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分析

周霞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 奥美拉唑, 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5例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选用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62例患者选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嗳气、反酸及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帮助患者快速控制症状,加速病灶恢复,且有一定用药安全性.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牙痛酊对牙龈炎、冠周炎临床治疗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评价复方牙痛酊对牙龈炎、冠周炎的临床治疗疗效,促进牙科诊疗水平提升.方法 将某医院口腔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牙龈炎、冠周炎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患者,试验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替硝唑进行治疗,试验组采取复方牙痛酊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龈炎指数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在VAS评分、龈炎指数以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复方牙痛酊对牙龈炎、冠周炎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身体健康有益.

    作者:田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全程化药学干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全程化学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5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多药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化药学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偏差率优于对照组,对药学服务满意度94.5%比对照组81.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进行全程化药学干预,能够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保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支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96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等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96例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好46例(47.92%),依从性差50例(52.08%);年龄、心房颤动知识缺失、医源性因素、不良心理状态为影响依从性的因素;两组男女比例、经济收入、接受教育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应用于心房颤动抗凝过程中,患者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依从性.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 对比联合左氧氟沙星和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方案应用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1日~2017年1月1日在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实施联合左氧氟沙星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和联合莫西沙星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将两组的炎性因子指标、肺功能指标、痰液结核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三项炎性因子指标、两项肺功能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治疗2个月、4个月、8个月后的痰液转阴率都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联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相比,联合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康复.

    作者:孙元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76例和根尖周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疼痛率和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在疼痛率和治疗效果上显著高于常规治疗(P<0.05),减轻疼痛程度、缩短治疗时间;一次性和常规根管治疗根尖周炎都具有良好的效果(P>0.05),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结论 根管治疗是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有效治疗方式.

    作者:周勋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5年北京朝阳医院西区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中成药在医院儿科门诊的使用,甄别不合理处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北京朝阳医院西区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33843张,从中随机抽取500张,对其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归类并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共35张,占总处方量的7.0%,主要表现为重复给药、用法用量不当、中西药联用不当等.结论 需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特别是西医医生及临床药师的培训,提高处方质量和业务技能,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作者:臧艺玫;李云平;陈云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以外,还能够通过影响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作用、抑制神经内分泌激素、逆转心脏重构和抗心律失常等途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复发率与病死率.已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可以起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的作用.目前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对因冠状动脉疾病所引发的心力衰竭具有良性影响.他汀类药物多效性在治疗心力衰竭上的作用的证据为心力衰竭治疗开创了全新的途径,也为拓展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者:王振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差异,探讨非布司他应用价值.方法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非布司他组及别嘌醇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和饮食干预,有合并症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先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其后非布司他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40 mg,每天1次;别嘌醇组予别嘌醇100 mg,每天3次.结果 治疗前两组尿酸水平(524.67±80.15)μmol/L vs.(519.58±79.2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以后两组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但非布司他组4周后(402.38±52.39)μmol/L、8周后(380.25±47.76)μmol/L均低于别嘌醇组的(463.23±48.34)μmol/L、(427.24±45.68)μmol/L(P<0.05);非布司他组治疗总有效98.00%,高于别嘌醇组的80.00%(P<0.05);非布司他组药物不良反应6.00%,低于别嘌醇组的20.00%(P<0.05).结论 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程长、危害大的疾病,非布司他的临床疗效较为可靠,降尿酸的作用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施红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评价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抽选心血管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30例)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30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聚集率(PAR)、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arthel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均有一定疗效,但硫酸氢氯吡格雷用药后患者恢复更优,用药安全性更高.

    作者:左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分析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两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单独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0 h、24 h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可以使患者神经缺损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王艳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5例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选用雷尼替丁治疗,研究组62例患者选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嗳气、反酸及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伴发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帮助患者快速控制症状,加速病灶恢复,且有一定用药安全性.

    作者:周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头晕、耳鸣、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某院肝胆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专项分析

    目的 调查某院肝胆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查某院2017年9月~2017年11月肝胆外科出院病历150份,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150例病例中有11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7%;联合用药的比例为65.2%;抗菌药物选择以头孢呋辛为主,并常联合应用奥硝唑;抗菌药物的预防和治疗的时机控制较为合理.结论 该院肝胆外科抗菌药物选择和使用疗程较为合理,但应注意联合用药偏多的问题.

    作者:刘艳;许春宏;权利;杨运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泪小管断裂的诊治研究进展

    泪小管断裂是临床眼科常见的外伤之一,通常其伤情复杂,治疗较为困难.泪小管断裂后未修复或修复不完全都会造成患者持续或终生溢泪,同时还会有内眦畸形、睑外翻等并发症.近年来,泪小管断裂逐渐引起了眼科医师的关注,关于其诊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于不同类型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治疗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针对泪小管断裂的常见病因及类型、诊断、治疗方式及预后等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梁徳茂;李瑞庄;赵桂玲;庞燕华;柯毅;蔡杨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验在慢性肾脏病中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验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312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1-2期组、3期组、4期组、5期未透析组、5期组,对比观察5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检验指标变化、肾小球滤过率及相关性.结果 五组患者常规凝血检验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检验相关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凝血状态监测中,血栓弹力图相较于常规凝血检验更为敏感,在临床监测过程中应注意将二者结合应用.

    作者:杨云山;黄少兴;陈潇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方式喂养对婴儿贫血状况影响调查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喂养对婴儿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鸿顺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门诊体检的728例婴儿,根据婴儿的喂养方式不同,分为A组535例(母乳喂养组)、B组62例(人工喂养组)、C组131例(混合喂养组),在婴儿6个月进行一次血红蛋白检测和体格检查,比较三组婴儿的生长发育、贫血情况.结果 三组婴儿6个月体重、身长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A组和C组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贫血检出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应加强对婴儿喂养的指导,嘱家属及时给婴儿补充铁剂和添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作者:郭海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舍曲林治疗方式,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和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观察组综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HAMD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相较于常规曲舍林药物手段,见效快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修复神经功能.

    作者:赵翠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秦息痛片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IL-37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秦息痛片(青风藤水提物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RA患者45例,研究组23例甲氨蝶呤联合秦息痛片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仅应用甲氨蝶呤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RP、ESR、IL-37和Th(CD4+IL-17A+)、Treg(CD4+CD25+FoxP3+)、Th17/Treg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h17、Th17/Tre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低,IL-37、Treg水平较高(P<0.05).结论 RA采用秦息痛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能降低IL-17、Th17/Treg含量,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丹;刘佳钰;冯正平;吕艳艳;倪丹红;曹团平;张俊莉;王利;刘立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疑难配血影响因素及处置措施分析

    目的 对临床疑难配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疑难配血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0日,对其临床输血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疑难配血影响因素和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导致患者出现疑难配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不规则抗体的出现、抗体减弱、抗原减弱、自身冷抗体以及ABO亚型.结论 导致患者出现疑难配血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强其疑难配血的处理,从而对患者的输血安全性进行确保.

    作者:于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总结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40例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质子泵抑制剂发生不良反应品种依次为奥美拉唑24例(60.00%)、泮托拉唑7例(17.50%)、兰索拉唑9例(22.50%).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30.00%(主要临床表现:皮疹、红肿、 瘙痒等),消化系统25.00%(主要临床表现:转氨酶升高、腹痛、食欲下降等),精神神经系统22.50%(主要临床表现:失去自控力、幻觉、易怒等),呼吸系统12.50%(主要临床表现:哮喘、呼吸困难).结论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尽早检查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大限度地降低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