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刘建文;何永正

关键词:云南白药胶囊,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2.68±0.73)d,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4.82±1.07)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之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满意.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云南白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2.68±0.73)d,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4.82±1.07)d,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之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建文;何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三种抗菌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成本差异对比

    目的 对三种不同抗菌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差异进行研究.方法 以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2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2例,分别予以不同抗菌方案治疗,A组:头孢呋辛钠;B组: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C组:头孢呋辛钠+红霉素,进行疗效、成本分析.结果 两药联用时,临床症状以及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短、花费较低(P<0.05);三种方案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的C/E值低.结论 在达到相同的疗效时,头孢呋辛钠+阿奇霉素联合治疗的花费低,经济学优势为显著.

    作者:赵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引起该病的诸多可控因素中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位居前两位,而二者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洪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及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后hs-CRP、BNP、NT-proBNP、LVEF、LVESV、LVEDV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继发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系统微炎症状态,遏制心肌损伤,提升心功能.

    作者:黄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量、ADL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死亡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可更好清除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石敬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应用解热镇痛药药物治疗的患者,包含解热镇痛药的处方42947张,然后对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目前应用于临床上的解热镇痛药主要包括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以及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主要有布洛芬、右酮洛芬,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主要有塞来昔布、依托考昔以及美洛昔康,复方制剂包括复方氯唑沙宗、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氨酚曲马多,其他包括双氯芬酸钠、双醋瑞因、洛索洛芬钠、洛芬待因、萘普生.这类药物除了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之外,还有一定的抗风湿、抗炎的作用;大部分的药物都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结论 解热镇痛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上应该更加明确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余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白眉蛇毒血凝酶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白眉蛇毒血凝酶对慢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各类慢性创伤患者92例,将他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考组,每组46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对创面进行处理,而参考组患者则采用一般血凝酶对创面进行处理,同时统计对比各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结束治疗后,观察对比试验组和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试验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83%;而参考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0.4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凝血酶的治疗效果,白眉蛇毒血凝酶对慢性创面具有更强的止血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凤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研究

    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可导致迟发性脑缺血,被认为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的脑血管痉挛进行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口服或经静脉注射血管舒张剂、3-H疗法(扩充血容量、提高血压、血液稀释联合治疗法)、血管内治疗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等.

    作者:李思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药物的安全性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率与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和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患者的77.1%相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将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作者:吴伟芳;吴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

    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收集了近年来国内一些关于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同时结合笔者对中医理论知识和癌因性疲乏相关病理知识的了解与笔者长期的工作经验,对当下中医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医针灸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可通过针灸治疗方式可通过对肿瘤直接作用、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等方面来有效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涛;孙永康;郭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半夏厚朴汤对失眠症治疗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 分析半夏厚朴汤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3月广东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00只3月龄小鼠为实验对象,展开两个分项研究.其一为睡眠时间影响实验,将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展开睡眠潜伏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对比.其二为自主活动影响实验,将其他100只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分别给予同体积蒸馏水与不同剂量的半夏厚朴汤,在用药前后测定小鼠的活动次数.结果 半夏厚朴汤给药的三组小鼠在睡眠潜伏时间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小鼠睡眠维持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睡眠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睡眠持续时间延长的更为明显(P<0.05).在给药前各组小鼠活动次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活动次数均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增加,小鼠活动次数减少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动物实验显示,半夏厚朴汤有镇静、催眠的效果,对于失眠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岩;罗志宏;张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外伤性血气胸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8.88%(4/45)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P<0.05).结论 外伤性血气胸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电视胸腔镜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饶飞飞;徐宗祥;钱菊生;王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对患者PASI评分的影响

    目的 对寻常型银屑病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展开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治疗用药,入选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5例以卡泊三醇软膏展开治疗为卡泊组,53例通过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展开治疗为钙泊组,对比皮损分布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周、4周两组PASI评分均有下降,组间对比,钙泊组显著较低,且钙泊组总有效率是96.23%,与卡泊组的77.7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可使PASI评分显著下降,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多.

    作者:张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八正颗粒治疗膀胱湿热证162例观察

    目的 对八正颗粒治疗膀胱湿热证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作出客观的临床再评价.方法 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治疗组采用八正颗粒,每次温开水冲服1袋(4 g/袋),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八正合剂,每次口服20 mL(120 mL/瓶),每日3次.疗程均为2周.统计分析用SAS 8.1和Stata 8.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 患者FAS结果表明,八正颗粒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84%、86.42%,其疗效略优于对照组(八正合剂;愈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20%、76.54%).结论 八正颗粒是治疗膀胱湿热证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凌;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7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予以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Scr)指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指标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较高;与对照组死亡率比较,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王开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心电图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2.50%)明显低于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减轻病情,且患者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苏建宏;甘学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 对比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成效.方法 选取86例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心率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以及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95.35%vs.79.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面,在基础治疗上,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更佳.

    作者:胡维娜;史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四环素类药物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牙周炎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近年来牙周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由具有特异性的微生物所导致的龈下感染所致,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牙周组织炎症反应以及牙槽骨吸收等.目前为止,对于牙周炎的治疗,临床普遍使用传统机械疗法,将牙周局部的刺激物进行清除.然而,该种治疗方法较为片面,仅使用外科性质的清创术将附着于牙周的菌斑去除,对于非附着性的菌斑,则不具有作用.因此,临床需要寻找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方法,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就四环素类药物用于牙周炎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田东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前处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行咪达唑仑麻醉前滴鼻,研究组行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脉压差(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滴鼻后10 min、手术前10 min以及手术过程中10 min的心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压差和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右美托咪定麻醉前滴鼻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可以稳定患儿心率,有利于麻醉工作的开展.

    作者:黄婧;吴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潘立酮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潘立酮联合其他药物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用铝碳酸镁配合治疗.治疗后统计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后24 h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胆汁指标检测水平、临床综合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多潘立酮药物单独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铝碳酸镁用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袁溢苒;童明霞;周丽峰;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