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PD患者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吸氧的氧疗结果对比

李璐

关键词:低中流量吸氧, 湿化
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的影响.方法 选择呼吸内科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例,按就诊编号分为两组,双号号为对照组,单号为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试验组采用未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比吸氧后2、4、6、8、10、12、24小时后对鼻导管进行细菌培养,于吸氧开始后24、48、72 h调查两组患者鼻腔和口咽部干燥程度.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始吸氧后2 h两组患者导管均无细菌检出,4 h实验组鼻导管仍无细菌检出,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为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氧后6、8、10、12、24 h对照组患者鼻导管细菌检出阳性率为2.5%-19.5%,试验组为0.5%-2%,对照组细菌检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24、48、72小时后对两组患者的鼻腔及口咽部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症状没有明显影响,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患者继发呼吸感染有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质量影响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肝硬化患者均选取自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8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了常规的护理干预办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办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理、心理、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疼痛感各生存质量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办法,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生存质量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克热依·木合特;古丽皮亚·巴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发生概率.方法 本文收集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有无出现消化道症状将患者分成腹型组(55例)及非腹型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具体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腹型组的WBC升高、血清清蛋白降低、CRP升高指标率高于非腹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血尿、蛋白尿指标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误诊概率对比,腹型组患者误诊概率高于非腹型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了降低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概率,应了解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提升诊断的正确性,使疾病治疗更具针对性,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郑晓文;姜宁;李婉君;李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文将本院在2016年10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融入人性化管理模式,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少芝;彭显秀;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的疗效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62例消化不良腹泻患儿,利用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儿泻停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菌康)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各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①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性状各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中有53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中有38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不良腹泻患儿采用益菌康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异常等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司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菊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效果

    目的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40例于2014年——2017年本院收治确诊为股骨粗隆骨折且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为分析对象,均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归纳该治疗手段对此类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对手术相关临床指标记录,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患者术后无发生如切口感染、骨水泥综合征、假体周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7例形成深静脉血栓;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提示假体位置无异常,骨折愈合情况良好,通过JOA评价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结论 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干预方案能够让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假体复位情况令人满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士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不佳

    目的 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方法 将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膝关节置换病人34例当作研究对象使用,按照1:1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的应从性.结果 观察组针对病人给予系统系、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云花;黄雅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感染性肺炎患儿698例,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268例,病毒性肺炎组176例,单纯肺炎衣原体肺炎组121例,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组133例,另选健康体检儿童200例为健康组,对比五组的检测结果 .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VT检测浓度以及阳性检出率与其他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单纯肺炎衣原体肺炎组、单纯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健康组PVT检测浓度以及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感染性肺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可以区分细菌性肺炎,并对抗生素使用和预后做出指导,大程度避免用药不合理导致细菌耐药性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作者:王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山药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通过对山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发现山药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山药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促进胃肠功能、保护肝脏、抗突变等作用.本文对其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

    作者:庄新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10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服用双歧杆菌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和住院天数都要短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璞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纳入本院2017.1——2018.2期间产科收治1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53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剖宫产术,研究组孕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并将两组孕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t=11.605、t=8.567、t=11.9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通过阴道试产的方式自然分娩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后康复,临床上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对保障母婴健康、改善母婴预后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伴角膜裂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伴角膜裂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收治的伴角膜裂伤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围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的综合护理.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住院日期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医务工作者必备的3大素质是实践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在此基础上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伟;彭丽;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眼科精密器械的管理与应用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运用PDCA对眼科精密器械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方法 按照PDCA循环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收集资料,发现找出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讨论结果 评价,记录反馈改进,对眼科精密器械进行质量管理.结果加强了眼科精密器械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每个环节的监控和质量,遏制了器械丢失、器械损坏现象,明显提高了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和器械的寿命.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眼科精密器械的实施中,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对眼科精密器械的合理、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对眼科精密器械的认知度、了解度,保证了器械清洗质量,提高了器械使用率,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蔡丽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宫外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宫外孕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心脏彩超检查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检查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终确诊,手术前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将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心脏彩超检查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终确诊.患者中,肺动脉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法洛氏四联症4例,房间隔缺损5例,室间隔缺损11例;经过心脏彩超检查终确诊23例,其中肺动脉狭窄2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法洛氏四联症3例,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11例,与手术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2.00%(P>0.05).结论 将心脏彩超检查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具有与手术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验结果 的阳性率及实验组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与该病病程间的关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值为(56.27±6.08)mg/L,男性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为22.22%,女性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为19.44%;对照组健康者微量白蛋白值为(10.43±3.22)mg/L,未有检验结果呈阳性者,阳性率为0.00%.实验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男、女性患者检验结果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病程在0至6年、6至12年、13年及以上时,其对应的尿微量白蛋白值及检验结果阳性率随之升高,且三个病程阶段的尿微量白蛋白值、阳性率两两相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肾小球疾病患者施以微量白蛋白检验,有效性、精准性高,可促进临床医学早发现、早治疗疾病,减缓肾脏功能受损程度,加快病情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建明;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联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CHDHF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方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55例,采取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LDL-C、TC、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83.64%,差异明显(P<0.05).结论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CHDHF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阚积荣;王玉云;张丽云;毕文媛;公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干预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2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为围绝经期组和20例生育年龄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外阴、阴道、宫颈、盆腔的感染情况.结果 围绝经期组患者阴道炎发生率为20%,宫颈炎的发生率为2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1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正规治疗和卫生习惯是围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阴道炎和宫颈炎的发生率高于生育年龄女性,年龄是围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正规治疗和卫生习惯是围绝经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频B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对进行乳腺疾病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共1189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745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444例患者为乳腺癌,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诊断证实,在对所有患者再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检查,将其诊断检查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高频B超诊断后,显示出618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275例患者为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方式,但是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诊断方式进行联合使用,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赛里曼·阿不力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疗法探究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疗法.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每种临床特点选择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接受了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在疼痛以及日常行为能力这两项评分中,在治疗前,差别不大.但是治疗之后,手术疗法和联合疗法治疗的31例患者,疼痛与日常行为能力评分下降明显,远远的低于保守治疗患者.在随访调查期间<4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的比较,可知无明显的评分差异,表明所有患者均出现症状的缓解与好转.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关晓龙;彭国峰;袁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