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曲庆红

关键词:肺癌, 术后护理,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癌患者术后使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的肺癌患者8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40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对两组的临床护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健康评分是(79.8±3.3)、躯体疼痛评分是(76.5±4.5)、活力评分是(77.5±4.2)、生理功能评分是(80.3±4.6)、生理职能评分是(78.3±5.5)、社会功能评分是(75.7±4.3)、精神健康评分是(78.6±3.2)、情感职能评分是(79.3±3.5),观察组患者的以上各项评分分别是(74.6±4.6)、(73.5±4.3)、(73.3±4.4)、(75.5±4.7)、(72.6±5.6)、(72.4±4.2)、(73.2±5.3)、(74.5±5.5),两组各项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有80.3% 对护理表示满意,有43.5% 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有94% 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有12.5% 的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肺癌患者术后使用优质护理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治疗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方法 、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等等.结果:本研究5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或M RI检查得到确诊,侵袭性脑膜瘤的肿瘤部位分布情况以及手术方法如下:16例(32.0%)肿瘤位于大脑凸面,11例(22.0%)肿瘤位于大脑镰及矢状窦旁,13例(26.0%)肿瘤位于小脑天幕及小脑半球,5例肿瘤(10.0%)位于嗅沟,4例(8.0%)肿瘤位于蝶骨嵴,1例(2.0%)位于脑室内;SimpsonⅠ 级切除26例,占比为52.0%,Ⅱ 级切除14例,占比为28.0%,Ⅲ 级切除9例,占比为18.0%,Ⅳ 级切除1例,占比为2%.本研究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无患者死亡,术后经过相关随访,2例患者发生复发情况.结论:侵袭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明显,临床不难诊断,根据侵袭部位 、肿瘤大小 、患者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沙力江·艾尔肯;蔡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护理的比较

    目的:对异位妊娠使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方式.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对64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均有32例,对两组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腹组患者平均手术(88±26)min、平均出血量(66±18)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0±7)h,腹腔镜组是(53±18)min、(38±20)ml、(12±3)h,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治愈率均为100%,满意度均为100%,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患者的手术适应症进行了解,确定禁忌症,使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均比较高,两者的手术路径和影响不同,预防并发症和护理操作上存在差异性.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8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研究组使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是(58±14.46)min,平均出血量是(122±24.79)ml,平均引流量是(254±68.12)ml.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是(104±21.76)min,(202±58.32)ml,(472±80.56)ml.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平均(7.56±2.47)cm,出现了1例并发症病例,使用止痛剂(2.34±0.77)g,平均住院(7.24±2.98)d.对照组分别是(20.12±3.21)cm,3例,(5.43±1.31)g,(15.5±2.54)d.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中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推介使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能够造成更小的损伤,患者恢复情况理想,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式,临床中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谷宏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糖尿病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30例糖尿病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的体重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并维持稳定,未发生感染,发现2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能够积极配合饮食 、运动及药物治疗;护理满意度达96.7%(29/30).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养现状

    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外,继续教育 、院校护士专业,都开始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在国内主要针对护士长 、新入职护士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尚无明确的定义与标准,国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知识 、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三个方面,国外更为细致化,更重视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持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能力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方法较多,国内以院内培训为主,网上课程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培训,培训方法 、内容 、标准不够成熟,缺少培训质量评价 、反馈.

    作者:张丹丹;胡代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对患者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治疗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将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脑钠肽水平作为对比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指标 、脑钠肽水平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推广.

    作者:杨红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是97±37min,平均出血量是171±78mL,平均剔除肌瘤个数是2.1±1.5个,平均肌瘤大直径是6.2±2.5cm,术后没有复发患者,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分别是94±36min,93±45mL,4.3±2.8个,6.0±3.0cm,术后没有复发患者.两组的出血量 、肌瘤剔除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出血量比阴道手术少,两者各有优缺点,临床中需要视情况使用.

