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与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雷艳青;徐鹏

关键词:心搏骤停, 复苏效果, 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 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
摘要:目的 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通气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CA)患者的复苏效果,为CA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通气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抢救后2h、20 h、70 h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9A±5.2)s vs.(61.2±7.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SaO2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ROS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院前CA患者的复苏中,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和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有各自的适应证,临床效果差异不大.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的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某院消化内镜室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期间就诊的3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采用常规管理期间就诊的3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规范化流程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规范化流程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0.61%,明显低于对照组4.85% (P< 0.05).结论 规范化流程管理可显著降低消化内镜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郎金榕;罗琴;陈红;卢小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期间的门诊西药用药处方428张,将428张处方按照是否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分为两组,其中,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214张处方作为A组,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214张处方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处方所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西药处方中的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西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西药处方所属患者的恶心、嗜睡、皮疹、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临床用药过程中主要存在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只有从药品管理、用药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措施入手加强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才能够提高西药的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显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综合分析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单胎孕产妇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应用常规产前检查与指导联合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方法,80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产前检查与指导方法,80例).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孕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助产士专科门诊体质量管理能够积极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随机选择住院医治的4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钻孔引流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 经手术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0%;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钻孔引流术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钻孔引流术在临床治疗中起显著作用.

    作者:冯宝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0月~2017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28例患者实施华法林抗凝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显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实施华法林抗凝疗法,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军军;王立君;邵荟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某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减少退药对策研究

    目的 探究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对此提出减少退药的对策,以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方法 对2017年5月~7月期间住院药房退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减少退药现象发生的有效建议.结果 肺病科、脾胃病科、妇科、脑病科及ICU病房退药现象居多,所占比例分别为16.26%、15.63%、14.72%、14.07%、13.24%,从临床退药调查的原因分别有疾病痊愈出院退药、医嘱更改退药、处方电脑输入错误退药、患者转科退药、患者死亡退药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退药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6.05%、57.98%、12.60%、1.08%、1.35%、1.27%.结论 更改医嘱是主要退药原因,指导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加强医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医嘱书写,减少电脑输入错误,才能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住院药房管理水平.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45)采取葛根汤加减治疗,观察组(n=45)采取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积分均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及推拿联合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良好..

    作者:李鸿浩;刘思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96例,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通过静脉滴注方式注射醒脑静注射液,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在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评分,确保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治疗有效率达97.56%,对照组为78.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医治疗方式用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作者:陈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泼尼松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MsPGN)的效果.方法 在2014年5月~2017年2月肾病内科收治的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选出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疗法和泼尼松,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尿蛋白、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孙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诊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及运动等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卡波糖,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7.75±3.13)mmol/L,餐后2h血糖值为(11.07±4.36)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8.95±3.39) mmol/L,餐后2h血糖值为(13.33±4.68) mmol/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腹胀、恶心、排气增多等不良反应共6例,对照组共3例,均较轻微,予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高嘉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标志物预测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和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不仅影响孕产妇健康,还可影响胎儿远期预后,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产科领域的热点.关于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缺氧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免疫调节异常学说、遗传学说和血管内皮损伤学说等.本文整合相关资源,总结近年研究中发现的可帮助预测子痫前期的血清标志物,更新研究理念,促进子痫前期病因研究发展.

    作者:黄容弟;王莹;赖放颖;梁媚珍;梁广智;顾仕媛;王勇彬;聂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并比较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不同方式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CCB组和ACEI组,各60例.CCB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ACEI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变化.结果 CCB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3.33%,ACEI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I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CCB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用于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相当,并且安全性相当,可作为临床上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一种选择.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周血和胸水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观察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与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检测联用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住院病房122例胸腔积液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结核分歧杆菌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病理学检验以及临床抗结核反应分组.入院后所有患者行胸腔积液ADA检测、外周血T-SPOT.TB检测及痰分歧杆菌培养、痰涂片抗酸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核组的性别、年龄与非结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与非结核组相比,T-SPOT.TB与ADA阳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斑点平均数与ADA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于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较高,但特异性偏低,与ADA联用时诊断会更为准确.

    作者:李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7月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组.西地兰组采用西地兰进行治疗,胺碘酮组则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起效、复律时间,心悸、气短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血液流变指标.结果 胺碘酮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起效、复律时间,心悸、气短消失时间短于西地兰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血液流变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胺碘酮组心室率、左心射血分数、血液流变指标优于西地兰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作者:柴仁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规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可行性借鉴.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发病后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所有患者直接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如果没有严重的出血转化,24h以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90 d的Rankin评分改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度神经缺损等级以上患者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nkin评分为(82.9±20.1)分,对照组为(70.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NIHSS评分和90d的Rankin评分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作者:韦仕荣;黄华生;高玉娟;韦晓阳;黄婵姿;闭珠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孕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天津市北辰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8例,为再次剖宫产分娩者,研究组59例,采用阴道分娩者,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8.26±11.3) min、(223.44±23.56) mL、(9.13±2.25)分和(3.20±1.13)d,其中分娩时间、分娩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发生发热、伤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8%,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疤痕子宫孕妇足月妊娠产妇采用阴道分娩是安全的,能够有效降低分娩时间和出血量,同时较少发热及伤口感染等风险.

    作者:修玲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及预防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1例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其中67例使用华法林,为观察组,34例使用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7例出血,出血发生率为10.44%,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血,出血发生率为5.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治疗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但是总体而言安全系数较高,在临床使用中应严密观察.

    作者:冯薇;陈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基础上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比对照组41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0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比对照组19.51%的发生率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51,P<0.05).结论 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能够有效的提高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碎石残留和肾积水等情况.

    作者:陈涌波;黄楷彬;邱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发性硬化治疗中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的有效性探析

    目的 探究多发性硬化治疗中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20例,根据施行的不同治疗方法分对照组、联合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则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多发性硬化治疗效果;治疗前后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治疗前后IL-6、IFN-γ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多发性硬化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联合组治疗后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联合组治疗后IL-6、IFN-γ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硬化治疗中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降低机体炎症水平.

    作者:张海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