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酸钠眼液治疗角膜病的临床评价

杨彪;解传奇;董凯

关键词:角膜病, 玻璃酸钠眼液, 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玻璃酸钠眼液治疗角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角膜上皮损伤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眼液进行治疗,每天滴注三次,每次1滴,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每天六次,每次1-2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0%,实验组97.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于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借助玻璃酸钠眼液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泪液和泪膜的稳定功能进行保存,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而且副作用比较小,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寻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佳麻醉镇痛方式,以全身麻醉静脉镇痛、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镇痛两种不同方式为例.方法: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分别接受全身麻醉静脉镇痛和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镇痛.结果:通过麻醉镇痛后,观察组VAS评分略高于观察组,但是观察组MMSE(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需慎重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和镇痛药物,以此来有效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顺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特征,探讨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早产儿共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0例早产儿当中,41例出现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7.33%;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呕吐、胃潴留和腹胀;且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发生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越高.结论: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与其出生体重和胎龄有着密切关系,临床特征表现为呕吐、胃潴留等,必须给予严密监测和及时干预.

    作者:李天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和探究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于2016—2017年两个年度期间收治的61例心脏病患者当作本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选取的方式,从61例患者中抽选出31例作为护理组,应用心理护理,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通过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分析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可知,护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分别为93.55%和73.33%,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保证患者良好的身心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能够大力推广应用在性脏病患者护理中.

    作者:任少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入治疗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患者89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46例与参照组43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杨亚波;韩天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 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8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手术操作的相关指标和康复情况;阴道出血、盆腔粘连等的出现率,并比较治疗前后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的相关指标和康复情况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盆腔粘连等的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前QOL评分相似,P>0.05.手术后观察组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富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50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0例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加速血糖达标,更好控制糖化蛋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取石篮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取石篮在输尿管镜气压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价值.方法:采用URL联合取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取净率为97%,肾盂梗阻解除率为100%.结论:输尿管镜碎石联合取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单、容易方法.

    作者:陈汉兵;谢芝海;梁培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的 发生率与再次流产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对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与再次流产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94例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患者,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7例.对照组采纳普通教育,试验组采纳计划生育教育.比较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知识掌握优良率、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比较,试验组显著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可有效提高人工流产术后意外妊娠患者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刘冬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128例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各64例的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参考组;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病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参考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31%,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然优于参考组患者;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心绞痛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没有差异;经过1个月治疗后,两项指标都得到了明显好转,且试验组患者比参考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更优,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得过程中,采用氯吡格雷结合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褚晨迪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分析

    目的: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研究机械取栓治疗和动脉溶栓以及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颅内血管闭塞或者狭窄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的溶栓方法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动脉溶栓组),有25例患者;B组(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有17例患者;C组(机械取栓组),有19例患者.对这三组的溶栓治疗效果以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接受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比治疗之前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后组间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3例患者发生急性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为52.0%,B组有9例,发生率为52.9%,C组发生发生急性血管再闭塞的患者为0,发生率为0%,三组急性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采用机械取栓治疗和动脉溶栓以及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机械取栓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高峰;滕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剖宫产妇疼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干预

    目的:探讨剖宫产妇疼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干预.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100例剖宫产妇实施疼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排尿时间、泌乳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妇疼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加快康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李晓玮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进行诊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n=12例)以及未发生低血糖组(n=28例).记录并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并检测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钾血症发生率.结果: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低血糖组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低于未发生低血糖组(P<0.05).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低、肌酐、尿微量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均会使低血糖的发生率升高,临床上应对上述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以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高利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听觉统合训练对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作用

    目的:讨论听觉统合训练对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4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实验组在普通治疗基础实行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总不良率为3例(15%),对照组患儿总不良率为9例(45%),实验组不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表达性语言障碍儿童采取听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进患儿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提高注意力、减少不良情绪发生.

    作者:王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激光与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激光与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n=113)、对照组(n=113).观察组采用激光、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1%,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侯瑛;李艳波;张雪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肺心病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心病患者28例为观察组,同期做检查的健康人员20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右心房横径(RA)、右心室横径(RV)、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根据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二尖瓣血流频普出现异常,RA、RV、RVAW及肺动脉高压(M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的肺心病患者19例,无能确诊肺心病9例.结论:肺心病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可显示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壁增厚、三尖瓣关闭不全.用于判断心功能变化,估测肺动脉高压,早期发现隐性肺心病及评价药物疗效和病情预后.

    作者:戴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2例行饮食指导,对照组80例未行饮食指导,收集两组首次血液透析时及半年后的营养指标,即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改良主观营养评分(MQSGA)、上臂肌围、肌酐、血红蛋白等.结果 透析半年后,观察组MQSGA、MIS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两组白蛋白、肌酐、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强化饮食指导,能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罗静;罗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家长对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影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影响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原因诸多,现针对家长对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儿科200例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的患儿为对象进行调查.结论:采取有效积极的办法取得家长的配合,提高小儿雾化吸入不良依从性,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陈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早期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两种手术技术的对比,探讨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特点.方法:从从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共对137例(165髋)病人采取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技术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直接前方入路36例(45髋),后外侧入路101例(120髋).通过早期回顾性研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评分、术后置入假体的位置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手术技术在手术时间、术后置入假体的位置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直接前方入路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外侧入路技术,直接前方入路术后早期Harris评分高于外侧入路技术,直接前方入路术后早期的并发症少于后外侧入路技术.结论: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技术以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近几年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但该技术的推广还有一定的限制.

    作者:张国鑫;赵洪双;邬其华;喜闻天;王云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76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38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38例实验组(实施术后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71.0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胫腓骨远端骨折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期间应用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卢敏;杨利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从当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要介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优化举措,旨在提升维修管理工作质量,为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助力,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卜英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