    作者:牛东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接受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牙周组织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因牙列不齐而采用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30例开展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患者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 bleeding index,SBI)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I平均值是1.10±0.80、PLI平均值是1.23±0.73、SBI平均值是1.30±1.02、PD平均值是(1.38±0.77)mm,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是1.30±0.65、1.40±0.72、1.57±1.14及(1.57±0.72)mm,治疗后的牙周指数比治疗前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接受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其牙周状态不会受到影响,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孟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个体化营养和锻炼对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和锻炼对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5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常规健康指导的28例产妇纳入到对照组中,将接受个体化营养和锻炼的28例产妇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护理前后血糖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个体化营养以及锻炼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中,不仅可以改善产妇血糖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覃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彩超展开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 ~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心脏彩超技术检查,分析两组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DD)都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对于观察组较低,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心脏彩超技术对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对患者无损伤,且操作方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肿瘤患者不寐78例临床观察

    不寐指的是人体处于一种持续令人不满意的睡眠状态 . 程度较轻者可表现为难以入睡或是时寐时醒 、寐而不甜 ;此外还可表现为醒后难以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 ,难以入眠 ,不能入睡 ,多病程较长 ,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致睡眠不足 ,常伴心悸健忘 、神疲乏力 、虚烦不安 、心神不宁 、头晕目眩 ,如疲劳 ,工作不顺 、生活能力受损 、社交不利 、思绪紊乱等 . 其病因主要为年龄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机体疾病因素 ,(包括合并甲亢 、高血压 、肿瘤 、冠心病 、神经功能障碍 、脑血管疾病 、等慢性疾病) ,药物因素等 ,以及久病 ,还多与阴血不足 、心肝 、脾 、肾阴虚存在紧密联系 ,其病位在心 ,主要病机为心肝脾肾阴阳失调 ,气血失和 ,心神失养 ,思虑伤脾等 ,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极易产生心境紊乱 、身心不利 ,情致所伤 . 由于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 ,因而影响到睡眠 ,从而导致不寐 .

    作者:武国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浅析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分析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对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术后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平均是(55.7±7.4)分,对照组的护理评分平均是(48.3±5.6)分(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33.3%,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患者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有3.3的患者复发,对照组有20% 的患者复发,(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斜疝的患者术后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丙型肝炎患者,患者例数200例,选择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所有患者均分别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丙型肝炎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抗SP100抗体 、抗AM A-M2、抗3E抗体 、PM L抗体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98.00%)和抗SP100抗体(38.00%)、抗AM A-M2(80.00%)、抗3E抗体(75.00%)、PM L抗体(55.00%)的阳性检出情况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数据,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对各种类型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度均高.

    作者:马可夫;骆海涛;李林;付鑫;魏雪梅;迟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比较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对疗效、ADL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比较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对疗效 、ADL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压性脑出血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术.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8.13% 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53.13%,P<0.05.结论:在治疗高压性幕上脑出血上,大骨瓣减压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各方面表现均好于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术,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方式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中毒物清除的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中毒物清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总共50例,根据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有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液灌流方式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主要通过采用不同方式的血液灌流来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发现在患者体内中毒物的消除情况显示为:不同方式的血液灌流来针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清除血中毒物的效果,可以使得患者提前恢复健康,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罗从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且实施上肢手术的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低浓度 、中浓度和高浓度三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药物麻醉.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结果: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患者在肌皮神经 、桡神经 、尺神经三个组织完全阻滞率差异明显,后者更高(P<0.05).三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 、镇痛持续时间 、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三项临床指标方面检测差异也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在0.25% ~0.50% 浓度区间,罗哌卡因浓度越高,神经阻滞效果越好,麻醉起效时间越短,镇痛持续时间越长,但术后恢复时间也会相应地延长,所以需要综合辩证分析,终确定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药量.

    作者:高志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对留置针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留置针患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儿分别为44例患儿.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留置针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6例(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36.36%),实验组的留置针时间(94.5±5.1)h显著长于对照组(53.8±2.7)h,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留置针患儿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指导,能够延长留置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曾惠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有效应用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2月 —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相比较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2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24例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目的:对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综合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收治的24例脊柱肿瘤手术患者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中死亡,手术平均出血1997±230ml.结论:脊柱肿瘤手术的麻醉需要格外注意预防术中出现的大量失血,若失血情况发生则应立即处理,做好气道的管理以避免各种体位的不良影响.

    作者:赵北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否存在临床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将182例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n=68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B组,n=66例)、单纯血脂异常组(C组,n=22例)、健康对照组(D组,n=26例),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测定各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于2000Hz、250Hz、5Hz的电流感觉阈值(CPT),记录四组的年龄、病程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组较单纯糖尿病组CPT值明显升高(p<0.05),5Hz时CPT升高为显著(p<0.01).单纯糖尿病组和单纯血脂异常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较健康对照组,双侧正中神经和腓肠神经C P T值均有所升高(p<0.01或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高糖毒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两个等位的危险因素,高血糖联合血脂异常可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马向丽;索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