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胺治疗早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涂维娜;杨思源

关键词:多巴胺治疗,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早期
摘要:目的:探究多巴胺治疗早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小儿合并肺心理衰竭患儿50例,将患儿均等分为两组,研究多巴胺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两组患儿的药物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症状和小儿的住院时间.控制好药剂药量以及药物使用流程.结果:患儿在治疗期间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肺部啰音等不良症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分析,可以判定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4%,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更短,病症恢复更快.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早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更被更进一步的应用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措施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11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10例产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此得到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然后结合具体的风险因素制定出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医患双方以及其它方面,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所占比例高,其次是医患双方以及其它因素.在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差错出现情况、投诉情况、风险发生情况等方面都明显的低于实施之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些意义(P<0.05);而且实施后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率也明显的高于实施之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些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还是表现在护理人员这一方面,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则能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申丽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和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行创伤手术治疗的120例急诊外科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切口消毒护理,研究组实行切口感染预防护理及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总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3.76±7.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京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厥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厥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来本院行静脉采血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展开分组,对照组及干预组,均为45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晕厥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对照组的晕厥发生率分别为2.22%(1/45)、15.56%(7/45),(P<0.05);干预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82.22%(37/45),(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厥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1)、干预组(n=44).参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肺结核治愈率为68.2%,血糖控制良好率为72.7%,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36.6%、48.8%,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1].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97.7%,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施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肺结核治愈率与血糖控制良好率,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作为首选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荣;白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取石篮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 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取石篮在输尿管镜气压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应用价值.方法:采用URL联合取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取净率为97%,肾盂梗阻解除率为100%.结论:输尿管镜碎石联合取石篮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单、容易方法.

    作者:陈汉兵;谢芝海;梁培灵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 改善患者的心里健康情况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017.9-2017.12期间进行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30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SAS、SDS评分上的差异和护理满意度分数.结果:观察组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降低,P<0.05;观察组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改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规范性孕产期保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规范性孕产期保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孕妇仅行常规的孕期检查,研究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参加规范性孕产期保健,比较干预后两组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率及阴道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头位难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总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规范性孕产期保健有助于孕妇掌握孕产期保健知识,改善母婴结局,缩短产程时间,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栾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热补针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42例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热补针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热补针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密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显著,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在血虚寒凝型产后身痛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分析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评价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消化内科中的80例患者,按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变化平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血压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常规胃肠镜相比,无痛胃肠镜有着安全性高、无痛、适应性好等众多优点,但是无痛胃肠镜还具有局限性和禁忌症,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状况来选择.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寻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佳麻醉镇痛方式,以全身麻醉静脉镇痛、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镇痛两种不同方式为例.方法: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分别接受全身麻醉静脉镇痛和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镇痛.结果:通过麻醉镇痛后,观察组VAS评分略高于观察组,但是观察组MMSE(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需慎重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和镇痛药物,以此来有效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顺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脑脊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结核性脑膜炎(TBM)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沈阳市胸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诊结核性脑膜炎病例109例,分别进行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法、脑脊液MGIT960培养、脑脊液LAMP法检测.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LAMP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9例患者中确诊为结脑的病例为81例,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法、脑脊液MGIT960液体培养法、脑脊液LAMP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4%(4/81)、28.40%(23/81)、58.02%(47/81),LAMP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为58.0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45.16%,约登指数0.58.结论:LAMP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樊丽超;陈宇;朱雅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痴呆疾病用药研究技术发展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老年痴呆疾病会导致患者逐渐丧失认知与非认知功能,因此,对患者自理能力以及生活均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从而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由此可知,如何有效研究出治疗老年痴呆疾病的药物与方法是当前医药领域的一个主要任务.这篇文章重点分析了老年痴呆疾病用药研究技术发展.

    作者:马少华;杨俊法;周英楠;张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原因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原因.方法:收集我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收集我院健康人群且未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资料;两组同型半胱氨酸.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资料(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造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的原因与血糖增高、糖代谢及血压升高有关.

    作者:洪占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目的: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充分认识到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良好的工作态度、保密的工作原则、行之有效的思想沟通是做好艾滋病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希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 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其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其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两组患者均实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以上治疗基础并实行加强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平均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角、前房深度度以及眼压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并实行加强护理,能有效降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改善患者的前房角、前房深度以及眼压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一希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50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0例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加速血糖达标,更好控制糖化蛋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于温针灸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成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于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邱显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70名临床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将常规护理管理应用于对照组(n=35)中,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观察组(n=35)中,比较护理管理前、后,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前,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文书质量、特殊护理能力、护理安全度、技术操作能力四方面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分别为(98.4±1.1)分、(83.7±3.5)分;特殊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92.4±5.6)分、(84.3±4.7)分;护理安全度评分分别为(98.7±1.3)分、(88.4±2.7)分;技术操作能力评分分别为(98.6±0.8)分、(87.6±5.2)分(P<0.05).结论: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技术水平的综合提高,使临床护理操作更加安全、规范和有效,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任云霄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799例妇女乳腺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接受乳腺病筛查妇女的患病情况和筛查结果.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799例接受乳腺病筛查的妇女,依照参检者年龄将纳入对象分为34至45岁组(n=284),46至55岁组(n=411),56至69岁组(n=104),然后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参检者乳腺,重叠扫查以降低漏诊率.结果:34至45岁妇女乳腺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乳腺纤维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病筛查妇女体检联合乳腺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可行性较高.妇女定期接受乳腺病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各种乳腺疾病,有助于改善广大妇女身心健康.

    作者:史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妇科宫颈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加上文文关怀与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满意度高,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爱红;于宝兴;闫晶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