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改善慢性心衰合并房颤者心功能的研究

雷慧利

关键词:小剂量, 瑞舒伐他汀, 慢性心衰, 房颤, 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合并房颤对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取36例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共18例;实验组同时应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患者共18例.观察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对比检验所得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指标改善情况理想,LVEDd、LVESd、LVEF以及E/A改善幅度较大,对比检验所得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治疗效果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甲硝唑在临床上治疗牙周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甲硝唑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取80例牙周病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于2016年1月份到2017年2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甲硝唑治疗,实验组应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检验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临床指标改善理想,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检验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联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以及甲硝唑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胎儿畸形诊断用四维彩超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选2017年1-12月间在本院接受常规产检孕妇1000例相关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同时接受二维彩超、四维彩超两种检查诊断方式,通过资料对比以归纳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经产后/流产后诊断确诊有18例为畸形胎儿(脊椎裂、无脑畸形、肾积水、唇腭裂),四维彩超诊断确诊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产检用四维彩超手段检查对于胎儿畸形检出有重要意义,可将其作为产前畸形筛查的重要手段,确保母婴健康,在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高晶;付岳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究分析针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 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及护理显著提高了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医患关系,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在日后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汗左拉木·海力力;卡比努尔·司马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刺电针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针刺电针疗法治疗颈椎病60例的疗效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6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疗法,研究组予以针刺电针疗法.对比两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的VAS、NDI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电针疗法的疗效作用显著优于传统针刺疗法,其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均高,值得推广.

    作者:徐爱军;王东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对剖宫产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产后瘢痕子宫妊娠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收入6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分别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61例患者术后确诊为瘢痕妊娠,占91.04%,58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子宫瘢痕妊娠,占86.57%,3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4.48%,术后确诊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56,P=0.4111).6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37例混合型患者,24例孕囊型患者,治疗前61例患者可见丰富血流,治疗后血流贫乏,治疗后RI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03,P=0.0327),血β-HCG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268,P=0.0346).结论 对剖宫产产后瘢痕子宫妊娠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诊断和治疗病情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杨伟兵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0.4)分,高于对照组的(7.2±0.2)分(P<0.05);实验组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67%(4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正常,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老年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按照患者护理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人性化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 对胃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使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提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溃疡(7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同时还需要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就生活质量而言,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升高,组间比较可见,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就治疗效果而言,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29/3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比较组间数据可见,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患者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岳景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比较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情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A组予以75mg/d厄贝沙坦,B组予以150mg/d厄贝沙坦,C组予以225mg/d厄贝沙坦.结果 治疗前3组BNP、Cr、hs-CRP水平、IMT、斑块面积、斑块厚度、斑块数量比较P>0.05;治疗后B、C组患者BNP、hs-CRP、IMT、斑块面积、斑块厚度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患者肌痛发生率高于A、B组(P<0.05).结论 225 mg/d厄贝沙坦治疗冠心病有效性较优但安全性较差.

    作者:祝增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档案管理对提高慢病控制率的价值

    目的 探究分析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控制率的价值.方法 通过社区内巡诊、门诊、入户随访的方式对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并将其输入慢病管理系统,然后对其分析研究.结果 健康档案建立后,患者对于各类慢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提高,其不良健康行为也大幅度减少.结论 建立慢病档案,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慢病知识的了解,做到日常有效预防,降低慢病患病率.

    作者:李亮;李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观察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新生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病理诊断.根据患儿病情严重情况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8例黄疸值较高患儿利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28例患儿采取常规手段进行治疗.统计两组56例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28例新生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值的临床借鉴与应用.

    作者:曹慧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阑尾炎,均行阑尾切除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仅1例出现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6.6%.两组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3±1.6)d,短于对照组的(7.3±2.4)d,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减少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明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小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讨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联合使用硫酸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126例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做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Ⅱ组雾化吸入方案选择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观察评估两组的雾化效果.结果 与Ⅰ组疗效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明显提升,达到85.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发热、喘憋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小叶性肺炎患者施以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方案雾化治疗是一种可行疗法,且能够缩短患者病程、促进相关肺炎症状的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霍冬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诊断及应用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的表现之一,评估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金标准包括肝静脉压力梯度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但因其为侵入性检查在临床中未广泛应用,目前已被非侵入性检查替代.近20年来,非侵入性检测手段的相关研究逐年增多,目前研究热门是超声弹性成像的作用——一种用于测量靶器官组织硬度的非侵入性技术.在慢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该方法可用来识别门静脉高压、评估严重程度、预测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本文讨论了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晚期肝病患者肝硬度、脾硬度的优势和局限性.

    作者:涂贝佳;辛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文将本院在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融入人性化管理模式,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少芝;彭显秀;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调胃四合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临床治疗时应用调胃四合汤,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2014.10——2016.12期间医院收治的65例反流性食管炎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挂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2例(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加用调胃四合汤),比较不同治疗RE疗效差异,对患者进行1年门诊随访,统计期间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率高、复发率低,P<0.05.结论 RE临床治疗时应用调胃四合汤,疗效理想,复发率低.

    作者:王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急性胰腺炎CT与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CT与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17-80岁.结果 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5例,采用超声诊断的患者74例.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率检出率更高,敏感性强,但超声可以从多个切面、多个角度进行检查,二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都有较高价值.

    作者:王福月;梁晓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两病例对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讨论两病例对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宫颈癌一例及突入宫颈管的子宫肌瘤一例的超声特点进行比对.观察超声声像图形态、CDFI、周围组织特点.结果 宫颈癌在形态、边界、彩色多普照勒血流及频谱特征、周围组织上与突入宫颈管的子宫肌瘤都有明显区别.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评估Ⅱ期及以上宫颈癌的范围及浸润程度,在没有宫颈细胞学检查条件的基层医院,超声可作为覆盖项目空白群体的补充检查方法.

    作者:杨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泌尿系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对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以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26例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泌尿系感染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3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3例,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剖宫产率较低,Apgar分值较高,新生儿体重较高,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肾积水情况较理想,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肾积水伴泌尿系感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对新生儿机体情况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海霞;王巧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OPD患者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吸氧的氧疗结果对比

    目的 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的影响.方法 选择呼吸内科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按就诊编号分为两组,双号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试验组采用未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比吸氧后2、4、6、8、10、12、24小时后对鼻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于吸氧开始后24、48、72 h调查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始吸氧后2 h两组患者导管均无细菌检出,4 h实验组鼻导管仍无细菌检出,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氧后6、8、10、12、24 h对照组患者鼻导管细菌检出阳性率为2.5%-19.5%,试验组为0.5%-2%,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24、48、72小时后对两组患者的鼻腔及口咽部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症状没有明显影响,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患者继发呼吸感染有影响.

    作者:李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