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IPS-Empress 2 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共98颗牙分为2组,观察26个月,IPS-Empress 2 全瓷冠修复前后牙49颗,烤瓷冠修复49颗牙,从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解剖形态、颜色匹配性、基牙继发龋和修复体折断等方面进行临床评价,并从PLI、CI及瓷损坏方面进一步评价.结果在修复体颜色等方面IPS-Empress 2全瓷冠好于以钴铬合金为基底的烤瓷牙(P<0.05),而两组的PLI、CI经统计分析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瓷冠优于烤瓷冠,其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用IPS-Empress 2 全瓷冠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付玉;陈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非化脓性腮腺肿胀、疼痛及发热为特征,多见于2~14岁儿童,成人少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口腔科近3年来共收治4例成人流行性腮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伯友;彭勇;耿发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病治疗中根管长度电测法准确性.方法使用Y-Ⅲ牙科发声探针电测根管长度,试验组测量根尖阴影直径在3.00~5.00mm27颗牙,共30个根管.对照组根尖无阴影32颗牙,共35个根管.电测根管长度确定后,在牙椅旁即刻照X线片,然后测量X线片上根管锉与根尖平面关系.结果以X线片根尖平面为标准,电测根管长度误差范围在-1.00~+0.50mm的试验组有27个根管,符合率达90.00%.对照组有31个根管,符合率达88.57%.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管长度电测法的准确性与根尖周的生物学特性关系不大,根管长度电测法不但适用于牙髓病,也适用于根尖周病.
作者:高宝贤;谢素英;钱志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牙种植现已成为失牙修复的选择之一.上颌前牙区的美观十分重要,这要求种植体不仅稳固,而且周围有足够的软硬组织以达到外观上与天然牙相似.牙缺失后由于废用萎缩、血供下降、局部感染及义齿的压力造成大量的骨缺失[1].这在矢状方向尤其明显.因此,种植前经常需要增加骨量.
作者:满毅;林映荷;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56个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应用根管治疗显微镜和不同取出方法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器械折断的56个根管中,有41个取出,4个通过断针并根管充填.其中,根管上部断针5个全部取出;根管中部断针28个,25个取出;根尖部断针(包括全根管)23个,11个取出.结论应用适当方法,根管内中上部的断针大部分可取出,根尖部的断针取出较困难.
作者:张成飞;尹兴;丁瑞宇;林琼光;刘萌;楚小玉;张静;崔静;魏克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青春期牙科就诊病人牙科焦虑症状况,以便提供心理指导.方法325例(男151,女174)12~18岁牙科就诊病人就诊后完成一份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三部分:儿童社会人口学资料,柯氏牙科焦虑症量表(DAS)和凯氏牙科恐惧症评定表(DFS).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总DAS得分分别为8.29±2.92、8.84±2.88(P>0.05);DFS总均值分别为36.91±8.63、37.36±8.61(P>0.05);牙科焦虑症常见的刺激因素有:特殊声音(牙机钻牙的声音)、特殊环境(牙科诊室、牙椅、医院气氛)、特殊气味和气氛(诊室药水味).结论青春期牙科就诊病人牙科焦虑症没有性别差异;其发生与个人经历、认识和就诊环境有关.
作者:庄最新;李燕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牛牙样牙(taurodontism)是指牙体长而牙根短小,髓室纵径长,根分歧移向根尖处,牙形似有蹄类动物牙齿,属于一种比较少见的牙髓腔异常疾病.该病多见于下颌第二磨牙,发生于下颌前磨牙少见,而畸形中央尖伴牛牙样牙发生于下颌第一前磨牙者罕见,国内外资料均未见报道.现将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内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洋;周春华;姜秋;徐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增生性牙龈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3例16~28岁的增生性牙龈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局部龈上龈下超声波洁刮治的基础治疗、手术治疗等,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药物治疗和基础治疗3个月后23例患者中有18例牙龈颜色恢复正常,肥大的牙龈完全恢复到正常形态,占78.3%,其中1个月9例,2个月6例,3个月3例;3例经2次洁、刮治后牙龈颜色恢复正常,但稍显肥大,占13.0%;2例经2次洁、刮治后,牙龈颜色基本正常,龈乳头和部分龈缘仍明显肥大,3个月后经牙龈切除术治疗,恢复正常,占8.7%.结论大部分增生性牙龈炎的年青患者通过牙周药物治疗和基础治疗,牙龈可恢复正常形态,但恢复的时间不同.
