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技术治疗牙龈出血的临床应用

黄念全;韩思伟

关键词:射频, 牙龈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技术对牙龈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射频探头直接照射牙龈出血点后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牙龈出血35例,32例一次照射止血,总有效率为91.4%.结论射频技术是治疗牙龈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热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观察

    目的探讨3种热牙胶充填法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镍钛根管预备后分别以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THERMAFIL热牙胶充填术,OBTURA注射式热牙胶充填术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结果随访了治疗374人465颗牙成功率达98.3%~99.2%.失访率为4.7%.结论热牙胶充填术密封的三维充填实现了对根尖孔的良好封闭,对根管源性牙髓根尖周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支清蕙;张辉;廖义东;陈悦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釉基质蛋白在牙周再生中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牙周组织发育中,各细胞及分子机制均有可能参与其中的某一阶段,而釉基质蛋白由于介导了上皮--间充质反应,促进间充质细胞对牙根表面的附着并可诱导牙骨质细胞的分化,因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铮;丁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IL-6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IL-6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了汉族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共166例和80例健康对照的颊粘膜拭子,以Chelex-100法提取DNA,用PCR-RFLP法检测IL-6-174的多态性,比较患者和对照组中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IL-6-174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患者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别,汉族中IL-6-174位点等位基因C的频率极少,明显低于高加索人.结论 IL-6-17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敏感性无关.

    作者:孙江;马文波;章锦才;庞若愚;张蕴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恒牙期唇腭裂术后的正畸与外科治疗

    唇腭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很多患者来就诊时已做过唇腭裂修复术,但由于上颌骨或上牙弓受唇腭裂影响致其长度和宽度发育受限,上下牙弓不协调,还存在一定的牙牙合畸形和颌骨畸形,主要表现为反牙合、开牙合、牙列拥挤、牙齿扭转及错位等,其面部的畸形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作者:杜英;刘红;邓邦莲;段银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面接触冷弯卡环丝与弯制钳的临床应用

    可摘局部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常用的一种修复体,卡环是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的固位体.自1996年开始作者使用改良冷弯卡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临床试用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作者:井庆泉;俄广东;王淑贞;孙志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脉冲Nd:YAG激光促进氟保护漆治疗牙齿敏感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脉冲Nd:YAG激光促进氟保护漆治疗牙齿敏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计算机程序控制脉冲Nd:YAG激光照射经涂一层氟保护漆的牙齿敏感症患牙,并分别与单纯涂一层氟保护漆或单纯脉冲Nd:YAG激光照射的疗效相比较.结果涂氟保护漆加脉冲Nd:YAG激光照射治疗牙齿敏感症优于单纯涂保护漆或单纯脉冲Nd:YAG激光照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涂氟保护漆和脉冲Nd:YAG激光照射的联合应用是一种治疗牙齿敏感症较为有效的手段.

    作者:赵玮;余东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频技术治疗牙龈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射频技术对牙龈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射频探头直接照射牙龈出血点后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牙龈出血35例,32例一次照射止血,总有效率为91.4%.结论射频技术是治疗牙龈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念全;韩思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影响游离端附着体义齿支持组织受力的因素

    附着体是继卡环、套筒冠之后的第三大类直接固位体.它不仅解决了卡环由于金属钩暴露而产生的美观缺陷问题,而且能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基牙倾斜度过大、难以取得共同就位道、余留牙过少且牙周情况不佳、游离缺失等条件时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效果,同时能更合理的调节应力分布情况[1,2].

    作者:杜莉;林映荷;赵煜;肖茂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712名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方法调查712名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情况与患龋率的关系;与1995年的患龋率、充填率、牙龈炎患病率比较.结果早晚刷牙者患龋率明显低于每天刷牙1次和不刷牙者,2002年的患龋率和牙龈炎患病率较1995年明显降低;充填率有一定的提高.结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有效地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作者:梁焕友;王萍;李若兰;吴坚;艾虹;刘国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离子交换树脂转移钙离子至牙釉质中的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离子交换树脂转移钙离子至牙釉质中的作用,为再矿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离体牙釉质小块,分别浸泡在45Ca离子交换树脂生理盐水溶液(实验组)和45Ca氯化钙溶液中(对照组),经0.5、2、12 h后,测量放射活度计数.结果实验组0.5 h牙釉质中已有45Ca离子大量转入,可达9.055个放射活度计数/mm2;2 h转入量达高峰,可达20.675个放射活度计数/mm2;12 h有所下降,可达15.775个放射活度计数/mm2.结论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把钙离子转移到牙釉质中去,而且含量较大.

    作者:张志民;高心;何钟勤;高文信;罗云霄;李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两种脱敏剂对冠桥修复粘固前的脱敏效果

    目的观察极固宁和氟保护剂用于活髓牙粘固前脱敏的效果.方法 65例患者的107颗活髓冠桥修复牙在粘固前涂布极固宁和氟保护剂,并以空白为对照,观察其脱敏效果.结果经极固宁和氟保护剂处理后即刻分别有11.4%和17.9%患牙过敏症状消失,60.0%和51.3%的患牙过敏症状减轻,冠桥粘固后分别有80.0%和82.1%患牙过敏症状消失,其效果均好于空白组;粘固1个月后,两试验组的过敏发生率低于空白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活髓牙冠桥修复粘固前用极固宁或氟保护剂进行脱敏处理,可以有效减少粘固后过敏症状的发生.

