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热依·木合特;古丽皮亚·巴吐
目的 研究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37例,运用跟踪回访的方式收集相关因素并加以统计.结果 心搏骤停到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后患者七十二小时的体温、患者复苏后血PH值等相关因素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把握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预后效果,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朱邦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儿科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肺炎型哮喘患儿,均给予抗哮喘治疗,病情较轻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严重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行静脉滴注,待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后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其哮喘复发率、反呼吸道感染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疾病复发率、反呼吸道感染好转率分别为11.43%、82.86%,明显优于未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28%、25.33%,且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未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p<0.05).结论 临床应对肺炎型哮喘进行准确诊断,并给予抗哮喘治疗,病情改善后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效果较理想,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
作者:陈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2.85%,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不良情绪,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吕晓红;刘灵;房庆华;李杰;路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剖宫产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1月——2018年02月,通过电脑平均随机分组,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60例.麻醉前30min内均予以静脉滴注复方平衡盐水500ml+胶体500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常规组未接受任何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接受体位干预的护理.结果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3min、5min、10min不良反应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常规组,且麻黄素应用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合理的体位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手术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保障意义.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实施常规导乐分娩干预,使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给予观察组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助产导乐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显示,对分娩产妇应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干预,可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提高胎儿身体状态,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产妇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林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76例脑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肿瘤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马秀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观察及护理干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随机选取本院全麻手术后复苏期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给4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观察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出现率、满意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22.50%vs45.00%);总满意度率大于对照组(100.00%<77.50%);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10.56±2.36<15.58±1.23;20.63±1.26<26.58±1.29)分钟,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加强护理观察干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中不仅利于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更利于减少患者苏醒、拔管所需要时间,进而提高患者对本院服务医疗满意度,该模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剑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在临床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采用2种不同方法的施行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1年2月——2017年11月入院接受诊治的5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25例.探析组(n=25)施以单纯取髂骨治疗,对照组(n=25)施以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将2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手术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探析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中采用单纯取髂骨治疗方式,施行效果可观,有效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身体早日康复,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平.
作者:杨红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讨论彩超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实施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的患者90例(102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验证.使用彩超对102个结节进行检查,详细观察结节的彩超血流成像、灰阶以及弹性成像的特征,对结节性质进行诊断,同时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后发现其良性结节有62个,恶性结节有60个,通过超声检查后发现其良性结节有60个,漏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6.77%;发现恶性结节59个,漏诊1个,诊断准确率为98.33%,彩超血流成像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血流分布0-1级有10例,2-3级有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分布0-1级有51例,2-3级有7例,其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布差异比较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倪秋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讨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联合使用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126例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做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Ⅱ组雾化吸入方案选择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观察评估两组的雾化效果.结果 与Ⅰ组疗效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达到8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发热、喘憋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施以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方案雾化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且能够缩短患者病程、促进相关肺炎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霍冬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外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品管圈护理,并对比压疮发生率、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压疮高危患者经品管圈护理的压疮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为(90.46±7.93)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44±8.0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实施.
作者:游伟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4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模式,n=12)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n=1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依从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91.67%和50%,P<0.05.结论疼痛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翟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接受阿米替林、透明质酸钠、肝素等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确诊为间质性膀胱炎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阿米替林联合透明质酸钠、肝素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以回顾性方法分析,归纳上述方案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其以下临床指标(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排尿总量、平均尿量、ICSI、ICPI、PUF),数据显示相对于治疗前,患者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采取阿米替林、透明质酸钠和肝素等药物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都滨元;张广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子宫颈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计划中控制点的数量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例接受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MONACO5.0计划设计VMAT计划,每例患者分别设,7个治疗计划,控制点数依次为10、20、30、40、50、60、70,分析靶区及危机器官的剂量分布情况,比较其与控制点数设置为10的计划结果 ,探究其变化趋势.结果靶区适形度指数随控制点数量增加而增多,均匀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危及器官的剂量和体积变化差异不大,单次治疗时间分别为(3.1±0.4)、(3.4±0.1)、(4.0±0.1)、(4.4±0.1)、(4.6±0.2)、(5.5±0.3)、(6.2±0.2),呈增长趋势.当控制点数量设置在50以上时,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不再具有明显上升趋势,但随控制点数量增长单次治疗时间依旧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在采用MONACO5.0计划设计VMAT计划时,为使靶区剂量呈佳分布,可适当增加控制点数量并控制在50以内,以免单次治疗时间影响靶区生物效应及治疗计划质量.
作者:郑哲;刘博宇;李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导致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瘢痕子宫并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00例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率和平均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瘢痕子宫的产妇行剖宫产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和胎盘植入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应重视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达到减少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的目的,大程度的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尹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降脂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炎症水平及不稳定斑块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采用降脂与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脂质代谢功能及抗炎功能,提高斑块稳定水平,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德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对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均采用针对性干预护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评分、积极态度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时,采用针对性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心理能力、社会功能及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蓉;何林;陈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分析鼻内镜结合糖皮质激素在鼻息肉病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鼻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疗效84.6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38.5±2.1)min、出血量(65.5±2.2)ml、住院时间(6.2±0.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鼻内镜手术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促进临床症状改善,提高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从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对肾上腺肿瘤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病患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式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分析结果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长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 对于肾上腺肿瘤者,对其开展腹腔镜下治疗,能取得显著成效,安全性强,此法能全面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包颖超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