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章锦才;张蕴惠
目的观察使用极固宁TM和Gluma脱敏剂治疗烤瓷牙牙体制备后产生的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98例227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即极固宁TM脱敏组(试验1组)、Gluma脱敏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极固宁TM、Gluma和75%氟化钠甘油脱敏2次.结果试验组有效率达93.3%和90.1%,明显高于对照组44.4%,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极固宁TM和Gluma脱敏剂治疗牙体制备后的牙本质过敏症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立新;付强;罗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新统计数据,2002年全球共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约4 200万,比2001年新增500万,2002年因AIDS死亡人数有310万.
作者:程燕飞;钟永荣;赖仁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围墙式缝合止血与舌根部缝扎止血在舌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例舌部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止血方法,记录出血量和手术历时.结果在舌部手术中,围墙式缝扎止血组较舌根部缝扎止血组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01);前者手术历时短,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舌部手术中应用围墙式缝扎术,止血效果可靠,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殷世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由于先天性畸形、外伤、肿瘤及失牙后废用性萎缩等原因,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骨缺损修复或骨增量治疗,尤其是当前随着牙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对各种骨修复及骨增量技术发展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涉及简单的骨块移植、各种骨代用品的运用、骨引导再生技术以及微观领域的细胞因子、转基因工程等多方面.但总的来说,理想的骨缺损修复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为三个方面,即支架、激活物和种子细胞.以下就目前常用的骨修复手段及其与以上三个领域的关系归纳讨论如下.
作者:刘志强;周东风;周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L-10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42名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和81名健康对照者的颊粘膜拭子,提取DNA,采用ASO-PCR方法检测IL-10-819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 IL-10-819C/T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OR=1.377,P=0.122>0.05).结论 IL-10-81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重度慢性牙周炎遗传易感性无相关关系.
作者:唐燕;章锦才;张蕴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验证稳定性二氧化氯含漱液(口腔爽含漱液)治疗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双盲临床对照试验方法,选择100名患有牙龈炎的17~20岁的男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人,男女均等.试验组给以口腔爽含漱液,对照组给以口泰含漱液,观察两组受试者使用含漱液7d前后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的变化,依此来评价口腔爽含漱液的临床效果.结果使用口腔爽含漱液受试者的平均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分别减少0.66和0.91,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1);与对照组分别为0.64、1.0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0).结论口腔爽含漱液对治疗牙龈炎、控制牙菌斑有明显效果,与口泰无显著差别,且口感好,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是一种新型的口腔含漱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维中;张泳;阳冬青;邱睿;刘建东;文静;洪席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又名骨软骨外生骨疣,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占良性肿瘤的20%~25%和所有骨肿瘤的10%~15%[1].常发生于肢体干骺端,特别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为好发.但发生于颌骨者较少.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近收治1例左侧髁状突单发性骨软骨瘤致偏颌畸形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胜;陈伟良;王治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1043名3~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9.58%,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乳牙反(牙合)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乳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作者:邓汉辉;黄华;李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8月~2002年12月,笔者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Geman Acadeemic Exchange Service)资助,在德国波恩大学医学院访问学习.在此期间对德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1,2]有了一定的了解,愿与同行共享,并为我国今后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徐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25例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颌骨骨折患者微型钛板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25例颌骨骨折术后1、3、6个月复诊摄口腔全景片,显示骨折线对位良好.临床检查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结论微钛板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且组织相容性好,为骨折内固定术理想材料.
作者:陈贤龙;刘桂英;谢赛珠;陈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外伤所致的口腔颌面部异物存留,由于患者所受损伤的方式不同和滞留在组织内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以及部位不同,有时给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造成一定困难的病例较常见.笔者曾遇到1例因首诊医生的疏忽而使金属异物滞留在组织内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顺云;景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推动了牙周病病因学探讨以及防治、治疗措施的完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评价牙周组织的炎症状况、记录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X线片评价支持骨丧失的情况等几方面)以及牙周病自然发展的纵向观察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萍;章锦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的(牙合)状况,解除(牙合)干扰.方法通过面弓转移,记录正中关系,上(牙合)架,对18例颞下颌关节疼痛的患者进行了(牙合)干扰分析.结果调(牙合)对颞下颌关节疼痛与(牙合)干扰改善明显,(牙合)干扰的解除可以明显地减轻疼痛.结论调(牙合)是改善颞下颌关节疼痛的一个可行方法.