作者:曾雄群;章锦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药物性空管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8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乳牙髓室内封木榴油后,用空管糊剂进行根管充填.结果133颗患牙半年复查成功116颗(87.22%),进步11颗(8.27%),总有效率95.49%;1年复查成功111颗(83.46%),进步14颗(10.53%),总有效率93.98%.结论药物性空管糊剂是治疗乳牙慢性根尖周炎,保存乳牙至乳恒牙正常替换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丽梅;柳忠豪;于明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牙龈健康者和牙龈炎患者使用电动牙刷去除菌斑的作用.方法选择年龄18~25岁医学院学生共50名,检查菌斑指数后使用声波震动牙刷每天刷牙2次,每次2min.连续使用2周和1个月后分别检查菌斑指数.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论是牙龈健康组还是牙龈炎组,刷牙后与刷牙前比较菌斑指数均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具高度显著性差异,连续刷牙1个月后与1个月前比较菌斑指数在刷牙前就有所下降,统计学分析具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声波震动牙刷能有效清除牙菌斑.
作者:曹慧珍;叶玮;潘瑛;叶慧琦;冯希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口腔疾病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阳性标志流行情况.方法收集广东省口腔医院自1999年8月~2003年1月的1 414例口腔疾病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JSA)检测,分析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率情况.结果1 414例标本中,HBV阳性者890例,阳性率为62.9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59.91%,女性阳性率为67.77%,女性HBV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广东省口腔疾病患者中HBV阳性率高于全国五省平均水平(42.26%).口腔科医生必须做好预防HBV交叉感染的措施.
作者:许曼波;谢远宗;曾翔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更有效率的拔牙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运用改良挺尖牙挺拔除法和传统牙挺拔除法分别拔除后牙各200颗,比较两种方法所耗费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良挺尖牙挺拔除法拔除后牙不仅手术时间短而且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牙挺拔除法.结论改良挺尖牙挺拔除法更重视牙体牙根的解剖形态及其在牙槽骨中的方向,在牙槽外科手术中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光涛;肖明荣;彭镇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对患尖周脓肿的乳磨牙采用V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或空管疗法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82例190颗患牙随机分为VP糊剂根管充填组和空管疗法组,1年后回访.结果根管充填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空管疗法组为91.49%,经卡方检验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0.38,P>0.05).结论空管疗法疗效好,操作简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对因治疗方法,提高修复体的保存率,防止新楔缺的形成.方法选择深达2度以上双尖牙楔状缺损患者132例(患牙144颗),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分层充填光固化复合体,固化前进行咬合适应,完成充填后调(牙合);对照组:全层一次充填光固化复合体,固化前不进行咬合适应,充填后不调(牙合).结果经2年的临床观察,试验组充填修复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81,P<0.05).结论分层充填、充填物经咬合适应再固化、简单调(牙合)等楔状缺损的对因治疗方法能提高充填修复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艳;宋斌;于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的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体植入术前精确定位及骨量测量的意义.方法测量比较带有3个放射标记物的模板在模型及多层面螺旋CT影像中的距离和相互角度,并在CT影像中虚拟植入种植体,观察种植体植入情况.结果多层面螺旋CT中影像的放射标记物间的距离与模型上测量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能直观、准确提供种植体植入的骨量信息.结论使用多层面螺旋CT能在术前准确评估牙槽骨骨量及确定种植体植入位置、方向、大小、长度.
作者:胡文;吴纪楠;唐秉航;李良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其中上颌拔除2个前磨牙(甲组)18例,双颌拔除4个前磨牙(乙组)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乙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的变化更为显著,颏前点明显前移,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乙组面型突度变较甲组更为显著.结论上颌单颌拔牙适用于下唇和下切牙凸度小、下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双颌拔牙适用于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
作者:杜英;段银钟;杨振华;陈曦;杨彤彤;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Quad-Helix扩弓器的制作、临床戴用技巧、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15例混合牙列后期及恒牙期的牙弓狭窄患者,运用Quad-Helix扩弓器进行扩弓治疗.结果通过病例总结发现,上颌第一双尖牙扩弓距离平均为4.5mm,上颌第二双尖牙扩弓距离平均为5.4mm,上颌第一磨牙扩弓距离平均为5.5 mm.大扩弓距离为7.5mm,小扩弓距离为2.0 mm,平均扩弓时间为42d.结论Quad-Helix扩弓器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而且还可用于移动个别牙齿及增强支抗.
作者:李戈;兰泽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畸形中央尖、多生牙、融合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在同一患者口内多个前磨牙发生畸形中央尖,同时伴有下颌前牙融合牙、上颌前牙多生牙的牙齿发育畸形则较为少见.
作者:徐莉;黄洋;李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春市自强小学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00份并对收回的39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缺乏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关于刷牙的方法及作用、氟化物的防龋作用、窝沟封闭的作用等认识仍有不足.结论应加强对小学生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
作者:高扬;张茹慧;邱文彦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