    作者:王仁飞;傅其宏;王维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流动剪切力对原代大鼠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索细胞骨架在将机械应力刺激信号转导进入细胞中并产生应答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建立力学刺激细胞培养系统的基础上,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原代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施加1.2或1.9 N/m2的流动剪切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流动剪切力作用后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 1.2 N/m2的流动剪切力作用1 h后,受力细胞及其细胞突起沿流动方向一致被拉长.细胞中央微丝呈束状排列,荧光标记强度明显增强.去除剪切力继续培养24 h后,细胞恢复无方向的排列,细胞胞浆微丝重新分布于细胞的周围.1.9 N/m2的流动剪切力作用1 h后,受力细胞发生明显的皱缩,细胞脱落明显,胞浆微丝出现解聚消失现象.继续培养24 h后,细胞形态及微丝无明显恢复.结论细胞骨架是成骨细胞受到流动剪切力后的一个机械刺激感受体,成骨细胞受力后形态学的变化是细胞骨架应力纤维变化的结果.

    作者:陈伟辉;乔鞠;田卫东;李声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弥漫型青春前期牙周炎1例

    患儿,男,6岁,全口牙不同程度松动8月余.检查:身体发育略迟缓,智力发育情况正常,手掌和脚掌未见皮肤过度角化存在,未查见全身器质性病变,血常规结果正常.无家族史,患儿每日刷牙,早、晚各1次.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正颌术后硬组织位置变化预测的准确性评价

    目的探讨牙颌面畸形患者行正颌外科手术术后硬组织位置变化与术前预测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5例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外科手术后1个星期拍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和术前正畸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模拟手术后所得预测值进行15项硬组织测量指标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测量值和术前预测值在水平向量变化上存在着绝对值差异,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在一些垂直向量变化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分析差异引起的原因:术前头影测量和模型外科的差异,牙合板制作不准确的影响,颞颌关节的影响及术中因素的影响.结论术前精确的头影测量和模型外科,牙合板的精确制作,术中选用合适的口外标记点并仔细行手术操作是取得完善疗效的关键.

    作者:周会喜;薛国初;艾伟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35例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治疗的特点及方法.方法回顾了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基底细胞癌35例,分析不同部位治疗特点及病变部位、术前诊断与切缘阳性间的关系.结果切缘阳性与部位及术前诊断具有相关性.结论提高术前临床诊断符合率,注意部位特点,可望获得更满意疗效.

    作者:李旭奎;刘红莉;孙斌;朱进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改良摆型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摆型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人,其中男7人,女4人,年龄大14岁,小11.5岁.用改良摆型矫治器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变化.结果上颌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的距离为6.76±1.32 mm,大为9.60 mm,小为5.20 mm.结论改良摆型矫治器效率高、效果好,属于非病人依赖型矫治器,对于因磨牙前移造成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人,有着较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陈宏;许天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浓度的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狗的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GCF)IL-1α、IL-6、TNF-α等几种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与骨吸收的关系.方法建立狗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对龈沟液的IL-1α、IL-6、TNF-α等细胞因子进行ELISA法检测,并对种植体进行X线及大体观察.结果 4-0线结扎4周时龈沟液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增高,骨性界面的骨组织出现明显吸收,而结扎4周后去除结扎线继续观察组与继续结扎组两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与结扎4周时相比有显著变化.结论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时与天然牙牙周炎相似,IL-1α、IL-6、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炎症过程,与界面骨破坏有关.

    作者:徐淑兰;张开宜;许曼波;胡雁;黎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备牙意外穿髓的保髓治疗效果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觉醒和提高,以及牙科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应用,口腔修复已进入功能和美容并重的时代,而烤瓷修复由于其临床就诊时间少、功能和美观俱佳等优点,在牙科美容修复中已逐渐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前牙错位、扭转的矫正,成年人大多愿意选择用烤瓷修复的方法,在临床备牙时往往容易穿髓,尤其是年轻恒牙,口腔医师多采用烤瓷桩冠来矫正这类畸形牙.

    作者:朱庆党;陈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铒激光的研究及应用

    自从1960年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学者们都在致力于研发一种可以应用于口腔软、硬组织的激光,一种更保守、小干预治疗龋病的方法[1].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7亿牙齿充填物,这其中有很多窝洞可以用激光来制备,因此更好地了解硬组织激光十分重要.

    作者:郑向明;胡德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目的观察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应用于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的大开口度、Mankoski疼痛指数和盘突关系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联合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疗效.结果 15例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在联合治疗2周后,其开口度均有明显的改善,疼痛指数也有明显的下降;6个月后,其盘突关系正常率为80%.结论再定位夹板与中切点阻断器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光保;欧尧;黄云飞;黄建生;张雪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