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生物调节器的制作

叶炳坤

关键词:生物调节器, 低角病例, 上牙弓狭窄, 下颌后缩, 下唇挡, 塑料基托, 矫治力, 替牙期, 肌紧张, 错牙合, 体积, 肌肉, 恒定, 构成, 分类, 腭杆, 安氏
摘要:生物调节器主要适应替牙期Ⅱ类Ⅰ类分类错牙合的上牙弓狭窄、下颌后缩的低角病例.本文介绍的改良生物调节器是把生物调节器和下唇挡结合使用,不仅可矫治安氏Ⅱ类病例,而且对颏肌紧张的病例可以起到松弛的作用.它主要由带颊屏的唇弓、腭杆、下唇档和塑料基托等构成.其优点是体积较小,日夜都可以戴用,因此能持续恒定给舌和口周肌肉施加矫治力[1].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下颌骨下缘和舌骨上淋巴清扫舌癌根治术的评价

    目的评价保留下颌骨下缘和舌骨上淋巴清扫舌癌根治术式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总结10例采用该术式舌癌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3例在术后2个月~1年半发现患侧颈淋巴转移;2年生存者9例,3年生存者4例,5年生存者2例;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结论保留下颌骨下缘更有利于舌原发灶的彻底切除,避免局部复发,对未侵犯下颌骨的病例均可采用.舌骨上淋巴清扫术应慎重应用,手术应扩展至二腹肌淋巴结.术后配合系统化疗并严密观察,一旦发现颈淋巴转移灶立即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作者:姚小武;杨利和;叶金梅;李锐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种植义齿15例体会

    种植义齿是一项先进的临床应用技术,作者自1994年起,开展延期二段式种植义齿技术,共15例患者,18颗种植体,经过5~7年观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伟明;孔繁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速涡轮手机的污染和清洗

    未经灭菌处理的口腔医疗器械,在诊治工作中会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体,这已是公认的事实.而大量的试验亦已证明,医疗器械在灭菌前不进行相应的有效清洗,以清除附着的血污、积垢、微生物膜和菌落,很可能会造成器械灭菌处理的失败.因此,为防止交叉感染,在对医疗器械进行的卫生处理中,灭菌是必须的手段,而清洗则是其中重要的程序.高速涡轮手机是口腔治疗工作中的主要工具,由于其结构和工作特性,更是预防口腔医疗器械介导交叉感染的首要控制对象.本文仅就高速涡轮手机的污染和清洗试作讨论.

    作者:曾国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IL-8与牙周炎关系的探讨

    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性疾病,在菌斑细菌及其产物的刺激下,炎性浸润细胞和局部组织细胞合成和释放大量化学因子参与炎症反应过程.化学因子,为一结构相关的细胞因子家族,对特定类型白细胞表现为化学趋化性,分子结构具有四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保守序列,影响其三级结构.根据两两半胱氨酸间是否被其他类型氨基酸分隔,可分为CXC,CC,CX3C及C亚型.IL-8属于CXC亚型,主要趋化PMN[1,2].

    作者:郭永华;张蕴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舌管囊肿(瘘)172例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舌管囊肿(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72例甲状舌管囊肿(瘘)的临床资料,光镜下观察其组织学表现.结果 172例中,10岁以下儿童91例(52.9%),男女之比为1.8∶1,发生于舌骨下部位106例(61.2%),复发30例(17.4%);囊肿衬里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4例(31.4%)、复层鳞状上皮40例(23.3%)、单层上皮8例(4.7%)、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伴有复层鳞状上皮7例(4.1%)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伴有单层上皮7例(4.1%).结论甲状舌管囊肿(瘘)好发于10岁以下男性,且舌骨下多见,组织学表现具有多样性.

    作者:崔淑霞;刘进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体冻干骨在齿槽裂修复中的应用

    唇腭裂术后上颌齿槽突裂的整复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复材料有多种,如自体骨、羟基磷灰石、珊瑚人工骨、生物陶瓷和粉状蛋壳等,各有其优缺点.我科从1999年10月至今,应用异体冻干骨充填齿槽裂2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一雷;陈伟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抗生素预防感染的牙种植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无抗生素预防的牙种植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牙种植患者154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3名(196枚种植体)给予口服青霉素V(PC-V)预防处理,实验组71名(167枚种植种)术前、术后均不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术后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上颌骨与下颌骨种植体的存留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牙种植外科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无意义的.

    作者:王文红;范群;徐中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固定修复牙体制备前患者心理初探

    目的探讨固定修复牙体预备前患者的心理情况.方法在固定修复牙体制备前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169例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比较了两组患者在有无心理准备下的畏惧心理,合作行为及对修复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心理有准备组较之对照组的畏惧程度低,能更好地与医生配合,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在固定修复牙体制备前应适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对获得医患双方都满意的修复体是很必要的.

    作者:钟爱喜;潘小波;彭利辉;何培侠;黄燕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咬合力影响大鼠牙周组织IL-6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检测大鼠牙周组织IL-6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方法,弄清咬合力与牙周组织IL-6mRNA表达变化的关系,初探其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分子机理.方法选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动物模型,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的原杂交方法,检测不同咬合力状态下,大鼠牙周组织IL-6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牙周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中均有IL-6mRNA阳性信号,而在阴性对照、空白对照中均未检测到信号.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原位杂交方法具较高特异性和灵敏性.此方法用于口腔修复生物力学研究中,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咬合力对牙周组织改建影响的机理,揭示了牙周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作者:袁林;周伟东;赵云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寒天印模材料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寒天印模材料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应用中的护理.方法根据使用寒天印模材料获取根管印模及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各操作步骤进行器械准备及护理配合.结论寒天印模材料操作简单方便,护理配合的关键在于熟悉材料特性及操作步骤.

