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海军
目的 观察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和MRI检查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准确性和诊断准确率,以MRI诊断结果 为统计的记为MRI组,以螺旋CT结果为统计的记为螺旋CT组.结果MRI组诊断出的肿瘤总数为28例,诊断准确率为93.3%,螺旋CT组诊断出的肿瘤总数为21例,诊断准确率为70.0%,MRI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螺旋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诊断总准确性为96.7%,高于螺旋CT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原发性肝癌临床准确性和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诊断,更适合临床应用,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海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黄芪颗粒对肾病综合征及其感染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肾病患者,其中70例列为对照组,进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和细胞毒类药物基本治疗,另外7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与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均升高,观察组降幅和升幅都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5.71%)显著低于对照组(67.14%),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颗粒作为辅助药物可提高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较少引起感染并发症,对于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赵玉丰;刘艳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AIDS患者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38例AIDS患者,气管插管前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3 mg镇静,予苯磺酸阿曲库铵0.3-0.6 mg/kg的负荷量缓慢静脉注射以松弛呼吸肌后气管插管并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继续给予咪达唑仑0.02-0.20mg/kg·h的速度镇静,芬太尼0.6-1.5ug/kg·h的速度镇痛,苯磺酸阿曲库铵以0.25-0.50mg/kg·h速度维持静脉注射,苯磺酸阿曲库铵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观察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率增快、心动过缓、恶性心律失常、皮肤红疹、支气管痉挛.结果 在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出现低血压2例(5.3%),心率增快4例(10.5%),皮肤红疹1例(2.6%),未出现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及恶性心律失常,无致死病例.结论 AIDS应用苯磺酸阿曲库铵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及皮肤红疹,用药时应主动采取减轻组胺释放的措施以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陆宁;陈跃华;覃鸿发;林艳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重症胸外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共选取2016年8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本院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 在入院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观察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疼痛感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峰;王坤;张家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颅脑损伤35例气管切开呼吸道的护理方式.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及时规范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这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作者:李彩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检出情况与药敏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治疗的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同时分析其对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50例疑似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54.00%(27/50),其中UU阳性率为48.15%(13/27),MH阳性率为25.93%(7/27),UU+MH阳性率为25.93%(7/27);同时8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显示其中类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P<0.05.结论 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中主要以UU为主,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运用抗生素.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发生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占38.0%(38/100);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孕周时间明显少于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0.05),破膜距胎儿分娩时间显著长于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0.05),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0.05).结论 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显著相关.
作者:古丽巴哈尔·米吉提;宁晓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评价音乐疗法对脑瘫患儿行为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66例脑瘫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33例采用音乐疗法,评价不同方法对脑瘫患儿行为及情绪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情绪、交往、音乐发育水平、身体协调认知、总分以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治疗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认知能力、肢体协调能力以及情绪交往能力,可广泛推广到临床中.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四肢复杂骨折治疗中采取桥接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纳入实验样本为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纳入的64例四肢复杂骨折患者,分组计算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参照组纳入行常规治疗的32例患者,实验组纳入行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的32例患者,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的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统计发现,实验组四肢复杂骨折患者并发症合计值、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参照组数据,统计学具有显著参考分析意义(P<0.05).结论 将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应用在四肢复杂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纳入应用.
作者:李玉庄;马文可;杨建义;徐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X线与CT平扫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院治疗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结果 .结果CT平扫诊断的检出率为98.39%,X线诊断的检出率为83.87%,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CT平扫诊断的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能够更加清晰观察到患者的骨折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接受阿米替林、透明质酸钠、肝素等药物联合治疗对病情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确诊为间质性膀胱炎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阿米替林联合透明质酸钠、肝素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以回顾性方法分析,归纳上述方案对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其以下临床指标(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排尿总量、平均尿量、ICSI、ICPI、PUF),数据显示相对于治疗前,患者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采取阿米替林、透明质酸钠和肝素等药物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都滨元;张广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降脂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炎症水平及不稳定斑块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采用降脂与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脂质代谢功能及抗炎功能,提高斑块稳定水平,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德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龙血竭联合微波理疗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5年的6月到2017年的1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褥疮患者总计80例,患者均接受龙血竭外敷治疗,抽取其中40例患者配合使用微波理疗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余下的40例患者则划分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患者伤口完全愈合所需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也明显较少,疼痛评分也明显较轻(P<0.05).结论 龙血竭联合微波理疗治疗褥疮疾病,患者所承受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创口愈合所需时间也明显较少,治疗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作者:范小强;马尹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临床治疗时应用调胃四合汤,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2014.10——2016.12期间医院收治的65例反流性食管炎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挂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2例(西药治疗)、观察组33例(加用调胃四合汤),比较不同治疗RE疗效差异,对患者进行1年门诊随访,统计期间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率高、复发率低,P<0.05.结论 RE临床治疗时应用调胃四合汤,疗效理想,复发率低.
作者:王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我省的艾滋病流行形势,本文主要选取2014年1月31日——2017年1月31日间我省的艾滋病发生病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为未来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 以流行病调查报告和血清学统计为主.结果 在本研究的7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其中5例男性年龄中1例22岁、2例35岁、1例41岁、1例28岁;2例女性感染者中,1例32岁,1例27岁;男性占比为71.43%(5/7),女性占比28.57%(2/7).从年龄上来看,7例患者均为青壮年;从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而言,7例患者中4例为静脉吸毒,1例为性生活感染,2例为同性性行为感染.结论 在我省的流行病中艾滋病的发生比例相对较低,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行为、吸毒和血液传播为主.
作者:宋明明;张作栋;刘冬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在急诊内科癫痫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共选取9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患者均来自于2016年9月份至2017年9月份本院的病历,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方法.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戊酸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急诊内科癫痫中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潘文静;孙少晖;倪晓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于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测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在处理过阴道分泌物后进行尿液采集检验,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尿液采集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泌物会对尿常规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容易出现假阳性的状况,因此,对尿常规检验规范样本采集过程能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高小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儿科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肺炎型哮喘患儿,均给予抗哮喘治疗,病情较轻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严重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行静脉滴注,待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后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其哮喘复发率、反呼吸道感染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疾病复发率、反呼吸道感染好转率分别为11.43%、82.86%,明显优于未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28%、25.33%,且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未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p<0.05).结论 临床应对肺炎型哮喘进行准确诊断,并给予抗哮喘治疗,病情改善后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效果较理想,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
作者:陈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婴儿脐炎并败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及时处理病灶,促进皮肤早日愈合;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维持体温稳定;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结果 经良好的治疗及护理婴儿脐炎并败血症治愈出院.结论 败血症发生很多时候跟患者生活不注意因素导致,所以在进行败血症护理的时候,只要正确的护理是没有问题.
作者:王政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病情干预效果和体重的影响.方法 分析对象资料来自于2015年——2017年期间在本院门诊与病房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存在体型肥胖或者超重的情况(BMI≥24 kg/m2),从中抽取80例口服2-3种降糖药血糖不达标者,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治疗措施分别为起始预混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通过对患者疗程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了解甘精胰岛素对超重情况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完成干预后对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等进行检测,提示相对于治疗干预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指标更具优越性,组间数据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根据血糖指标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判定无效例数分别3例、8例,总有效率组间数据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结论 对肥胖型或者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不但对血糖有着更加突出的控制效果,同时不增加体重,为患者以后血糖血压控制以及脂代谢紊乱纠正等打下良好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