作者:梁星峰;李祖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应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6例口腔鳞癌患者测评,比较口腔鳞癌患者与全国常模组在SDS评分、SAS评分≥50分百分比之间的差异,并比较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患者的预后及原发癌组与复发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异.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SDS评分平均为50.18、SAS评分平均为49.85、≥50分百分比分别为59.1和54.8,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有焦虑、抑郁情绪者预后不良;复发癌组较原发癌的焦虑、抑郁程度严重(P<0.01).结论焦虑、抑郁情绪是口腔鳞癌患者常见的情绪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复发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尤甚,提示口腔鳞癌患者需进行心理治疗,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治平;陈伟良;郑美华;李劲松;杨朝晖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市售药物牙膏对部分口腔细菌的抑制情况.方法采用体外液体稀释法测定细菌敏感性.结果 洁银中药牙膏抑菌作用为明显,其次是中华草本牙膏、佳洁士多合一牙膏、两面针中药牙膏、黑妹护齿康等,其它有中度抑菌作用的牙膏分别有新世纪美加净牙膏、白玉芦荟牙膏、高露洁含氟牙膏、两面针全能牙膏、上海防酸牙膏等,芳草牙膏、草珊瑚护齿牙膏抑菌效果稍差.结论各种含天然植物成份牙膏对口腔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作者:李鸣宇;朱彩莲;刘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全身用氟中,氟化饮水作为一种有效的防龋措施已经得到公认,但仍有许多人群不能受益于该项措施,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家缺乏资金和生产氟化饮水的技术,以及担心氟化物的副作用或因法律因素而不能开展氟化饮水防龋[1].因而低浓度局部用氟措施将是防龋的有效补充.其中氟保护漆是局部用氟防龋方法之一,它含有0.1%氟化硅烷,在众多用氟方法中,氟保护漆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王金华;林居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替牙中期FR-Ⅲ型矫治器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型Ⅲ类错(牙合)患者骨骼、牙齿参数变化.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中期使用FR-Ⅲ型矫治器,治疗前、结束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通过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向后向下旋转,前牙可建立正常覆盖覆(牙合)关系.结论替牙中晚期,FR-Ⅲ型矫治器是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型Ⅲ类错(牙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吴彬;黄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口腔癌手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的方法.结果前臂皮瓣修复成功率100%.结论前臂游离皮瓣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之一.
作者:梁利荣;杨为江;王沙彬;阮方超;屈道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牙及牙槽骨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前牙及牙槽骨损伤的特点和治疗原则,设计制作真空压膜牙托治疗45例前牙及牙槽骨损伤患者,综合应用临床检查、X线片评价其疗效.结果经1年跟踪观察,44例治疗效果满意,1例上牙槽骨粉碎性骨折脱位牙1年后脱落.结论该方法简单、经济、美观舒适、实用,可有效地固定前牙及牙槽骨损伤部位,保护牙周健康,促进组织愈合.
作者:刘继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Bio-Gide胶原膜结合Bio-Oss多孔骨治疗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经过基础治疗后口腔内仍存在2个探诊深度6mm以上的骨下袋,随机选出1个骨缺损用Bio-Gide胶原膜结合Bio-Oss多孔骨修复,另一个骨缺损仅用Bio-Gide胶原膜进行修复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测量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周袋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丧失、骨水平的变化在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边缘龈退缩在单独应用Bio-Gide胶原膜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尚不能肯定Bio-Oss多孔骨可以加强Bio-Gide胶原膜修复牙周垂直型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董立武;邢春艳;方玲;于鸿潜;毛庆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