    作者:梁美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颏下部软组织混合瘤1例报告

    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是唾液腺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好发于腮腺,其次为颌下腺,小涎腺以腭部多见.在颌面部,发生于除涎腺以外的软组织较少见.现将颏下部软组织混合瘤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兵;徐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早期儿童龋病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儿童龋病(ECC)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84名2~4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并对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ECC的患病率为19.2%,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在ECC的发病过程中,釉质发育缺陷、新生儿早产和口腔卫生不良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儿童含奶嘴睡觉的习惯并不是惟一的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儿童龋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釉质发育缺陷、新生儿早产、口腔卫生不良和含奶嘴睡觉的习惯等.

    作者:廖义东;林焕彩;支青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四种根管预备法及效果评价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重要步骤,尤其在后牙根管治疗中操作难度高,费时.其方法除比较熟悉的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外,还有平衡力法、超声法和SW器械法,此外还有近年来备受瞩目的ProFile机用器械法,现对后4种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莫清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曲方丝弓矫治开牙合畸形附12例探讨

    开牙合(openbite)是指在正中牙合位或非正中牙合位时,上下颌前牙部分牙齿在垂直方向上无接触的错牙合畸形.开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切割、咀嚼、吞咽、发育及呼吸等功能,甚者影响容貌和心理健康,成年患者尤甚.

    作者:陈世稳;周嫣;黄敏方;方志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牙周炎治疗前后龈沟液中PGE2、IL-6、IL-8的变化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GCF)中PGE2、IL-6、IL-8在治疗前后的浓度,探讨评价牙周治疗效果的指标.方法选择20例牙周炎患牙,用超声波治疗仪进行龈下刮治,检查治疗前、治疗后4周龈沟出血指数(SBI),并收集治疗前后的GCF,用ELISA检测其中PGE2、IL-6、IL-8的浓度.结果治疗前后SBI分别为2.87±0.52和1.32±0.28,P<0.01;PGE2 浓度为254.86±123.60和157.78±129.06 (ng/ml),P<0.05;而IL-6、IL-8的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过彻底的牙周治疗后,GCF中PGE2浓度明显降低,IL-6、IL-8降低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作为牙周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PGE2较IL-6、IL-8等更为敏感.

    作者:曾雄群;李梅;章锦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根尖周炎用微波处理根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微波技术对感染根管进行消毒处理的疗效评估.方法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根管使用微波消毒处理后一次性完成根管充填,观察其疗效,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86例98颗患牙微波根管处理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对感染根管的消毒治疗疗效显著,疗程短,无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根管消毒方法.

    作者:刁惠波;陈建洪;唐倩;黄伟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恒牙根形成状态与恒牙迟萌的处置时机选择

    目的寻找局部恒牙迟萌的佳治疗时机.方法治疗Ⅰ组的11例患儿在其迟萌恒牙根形成3/4以前拔除乳牙或切龈助萌;治疗Ⅱ组的8例患儿在其迟萌恒牙根完成3/4以上时拔除乳牙或切龈助萌.结果治疗Ⅰ组的迟萌恒牙均与对颌牙建立正常关系,而治疗Ⅱ组除2颗下颌第二双尖牙外,其余迟萌恒牙均未与对颌牙建立正常关系.结论建议在恒牙根完成3/4以前治疗局部恒牙迟萌.

    作者:柏宁;朱维建;王志军;沈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论口腔预防保健的职业道德

    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对口腔预防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本文阐述了口腔预防保健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和作用,强调口腔预防保健职业道德的特点是它的社会性和群体性,提出口腔预防保健职业道德要求是:①对社会负责的精神,②为事业奉献的精神,③做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④团结协作的精神.

    作者:沈家平;吴友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改良生物调节器的制作

    生物调节器主要适应替牙期Ⅱ类Ⅰ类分类错牙合的上牙弓狭窄、下颌后缩的低角病例.本文介绍的改良生物调节器是把生物调节器和下唇挡结合使用,不仅可矫治安氏Ⅱ类病例,而且对颏肌紧张的病例可以起到松弛的作用.它主要由带颊屏的唇弓、腭杆、下唇档和塑料基托等构成.其优点是体积较小,日夜都可以戴用,因此能持续恒定给舌和口周肌肉施加矫治力[1].

    作者:叶炳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材料制取根管印模间接制备桩核的临床比较

    目的对三种材料制取根管印模间接制备桩核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病例68例,共108颗上前牙,分成3组,分别采用琼脂法、小木桩法、印模膏法制取根管印模,灌模,间接法制作铸造桩核.随访观察1~3年.结果三种方法中,以琼脂法取模间接制备桩核的效果好.采用该方法制作的桩核,与根管的适合性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小木桩法就位时较为困难,印模膏法制备的桩核易出现松动.结论利用间接法制作桩核,操作简便,方法简单,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采用琼脂法制取根管印模间接制备桩核的临床效果较好,因其成本较硅橡胶低,便于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宋冠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