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病人非计划拔管的效果

孙兰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ICU, 非计划拔管,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6例进行研究,分成两组,每组38例,其中一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看作对照组;一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看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为5.3%,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21.1%,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插管时间、住ICU时间上,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ICU患者治疗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同时能减少患者插管时间及住ICU时间,护理效果良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结合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利用

    目的:分析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饮食结合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杰;冯春;关大勇;刘红;张运忠;刘春苓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口腔运动护理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应用口腔运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并行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接收并应用口腔运动护理干预的3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进程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与摄入奶量比均高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0%,高于观察组的14.0%,(P<0.05).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中应用口腔运动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喂养效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秀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明确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5.04——2017.04期间来本院行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随机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投硬币正反面分组的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和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舒适组患者加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舒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舒适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具有显著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运用.

    作者:苏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析脑卒中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对其血压、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社区接收的66例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随机设置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前者施行常规家庭护理;后者施行社区护理.分析比较两组血压、生活质量改善的优劣.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社区护理干预运用于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中有利于改善血压,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杨桂芝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护工作的意义.方法:选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105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感染多重耐药菌,根据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类型和感染部位等,对症实施护理干预,以临床疗效为依据,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入选者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50例(47.6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30例(28.57%),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17例(16.1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8例(7.62%);呼吸系统感染46例(43.81%),泌尿系统感染35例(33.33%),血液感染13例(12.38%),创口感染10例(9.52%);对症给予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感染病症均得到有效控制,并在短期内康复出院,未致医院感染暴发或引发其他严重不良影响.结论: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护管理中实施完善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够快速控制患者感染病症,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医院感染风险,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作者:郭华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究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其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医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的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期间调查1000例妇产科患者,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实际情况,探究其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防范的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000例妇产科患者中,认为就诊中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隐患,占总数比例的32.00%;认为消毒等工作的落实不完善属于安全隐患,占总数比例的33.00%;认为检测工作的实施不到位属于安全隐患,占总数比例的35.00%.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涉及内容较多,其中护士是核心,而防范对策的进行即应该加强对于护士素质的提高,同时加强院方对于护理工作的支持,从而针对性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期减少隐患,在有效防范的基础上,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刘淑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究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实施呼吸阶梯化管理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资料7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呼吸抢救方式护理,研究组实行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呼吸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从抢救到呼吸稳定所用的时间(42.67±5.23)min,呼吸复苏成功率85.71%,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12.29±4.3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阶梯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脏介入诊疗术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呼吸复苏成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秋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液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液涂片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血常规检验的血液标本10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显示,41例无报警提示为阴性,59例出现报警提示为阳性;血液涂片检验结果显示,呈阴性54例,呈阳性46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中无报警提示的标本经血液涂片检验呈阳性1例,假阴性率2.44%;出现报警提示的标本经血液涂片检验呈阴性13例,假阳性率为22.03%.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7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则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以及各项手术室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发生术后并发症几率4例(6.25%)显著低于常规组14例(17.95%),干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杨群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86.1%)、治疗依从率(80.6%)、治疗总有效率(9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1%、52.8%、77.8%),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利于增进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并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参花虫草胶囊大鼠30天喂养试验研究

    目的:为确定参花虫草胶囊的人食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参花虫草胶囊3.0、1.5、0.75gg/kgBW三个剂量,灌胃大鼠,每天1次,连续30天.结果:实验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参花虫草胶囊在受试剂量范围内未见毒副作用.

    作者:王清;李响;吴迪;张殿文;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艾塞那肽对不同体质量指数2 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治疗不同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3组均服用艾塞那肽,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后,肥胖组与超重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质量、BMI、血压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②超重组体质量下降幅度(2.6±0.4)、肥胖组体质量下降幅度(4.2±0.6)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BMI下降幅度(0.9±0.3)、肥胖组BMI下降幅度(1.6±0.3)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更适用于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成慧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对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中风后遗症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104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23%,西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8.85%,中药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athel指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中药治疗组40分以上Bathel指数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并使患者的生存能力得到改善.

    作者:谭峻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应用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11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应用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结合先进的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12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者均成功一期取石,仅3例需二期PCNL清石.平均手术时间90.4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4天.术后大出血1例.结石清除率达91.1%.结论: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一种全新方法,术前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术中医生、护士和患者本人的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是治疗肾结石患者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贾喜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6年10月一2017年10月缺铁性贫血30例作为甲组,将同期地中海贫血30例作为乙组,将同期健康体检30例作为丙组.给予三组血液检验,比较结果.结果:组间相比,丙组MCV、Hb、MCH均高于甲组及乙组;甲组与丙组相比,RBC低,RBC/MCV低,RDW高;乙组与丙组相比,RBC高,RBC/MCV高;甲组与乙组相比,甲组RBC、Hb、MCH、RBC/MCV较低,MCV、RDW较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价值较大,值得运用.

    作者:林兴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大批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大批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共收治了4例大批食物中毒,合计22例,总结护理经验,进行抢救、治疗、转运护理.结果:4例转院、18例在院内直接出院病情相对较轻.10例出现系统损害,主要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4例出现水电解质紊乱、10例白细胞异常.出院前,K+、PaO2、HR高于治疗前,血糖、PaCO2、RR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大批食物中毒病人病因基本明确,护理的关键在于及早催吐、洗胃,同时危重症对象需要及早转运.

    作者:郑方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目的: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充分认识到做好艾滋病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良好的工作态度、保密的工作原则、行之有效的思想沟通是做好艾滋病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希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延伸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保健康复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3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7)及对照组(n=67),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以及HbA1c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实施延伸护理有利于稳定糖尿病患者病情,可进一步控制其血糖水平.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措施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11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10例产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此得到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然后结合具体的风险因素制定出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医患双方以及其它方面,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所占比例高,其次是医患双方以及其它因素.在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差错出现情况、投诉情况、风险发生情况等方面都明显的低于实施之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些意义(P<0.05);而且实施后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率也明显的高于实施之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些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还是表现在护理人员这一方面,而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则能有效的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申丽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