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医生随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杜爽

关键词:家庭医生, 高血压, 依从性
摘要:目的 研究家庭医生随访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20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予以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在干预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降幅明显,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医生随访服务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健脾法配合中药膏剂贴敷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法配合中药膏剂贴敷治疗痔疮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痔疮出血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益气健脾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膏剂贴敷进行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大便出血停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大便出血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健脾法配合中药膏剂贴敷治疗痔疮出血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大便出血病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盛显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其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期间的门诊西药用药处方428张,将428张处方按照是否实施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分为两组,其中,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214张处方作为A组,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214张处方作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处方所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西药处方中的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西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西药处方所属患者的恶心、嗜睡、皮疹、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临床用药过程中主要存在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联合用药不当、用药方式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只有从药品管理、用药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措施入手加强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才能够提高西药的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显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应用效果

    目的 总结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200例,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分别就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部体征消失时间分别为(2.89±0.54)d、(6.27±1.57)d、(5.48±1.16)d,显著低于对照组(4.68±0.96)d、(9.76±2.46)d、(8.65±2.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儿发热、咳嗽等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桂宽;司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治的AIS患者9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变化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9% (43/47)较对照组72.34% (34/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东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诊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及运动等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卡波糖,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7.75±3.13)mmol/L,餐后2h血糖值为(11.07±4.36)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8.95±3.39) mmol/L,餐后2h血糖值为(13.33±4.68) mmol/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腹胀、恶心、排气增多等不良反应共6例,对照组共3例,均较轻微,予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高嘉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规范化流程的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某院消化内镜室采用规范化流程管理期间就诊的3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采用常规管理期间就诊的3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规范化流程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规范化流程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0.61%,明显低于对照组4.85% (P< 0.05).结论 规范化流程管理可显著降低消化内镜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郎金榕;罗琴;陈红;卢小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80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扩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病症消退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5.038,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内镜下扩张治疗安全有效,创伤性小,并且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袁溢苒;童明霞;周丽峰;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随州市曾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从中选取92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分别给予甲硝唑和替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细菌性阴道病而言,与甲硝唑相比,替硝唑临床疗效更佳,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龚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口腔正畸引起的慢性牙龈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给予牙周洁治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新液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Ⅰ级占75.00%,肿胀程度Ⅰ级占70.83%,对照组疼痛程度Ⅰ级占41.67%,肿胀程度Ⅰ级占37.50%,观察组疼痛程度Ⅰ级和肿胀程度Ⅰ级占比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22.852 8、22.373 0,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儿牙龈肿胀及疼痛,促进预后.

    作者:吴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和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足背动脉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足背动脉血流量与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都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均能明显的改善患者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量.

    作者:沈邢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必要者内镜下止血.结果 68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后,痊愈出院66例,占97.06%,死亡2例,占2.94%.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较多,要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死亡率,除采取常规治疗以外,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特殊检查方法联合诊治.

    作者:曾鸿英;李信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骨莲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金骨莲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日~2017年6月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取“基础治疗+金骨莲胶囊”的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后的第1、4、8天后,对全部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评估.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第1天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第8天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第1天组织肿胀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第8天观察组患者组织肿胀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织肿胀症状评分(P<0.05).在第4天,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评分均值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天,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骨莲胶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可显著镇痛和改善组织肿胀情况,但对功能改善方面,效果稍差,临床治疗时可联合其他药物共同进行治疗,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龚春燕;敖华蓉;吴金刚;鄢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某院接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82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41例.常规组接受强心利尿剂进行治疗,美托洛尔组则在此基础上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美托洛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68% (38/41)显著高于常规组75.61% (3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美托洛尔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美托洛尔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还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姜学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 比较研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医治初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把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胸手术,研究组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研究两组患者的胸腔引流大小、术中出血量、治疗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与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 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数字评分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周期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疼痛NRS评分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开胸手术.

    作者:田明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是当前老年人群较为常发的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安全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中医疗法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针灸是中医常用疗法.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从中医学理论基础入手,对老年性痴呆的针灸治疗机理、治疗穴位作用机理、治疗方式及效果状况予以综述,并对当前临床研究的优势及不足进行分析,以期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针灸治疗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作者:王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代谢性和全身性的骨骼系统疾病,能够对患者的骨微结构造成破坏,增加患者的骨脆性、降低其骨强度,从而增加患者骨折的风险.临床上对骨质疏松治疗多使用骨形成促进类、骨吸收抑制类两大类药物进行治疗,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骨质疏松治疗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对新型的治疗骨质疏松类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中,本文主要便是对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加以阐述.

    作者:李继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7年12月治疗的64例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肝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后引流量为(423.2±109.2) mL,胆管出血量(149.2±69.3)mL,出现并发症患者1例,有效止血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止血后引流量为(771.2±149.2) mL,胆管出血量(552.1±222.4) mL,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0例,有效止血的患者8例.比较两组以上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双重栓塞法应用于治疗肝胆手术后胆管出血,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有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充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严晶;肖克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把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患者.A组30例患者在美沙拉嗪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50 mL+生理盐水100 mL,每晚1次保留灌肠;B组30例患者单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炎症活动指数及12个月复发率的变化结果.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B组,A组疾病活动指数均明显改善并优于B组,A组12个月内的复发率低于B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相比,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远期复发率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解痉和平喘药物治疗,并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次40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控制率;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清学炎症因子水甲;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学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高,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高,可显著控制和减轻炎症,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缩短疗程,安全性高...

    作者:戴武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抗病毒药效成分优化重楼栽培的研究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筛选出重楼属植物抗病毒活性成分群,根据活性成分群在重楼及重楼属植物中的栽培分析文献,说明重楼栽培优化的因素及资源开发.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并结合相应化学、蛋白数据库,使用Quick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整合211个重楼属植物化合物,23个抗病毒靶蛋白.通过分子对接,得到45个抗病毒活性药效群.其中,薯蓣皂苷元,重楼皂苷Ⅲ,偏诺皂苷元是中药重楼的主要活性成分.结论 从抗病毒活性药理出发,栽培优化可以考虑优化土壤及生长环境因素.P.maieri,P.axialis,P.fargesii,P.quadrifolia可作为抗病毒活性药用植物的开发目标.

    作者:尼里健军;徐燕;曾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