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媛
目的:探讨流产后健康教育(HEAA)在女性有效避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100例为实施HEAA前的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人工流产患者100例为实施HEAA后的观察组,对比分析她们1年有效避孕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避孕知识知晓评分及知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意外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AA服务通过向人工流产术后女性宣传指导避孕知识,能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发生.
作者:林庆军;王秀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使用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8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和观察组(养血祛风汤+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而观察组有效率90.9% 则高于对照组70.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良好.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类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恶性肿瘤,观察组为良性肿瘤,给予所有患者术前彩超检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三维彩超诊断率高于二维彩超诊断率,观察组在三维彩超检测下,VI、FI、VFI情况低于对照组,血管分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超声检测方式校相较于二维检测方式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病灶信息,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更具优势,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脏囊性病变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我院对16例肝脏囊性恶性肿瘤 、19例肝脓肿 、30例肝囊肿患者进行了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者均是病理诊断确诊患者,对患者的声像图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肝囊肿患者的年龄比肝脓肿和肝囊肿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大(P<0.05);三组中均是男性比女性多(P<0.05).肝脏囊性恶性肿瘤患者有13例患者(81.25%)检测出血流信号,9例患者(56.25%)出现动脉样血流.囊内分隔和壁结乳头等指标对于肝囊性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结论:肝脏囊性病变临床诊断可以使用彩超对囊壁 、分隔 、乳头肌上的血流信号进行检测,能有效的对肝脏囊性恶性肿瘤进行判断,特异性比较高.
作者:龚维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升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便有效的提升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7例予以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命名为对照组,选取37例予以舒血宁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治疗患者命名为观察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舒血宁的优越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占比78.38%,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94.59%,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对比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舒血宁注射液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梗塞症状,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红雯;黄晓云;史会萍;刘志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100名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肢的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世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我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科收治的留置双J管患者88例,根据分管责任护士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管理,其它所有治疗原则和护理均相同,比较2组留置双J管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双J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留置双J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泌尿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不仅有利于患者掌握留置双J管期间自我护理的要点,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俊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分析 Ⅱ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尤其是糖尿病与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直径的关系研究.方法:对糖尿病组(60例 Ⅱ 型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54例非糖尿病健康体检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观察其颈动脉血管形态 、管壁回声 、有无斑块及斑块的大小 、有无狭窄 、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直径等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回声不均匀,可有多支血管斑块形成及不同程度的狭窄.(2)糖尿病组的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直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优越性在于对颈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直径的检查的改变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 、预防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吴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12至2017.12)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细节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运用细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后,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葛星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索稽留流产史患者再次妊娠的干预措施以及模型构建.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稽留流产史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不选择前期治疗,妊娠后查孕酮低后直接保胎,观察组选择妊娠前后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再次妊娠成功率.根据研究结果构建稽留流产患者再次妊娠的干预模型.结果:在本次对稽留流产史患者再次妊娠时干预措施的临床探索中,观察组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5%,对照组再次妊娠成功率为5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稽留流产史患者采取必要的妊娠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胚胎停止发育史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陈钰;张建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是97±37min,平均出血量是171±78mL,平均剔除肌瘤个数是2.1±1.5个,平均肌瘤大直径是6.2±2.5cm,术后没有复发患者,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分别是94±36min,93±45mL,4.3±2.8个,6.0±3.0cm,术后没有复发患者.两组的出血量 、肌瘤剔除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出血量比阴道手术少,两者各有优缺点,临床中需要视情况使用.
作者:牛东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取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及口服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对照组使用全身系统溶栓,对两组患者的肿胀情况,静脉彩超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S)发生率进程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肢静脉平均周径均减小,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治疗组的静脉通畅率是6.7%(21/37),对照组的静脉通畅率是38.2%(13/34),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两组的ps发生率分别是3.1%(13/37)、8.8%(20/34),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治疗组有3例牙龈出血,对照组有2例牙龈出血,没有全身出血患者,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配合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突出,PS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作者:吕占伟;张燕;李艳;许多;单延龙;张敏道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CT肺血管成像(CTPA)对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肺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42例,均行CT PA检查,并探讨CTPA对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评价情况.结果:42例肺栓塞患者中,轻度肺栓塞21例(50.0%),中度肺栓塞12例(28.6%),重度肺栓塞9例(21.4%).肺栓塞组RVs/LVs、RVd/LVd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PA可对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进行准确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治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 ~2017年11月治疗的13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教育组,各68例,对照组仅使用传统护理,教育组采用传统护理联合运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患者SCL-90评分均得到不同程度降低,但教育组减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入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高血压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将急诊内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基础组与急诊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急诊内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评价.结果:急诊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基础组患者的81.48%,P<0.05.结论:将将急诊内科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
作者:吕维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8日 ~2017年9月1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眼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前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后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 、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紧张 、疼痛等应激反应的自我感知程度有26例(65%)为轻度,对照组自我感知程度只有12例(30%)为轻度(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7/40)(P<0.05).结论:在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 、疼痛等应激反应,因此更容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复;张妃涵;梁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64例,采用抽签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情况 、睡眠质量和夜间醒来次数均优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6.87% 和62.50%,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生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并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医患关系.
作者:张晓莉;麻永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丙型肝炎患者,患者例数200例,选择时间: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所有患者均分别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2种检测方式对丙型肝炎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抗SP100抗体 、抗AM A-M2、抗3E抗体 、PM L抗体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98.00%)和抗SP100抗体(38.00%)、抗AM A-M2(80.00%)、抗3E抗体(75.00%)、PM L抗体(55.00%)的阳性检出情况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软件分析发现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数据,P<0.05,数据差异显著.结论:在丙型肝炎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对各种类型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度均高.
作者:马可夫;骆海涛;李林;付鑫;魏雪梅;迟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外,继续教育 、院校护士专业,都开始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在国内主要针对护士长 、新入职护士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尚无明确的定义与标准,国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知识 、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三个方面,国外更为细致化,更重视团队合作能力 、沟通能力 、持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能力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方法较多,国内以院内培训为主,网上课程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培训,培训方法 、内容 、标准不够成熟,缺少培训质量评价 、反馈.
作者:张丹丹;胡代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对于感染防控工作中护理管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院内感染防控护理管理开展后)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院内感染防控护理管理开展前)5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患纠纷发生率与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中护理管理干预的价值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艳红;王红霞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