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许天民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索细胞骨架在将机械应力刺激信号转导进入细胞中并产生应答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力学刺激细胞培养系统的基础上,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施加1.2或1.9 N/m2的流动剪切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流动剪切力作用后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 1.2 N/m2的流动剪切力作用1 h后,受力细胞及其细胞突起沿流动方向一致被拉长.细胞中央微丝呈束状排列,荧光标记强度明显增强.去除剪切力继续培养24 h后,细胞恢复无方向的排列,细胞胞浆微丝重新分布于细胞的周围.1.9 N/m2的流动剪切力作用1 h后,受力细胞发生明显的皱缩,细胞脱落明显,胞浆微丝出现解聚消失现象.继续培养24 h后,细胞形态及微丝无明显恢复.结论细胞骨架是成骨细胞受到流动剪切力后的一个机械刺激感受体,成骨细胞受力后形态学的变化是细胞骨架应力纤维变化的结果.
作者:陈伟辉;乔鞠;田卫东;李声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极固宁和氟保护剂用于活髓牙粘固前脱敏的效果.方法 65例患者的107颗活髓冠桥修复牙在粘固前涂布极固宁和氟保护剂,并以空白为对照,观察其脱敏效果.结果经极固宁和氟保护剂处理后即刻分别有11.4%和17.9%患牙过敏症状消失,60.0%和51.3%的患牙过敏症状减轻,冠桥粘固后分别有80.0%和82.1%患牙过敏症状消失,其效果均好于空白组;粘固1个月后,两试验组的过敏发生率低于空白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活髓牙冠桥修复粘固前用极固宁或氟保护剂进行脱敏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粘固后过敏症状的发生.
作者:王仁飞;傅其宏;王维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罗替糊剂治疗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颗乳磨牙采用罗替糊剂进行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来治疗其慢性根尖周炎.结果经过1~2年的观察,62颗患牙中成功58颗,成功率为93.5%.结论本方法是治疗乳磨牙慢性尖周炎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蔡琴;卓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种热牙胶充填法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镍钛根管预备后分别以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THERMAFIL热牙胶充填术,OBTURA注射式热牙胶充填术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结果随访了治疗374人465颗牙成功率达98.3%~99.2%.失访率为4.7%.结论热牙胶充填术密封的三维充填实现了对根尖孔的良好封闭,对根管源性牙髓根尖周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支清蕙;张辉;廖义东;陈悦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附着体是继卡环、套筒冠之后的第三大类直接固位体.它不仅解决了卡环由于金属钩暴露而产生的美观缺陷问题,而且能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基牙倾斜度过大、难以取得共同就位道、余留牙过少且牙周情况不佳、游离缺失等条件时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效果,同时能更合理的调节应力分布情况[1,2].
作者:杜莉;林映荷;赵煜;肖茂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儿,男,6岁,全口牙不同程度松动8月余.检查:身体发育略迟缓,智力发育情况正常,手掌和脚掌未见皮肤过度角化存在,未查见全身器质性病变,血常规结果正常.无家族史,患儿每日刷牙,早、晚各1次.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可摘局部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常用的一种修复体,卡环是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的固位体.自1996年开始作者使用改良冷弯卡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临床试用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作者:井庆泉;俄广东;王淑贞;孙志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改良摆型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人,其中男7人,女4人,年龄大14岁,小11.5岁.用改良摆型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结果上颌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的距离为6.76±1.32 mm,大为9.60 mm,小为5.20 mm.结论改良摆型矫治器效率高、效果好,属于非病人依赖型矫治器,对于因磨牙前移造成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人,有着较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陈宏;许天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自2002年3月开始Frialit-2种植系统金属烤瓷上部结构制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丽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针对传统带环支抗式Herbst矫治器使用中带环易断裂的原因,提出改良设计,比较传统和改良支抗设计治疗中带环断裂情况.方法记录6例传统支抗设计,7例改良支抗设计患者矫治过程中带环断裂情况.结果传统支抗的Herbst矫治器,上颌磨牙和下颌第一双尖牙的带环易受损,尤以下颌第一双尖牙为甚.增加颊侧连接丝后的改良支抗,带环断裂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带环支抗设计制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肖丹娜;高辉;赵志河;罗颂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三氧化二砷(As2O3)失活法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牙髓无痛法,效果肯定.但其属剧毒药物,对组织的毒性作用没有自限性,使用不当或作用时间太长极易形成药物性根尖周炎及牙周膜炎[1,2],严重者可造成牙槽骨的坏死[3].我科自1990年以来收治因As2O3失活不当导致的化学性颌骨坏死共10例,报道如下.
