200例发生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81例发生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 和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控制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重型肝炎患者继发性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术生;易景;李佳萌;焦家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新疆帕米尔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慢性咽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在塔什库尔干县人民医院五官科门诊经确诊为慢性咽喉炎患者178人为研究对象,对其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拔高度 、钠盐摄入过多 、辛辣刺激饮食 、摄食蔬菜水果 、经常吸烟 、咽喉反流等是发生高原地区慢性咽喉炎的重要因素.结论:高原地区慢性咽喉炎高发相关因素涉及环境 、气候 、人文等多个原因.
作者:郭小平;谭元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加入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0%;观察组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真武汤与苓桂术甘汤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俊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对可疑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 —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可疑小肠出血患者60例,按实际已行检查分为CE组 、CTE组 、CE和CTE联合组三组,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三组诊断阳性率比较,行CE和CTE联合CE检查的患者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E检查患者(P<0.05);CTE联合CE检查诊断阳性率较CE检查略有提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可疑小肠出血的诊断,行CE检查的诊断阳性率明显较行CTE检查的高,两者联合诊断阳性率较CE略有提高,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由于CE和CTE检查性质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临床实践中对可疑小肠出血患者同时进行CE和CTE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李雪莲;王岚;刘琦;陈晓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究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育结局.方法:将120例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入住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育结局.结果:术后患者未出现近期并发症,63例患者出现疼痛症状,7例患者肌瘤复发,有2例患者治疗后存在持续疼痛的现象而进行子宫切除手术.94例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中有71例患者成功分娩,无子宫破裂现象.新生儿Apgar评分良好,体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有显著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有效减少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子宫肌层的损伤,促进伤口愈合,能够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阴式全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60例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n=30)和B组(n=30).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麻醉效果不同.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收缩压 、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 、用药量以及术后副作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药用量少,副作用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便秘急症患者接受软皂块外用并指抠或加温水坐浴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性.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我院对86例不适合观察治疗的便秘急症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将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软皂块外用并指抠或加温水坐浴治疗,选取通气的86例接受传统灌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通便效果和清洁灌肠通便效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和清洁灌肠通便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比对照组少.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接受软皂块外用并指抠或加温水坐浴治疗的效果和传统的灌肠治疗方式相同,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要更低一些,因此临床中可以选择使用.
作者:段江涛;宋少华;杨质秀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析中医骨科综合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骨性关节炎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41例.行西药方法治疗对照组,行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效果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中医骨科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其治疗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病情,且使其疼痛情况下降.
作者:吕雄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本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12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细节护理,作为研究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作为普通组,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儿童的接种配合度评分为(3.2±0.2)分,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3±2.3)分,该两项指标均明显的优于普通组(P<0.05);研究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例),普通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14例),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配合度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并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保证接种安全,应当在社区卫生中心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耳鼻喉科进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的配合度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并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进颅手术患者术后不原因床上翻身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应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耳鼻喉科患者床上自主活动的配合度由活动前23.33% 上升至46.66%,比较翻身前后患者床上活动的配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办法可以有效提升进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床上活动配合度.
作者:王昭君;茅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证查验对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国东部 、西部和中部三个位置各1~2个地区的县市小学和幼儿园儿童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的差异性.结果:查验前后,幼儿园PV4、MPV-AC1、小学儿童DT、MPV-AC2接种率对比(P<0.05).结论:预防接种证查验可以提高幼儿园 、小学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娜;丛良滋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讨论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的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就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分析临床对本病的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为病程较长,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且用药量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其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84.8% 的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患者满足B诊断,有81.82% 患者不能满足C诊断,其偏头痛类型主要为可能性偏头痛.结论:慢性偏头痛临床特征明显,临床诊断时如果将CHD-Ⅲbeta版诊断标准中的C.3项变为可能性偏头痛更适合临床诊断.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对硬核白内障患者45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共有23例患者使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共有22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角膜散光度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三个月,两组的角膜散光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评分是(1.93±0.46)分,对照组平均评分是(1.23±0.32)分,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几率是13.04%,对照组并发症几率是36.3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在现代医学发展模式下,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保证医护人员彼此之间 、医护人员与患者和谐相处的必备能力之一.本文阐述了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概念,综述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指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局限性.
作者:谢晓文;孙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冠心病监护病房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当中所常见的问题,并且总结一些相关的措施和对策进行干预.方法:对于冠心病监护病房在临床护理带教当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且分析,有效研究对策进行干预指导,以便于为临床的护理带教工作提供可行参考.结果:冠心病监护病房临床护理带教当中所面临的问题来自多个方面,具体表现在护生角色在进入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护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妥之处;护生临床操作机会不多;而且存在有一定的交流障碍.总结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后,大大的提高了临床带教的效果.结论:尽早的帮助护生适应角色;并且帮助护生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早具体的带教过程当中坚持理论联合实际,强化护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护生良好的沟通技能和道德品格能有效的促进冠心病监护病房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提升.
作者:杨省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茯苓泽泻加山楂汤对高脂血症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甲组采用辛伐他汀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后,患者早期干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甲组的7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脂血症患者中采用茯苓泽泻加山楂汤进行治疗,不仅早期干预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巍;郑德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89例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早期干预效果并作评价分析.方法:选择89例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儿纳入研究,为研究组(n=89),另选取89例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n=89).收集两组患者的肥胖情况 、性别 、家族史 、运动量及饮食爱好等,比较分析肥胖影响因素,并作出早期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男性患儿有57例单纯性肥胖(64.04%),与女性患儿(35.96%)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65例轻度肥胖(73.03%),有19例中度肥胖(21.35%),有5例重度肥胖(5.62%);研究组喜吃零食甜食比率 、喜吃肉比率 、进食速度快比率 、食欲好比率 、母乳喂养比率 、肥胖家族史比率 、运动过少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 、不合理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实施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作者:陈亚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