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娟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效果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28例新诊断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门冬30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疗法治疗,两组治疗观察3个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显著下降,FINs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Homa-IR、FINs值与对照组对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和12.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在老年T2DM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临床效果,且能预防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本院2017年1月—7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组,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5例,分别实行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和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18%,常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2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行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乔均伟;刘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阐述其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消炎利胆片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口服胆舒胶囊的方式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患者.结论:在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时,加强胆舒胶囊的运用,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结石,改善患者的胆囊功能.
作者:董鹏;郭少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50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50例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的平均天数、胰岛素日均消耗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FBG、2HPBG和糖化蛋白HBA1C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加速血糖达标,更好控制糖化蛋白,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郑艳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化、抗生素的滥用等原因导致慢性传染病成为全人类健康又一大新的威胁.随着慢性传染病住院患者的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提供不仅住院期间的医疗照护,而且能为患者在出院后的生活中提供切实有效的医疗帮助.近些年由于医疗体制改革,住院日的缩短导致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关于回家护理以及如何寻求与配合利用社区医疗资源的知识.为此,医护人员正积极加强对慢性传染病患者的出院宣教和指导,以全面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更好的回归社会和家庭.在对慢性传染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研究的过程中国内外也取得了不少的进展.疾病相关因素、患者的知识文化差异、依从性、医护人员的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系统等均是影响慢性传染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冯世平;谭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寻异位妊娠佳的临床诊断方法,以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为例.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度检测40例异位妊娠患者,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的符合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应首选经阴道超声.
作者:张锡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蛋白尿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观察发生蛋白尿情况,分析蛋白尿发生率与年龄、病程的关系.结果:一过性蛋白尿发生率为26.2%,持续性蛋白尿的发生率为33.3%,分析结果为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发生与患者的病程、年龄呈正相关.结论:在糖尿病蛋白尿诊断过程中,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检验结果可为糖尿病诊断、筛查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玉榕;邵贵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转氨酶检测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于我中心健康监测所进行体检的脂肪肝患者90例设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9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转氨酶检测,对比两组人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移酶水平.结果: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79.11±8.89)U·L-1,对照组为(33.26±4.57)U·L-1;研究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65.33±8.21)U·L-1;对照组为(32.11±4.23)U·L-1,研究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转移酶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为56.67%,对照组为5.56%;研究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为61.11%,对照组为6.67%,研究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氨酶检测在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信息.
作者:张群;边文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选择采用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10月,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其中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为所有患者配合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选择期间我院收治的而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选择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之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相关血脂水平进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良,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它能够对于患者的血脂进行较好的调节,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旭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手术患者11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手术期间呼吸频率和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5%,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在围手术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陈远朝;胡丽芬;杨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针对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在治疗化脓性颅内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化脓性颅内感染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应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超过了研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化脓性颅内感染的有效率高于头孢他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头孢他啶.
作者:郭海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护理在心搏骤停急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230例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肺复苏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肺脑复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症状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复苏各时间段GCS评分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94.78%,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心肺脑复苏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在心搏骤停急救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李梅;崔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示我们必须建设新时代美好医院,这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历史选择.新时代美好医院是技术领先、现代智能型医院;新时代美好医院是人文浓郁、和谐温暖型医院;新时代美好医院是环境优美、绿色花园型医院.
作者:徐雪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于肺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心病患者28例为观察组,同期做检查的健康人员20例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右心房横径(RA)、右心室横径(RV)、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根据三尖瓣反流和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二尖瓣血流频普出现异常,RA、RV、RVAW及肺动脉高压(MPA)均高于对照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的肺心病患者19例,无能确诊肺心病9例.结论:肺心病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可显示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壁增厚、三尖瓣关闭不全.用于判断心功能变化,估测肺动脉高压,早期发现隐性肺心病及评价药物疗效和病情预后.
作者:戴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36例,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护理组患者总体舒适度(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和身体舒适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评价饮食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某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10月,选择其中的9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8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饮食营养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并作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前,血压状况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结束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状况维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高血压患者选择采用饮食营养护理干预患者,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能够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旭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卡维地洛、尼可地尔在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8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治疗,观察组采取卡维地洛、尼可地尔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卡维地洛、尼可地尔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比对照组的要好,总缺血负荷比对照组患者的要低一些,心肌缺血阈功率比对照组的要高,体力负荷时间比对照组的要长,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采取卡维地洛、尼可地尔联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疗效,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吴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采取PBL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应用的资料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本院纳入的44名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参照不同教学方式实施分组,将采取常规教学的学生作为参照组(n=22),将采取PBL教学法的学生作为实验组(n=22),对比两组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考核成绩以及能力培养情况.结果: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病例分析主观题、病例分析客观题的考核成绩高于参照组数据,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临床技能、提升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优于参照组数值,P<0.05,统计学形成数据分析意义.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作用显著,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马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西药得到了迅速地普及和发展.与发展历史悠久的中医药有所不同,西药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法制成的,实质上为一种有机化学药品,制作过程复杂.随着药物制造业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对医药的应用和管理也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物的使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的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和管理做出研究分析,并对相应措施加以探讨.
作者:李学伟;于金龙;于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收治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5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常规组(16.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96.5±1.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5.6±1.7)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