作者:谢富强;刘志寿;王景辉;江福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唇腭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很多患者来就诊时已做过唇腭裂修复术,但由于上颌骨或上牙弓受唇腭裂影响致其长度和宽度发育受限,上下牙弓不协调,还存在一定的牙牙合畸形和颌骨畸形,主要表现为反牙合、开牙合、牙列拥挤、牙齿扭转及错位等,其面部的畸形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杜英;刘红;邓邦莲;段银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应用于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的大开口度、Mankoski疼痛指数和盘突关系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结果 15例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在联合治疗2周后,其开口度均有明显的改善,疼痛指数也有明显的下降;6个月后,其盘突关系正常率为80%.结论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光保;欧尧;黄云飞;黄建生;张雪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的特点及方法.方法回顾了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基底细胞癌35例,分析不同部位治疗特点及病变部位、术前诊断与切缘阳性间的关系.结果切缘阳性与部位及术前诊断具有相关性.结论提高术前临床诊断符合率,注意部位特点,可望获得更满意疗效.
作者:李旭奎;刘红莉;孙斌;朱进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对牙龈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射频探头直接照射牙龈出血点后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牙龈出血35例,32例一次照射止血,总有效率为91.4%.结论射频技术是治疗牙龈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念全;韩思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牙脱位是一种少发但涉及多种组织的复合性损伤,牙再植是保存脱位牙的有效方法.在以往的报道中脱位牙再植成功率较低,约为4%~50%[1].许多学者对可能引起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措施以保证脱位牙再植的成功.因此,充分了解影响再植牙愈合的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关系,能为临床处理提供较好的理论指导.
作者:刘阗;符云;郑树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牙周组织发育中,各细胞及分子机制均有可能参与其中的某一阶段,而釉基质蛋白由于介导了上皮--间充质反应,促进间充质细胞对牙根表面的附着并可诱导牙骨质细胞的分化,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铮;丁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面神经低位切断伤及压榨伤后,大鼠面运动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死亡的时间进程.方法手术制作大鼠右侧面神经的低位切断伤、压榨伤模型,左侧为正常对照侧.用HE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观测面运动神经元死亡情况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面神经切断伤及压榨伤均可引起面运动神经元死亡,且于伤后4周时达到高峰(切断伤组死亡率51.19%±9.57%,压榨伤组死亡率27.90%±4.68%);除损伤后第一天外,损伤后各时间点切断伤组神经元死亡数目明显较压榨伤组多(P<0.01).结论面神经切断伤及压榨伤均可引起面运动神经元死亡,死亡数目与损伤形式有关.对重度的神经损伤,临床神经修复应争取在损伤后4周内进行.
作者:魏海刚;李蜀光;邱雅;许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IL-6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了汉族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共166例和80例健康对照的颊粘膜拭子,以Chelex-100法提取DNA,用PCR-RFLP法检测IL-6-174的多态性,比较患者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IL-6-174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患者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别,汉族中IL-6-174位点等位基因C的频率极少,明显低于高加索人.结论 IL-6-17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敏感性无关.
作者:孙江;马文波;章锦才;庞若愚;张蕴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塔派克斯(Vitapex)糊剂充填感染根管的疗效.方法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00例214颗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比塔派克斯糊剂充填根管,对照组用碘仿氧化锌糊剂充填根管,观察其临床近期疗效.结果根充后根充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而1年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比塔派克斯糊剂充填感染根管根充反应少,而1年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小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